「快速掘金」森馬模式,邱光和「家族連」:家和生意才興隆!


“快速掘金”森馬模式,邱光和“家族連”:家和生意才興隆!

最新的富豪榜上,森馬服飾邱光和家族的上榜身價為180億元,也許,與馬雲、丁磊、李書福、宗慶後等浙商家族相比,森馬靈魂人物、森馬集團董事長邱光和這一份財富成績單不算耀眼,可在國內服裝界來說,森馬的成功是個特例,也是奇蹟!

要知道,作為國內服飾業知名品牌,森馬沒有自己的生產廠房,所有的生產工序全部外包,如此撐起市值數百億規模。從家族企業傳承角度來看,邱光和家族也有自己獨特之處,22年以來,森馬能迅速崛起最重要的核心因素是什麼呢?

“快速掘金”森馬模式,邱光和“家族連”:家和生意才興隆!

快速掘金“森馬模式”

“快速掘金”森馬模式,邱光和“家族連”:家和生意才興隆!

森馬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邱光和


邱光和,出生於1951年,祖籍溫州甌海婁橋。他小時候那陣子,邱家是整個村子裡最窮的一家,曾在甌海婁橋中學、溫州農中讀書,因家裡窮,交不上學費,14歲的邱光和便輟學下田幹活。

1969年,邱光和參軍,還在部隊入黨,1973年,22歲的邱光和退伍後,成了當地人民公社一個半脫產幹部。1974年至1984年這十年間,邱光和都是在鄉鎮企業甌海婁橋農機廠工作,曾任廠長、黨委書記。

上世紀80年代,溫州民營經濟開始潮起潮湧,邱光和也按捺不住獨自闖蕩商海的激情,1984年,他與兩個朋友一起創辦了甌海婁橋工貿公司,並由邱光和任經理。1988年7月,邱光和獨資創辦了個人第一家公司——甌海家用電器公司,不過,這次創業並不算成功,後來,由於多方原因,家電公司並沒有堅持辦下去。

“快速掘金”森馬模式,邱光和“家族連”:家和生意才興隆!

邱光和(右2)介紹森馬企業歷史

我們之前曾介紹110餘年的香港百年利豐,這是一家創業、傳承、管理等多方面集“優秀”於一身的世界級“百年老店”。其中,利豐供應鏈管理被許多大學列入經典案例。

著名哲學家黑格爾有句名言:存在即合理。利豐能夠歷經百年而不斷壯大,一定有其獨特的成功之道。作為全球最大的採購公司,世界級服裝“代工皇帝”,利豐與鴻海郭臺銘走的卻是不同的代工之路,利豐從來不做生產,也沒有一間工廠和車間,可它卻能生產出滿足全球中高端消費者最優質的服飾;而且,你還會發現掛上貨架的每一批衣服,乍看起來都像是在同一間工廠生產出來的。這就是利豐供應鏈管理獨特的魅力:分散性生產、沒有車間、全球協同。

頗有意思的是,讓邱光和家族能快速掘金的“森馬模式”,與利豐供應鏈模式有幾分相似之處。溫州“服飾大王”森馬也沒有一間工廠,更沒有自己的一個車間,可它卻能在激烈競爭的服裝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特別是休閒服裝領域,更處於領先地位。

可上世紀80年代末,外人看邱光和,更像是一個“空手套白狼”的“皮包商”,做生意的方式咋看都像是個“皮包公司”,甚至多用質疑、異樣的眼光看邱光和。

“快速掘金”森馬模式,邱光和“家族連”:家和生意才興隆!

森馬全國首家新形象時尚設計概念店在上海嘉定開業


儘管家電公司辦得不成功,可其運作模式,成為邱光和後來森馬的主要運營模式,“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當時,甌海家用電器公司是“愛國者”電器的華東代理商,可後來邱光和卻把它變為代工商。花了50萬,開了“愛國者”落地音箱的生產模具,再找廣東江門一家公司設計,然後委託別人生產,拿過來再批發給別人。邱光和做音箱,自己卻一個車間都沒有,從設計、模具開發、生產乃至銷售,都在外頭,這在當時溫州商界引發熱議,不少人直呼“看不懂”邱光和。

一場颱風襲來,倉庫被水給淹沒,邱光和虧了200多萬。從家電業退出後,邱光和曾一度到鄭州從事地產,不過,也並不遂人意,據說炒房“炒”上爛尾樓,又虧了好幾百萬元。不過,在中原商貿中心鄭州,生意蝕本的邱光和,看到了休閒服裝潮興的勢頭,決定轉行。

1996年,森馬服飾成立。邱光和後來說,他之所以能一年光景就迅速發展起來,有兩大成功因素:

一、森馬採用的銷售模式、渠道模式,與兩年前辦家電的模式差不多。森馬的第一個“五年”,生產在廣東,整個設計、研發團隊也在廣東,也是自己不設工廠。後來,邱光和說:“我們打破了傳統,把短板外包,將物流、財務、品牌中心等設在總部,將生產的事交給分佈在珠三角、長三角的一批加工企業來做,我就可以致力於品牌的設計和推廣,不用建廠房,將錢用在了刀刃上。這是森馬能迅速崛起的最重要核心因素。”

二、“渠道”為王。森馬成立時,雖處於中國服飾休閒化崛起的時期,可彼時的服裝行業,早已是群雄林立、列強環伺,而邱光和卻是一個“四無企業”,無廠房、無客戶、無渠道,無做服裝的經驗。

怎麼辦?邱光和說自己有個基礎,那就是辦家電公司時有87家老闆與他合作,後來,邱光和轉行,他們也跟著轉,事實上,這批人成了森馬最初的渠道經銷商。到2000年,森馬營收已突破10億元,2011年3月,森馬服飾成功上市,多次成為溫州市第一納稅大戶。

“快速掘金”森馬模式,邱光和“家族連”:家和生意才興隆!

森馬服飾董事長邱光和(右1)


22年來,森馬服飾的旗下,已擁有“森馬”、“巴拉巴拉”兩大自主品牌,國內市場佔有率分別位居休閒裝領域和童裝領域的龍頭。邱光和把自己的“森馬模式”,稱為“虛擬經營”的發展模式,如今,渠道依舊是森馬的長處,曾創造出讓96%的代理商盈利的佳績。

快速掘金“森馬模式”,如今在行業中已不算稀奇,事實上就是一種輕資產品牌運營模式。

眾所周知,杉杉、雅戈爾、紅豆等老派服飾家族企業,多成長於上世紀80、90年代的工業時代,其起步和迅速發展的優勢多集中於生產領域及生產能力層面,強化生產硬件,管理追求“精益求精”,其中不少龍頭企業已打通所有產業鏈環節,比如雅戈爾,甚至把產業延伸至棉花種植業上。

相比之下,與森馬採用輕資產品牌運營模式的同類型服裝企業,如森馬、搜於特、美邦服飾等,他們均不設生產環節,企業資產和管理能力側重於產品設計、品牌管理、以及營銷領域上,與杉杉等製作型重資產模式不同,他們的營收更依賴於渠道建設,走的是“虛擬化”發展模式。

“快速掘金”森馬模式,邱光和“家族連”:家和生意才興隆!

創業“家族連”:邱光和家族的家和文化

“快速掘金”森馬模式,邱光和“家族連”:家和生意才興隆!

邱光和、鄭秋蘭一家三代合影


家和萬事興!邱光和、鄭秋蘭夫婦一家,曾被評為溫州百戶“最美家庭”。幸福和諧的家庭氛圍,是人生旅程中最溫馨的避風港;而家和人和萬事和,家和,更是家族企業締造財富長青的成功奧秘。

傑尼亞 (Zegna) 是世界聞名的意大利男裝品牌,始創於1910年,如今,這個全球最大的男裝奢侈品集團背後的傑尼亞家族,財富正傳向第五代。百年傑尼亞的成功,離不開整個家族所信奉的那句意大利古諺:“親近的家庭令生意興隆,生意興隆令家庭更親近。

多年以來,在浙江、溫州、以及上海等地,森馬公益一直是企業一張閃亮的名片,也是企業品牌滲入血液的基因之一,而這與邱光和的妻子鄭秋蘭的努力分不開。邱光和在外創業,鄭秋蘭甘當丈夫的堅強後盾,除承擔起了家庭的全部負擔外,如今她把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了社會公益事業和公共事業。

邱光和做生意,一直強調共贏理念,“小河有水大河滿”,慈善事業上,更是“創業慈善萬般和”。在鄭秋蘭的支持下,邱光和倡導創辦了溫州第一家民營企業慈善分會——甌海慈善總會森馬分會。邱光和鄭秋蘭夫妻倆,打小就認識,都出生於普通農戶,結婚後,妻子鄭秋蘭也是邱光和創業初期最得力的幫手。

“快速掘金”森馬模式,邱光和“家族連”:家和生意才興隆!

森馬服飾副董事長、上海森馬投資總經理邱堅強


邱光和的兒子邱堅強,生於1974年,現為森馬服飾副董事長、上海森馬投資總經理,他常常被貼上溫州“富二代”的標籤,其實這是個誤讀,森馬的22年創業史,也是邱光和、邱堅強父子二代人的創業史,他也是森馬的“創業元老”。

森馬創辦於1996年,那一年,邱堅強剛從部隊退伍回家,先是在建行工作,不過,他並不喜歡那種坐辦公室的清閒日子,與父親一起創業。最初,邱堅強並不在溫州,而是長年呆在廣東,兩三個月才回溫州一趟。那時的森馬,設計、生產都在廣東。後來,森馬在上海嘉定創辦產業園,總部也由溫州遷往上海,除出任家族旗下上市公司“森馬服飾”副董事長外,他又出任上海森馬投資的總經理。

港澳臺及海外家族企業的掌門人,多是幹到老,邱光和也是這種想法,自稱打算幹到90歲。邱堅強聽後嚇了一跳:“90歲才退?那我肯定都先退休了。”

森馬是2009年對企業品牌做出定位,立志做中國第一的休閒服品牌,起初對標的企業,就是佐丹奴。後來,他們又將品牌再次延伸,於2002年創立了另一個品牌——巴拉巴拉童裝。運作上,“巴拉巴拉”與“森馬”有很多相似之處,體現的是一種休閒、運動、時尚的童裝風格特色。如今,通過收購、兼併和投資,森馬旗下已擁有十餘個品牌,比如北美最大的風尚童裝The Children’s Place(綺童堡)、哥來買GLABUY.com等。

“快速掘金”森馬模式,邱光和“家族連”:家和生意才興隆!

邱堅強出席收購Kidiliz交割儀式


10月8日,森馬又有一個知名品牌收歸囊下。森馬服飾與歐洲童裝領軍品牌Kidiliz完成交割,本次交易中,森馬服飾以現金方式約1.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44億元)收購Kidiliz集團全部資產。

Kidiliz集團由Josette和RogerZannier於1962年在法國南部城市Saint-Chamond創立,並由創始人家族運營至今,已有56年曆史,系當下歐洲中高端童裝行業的領軍企業。經過全球招標的幾輪角逐,Kidiliz集團與森馬服飾於今年5月達成收購協議。森馬服飾通過本次收購,已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童裝公司。(注:Kidiliz集團旗下擁有10個自有童裝品牌、5個授權業務品牌。)

近年來,森馬服飾加快了國際化佈局,除收購法國高端童裝企業 Kidiliz集團外,上個月,森馬服飾發佈公告稱,擬以500萬美元收購美國華裔設計師 Jason Wu(吳季剛)的母公司JWU,LLC。11%的股權,並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傑森吳(上海)服飾有限公司。

多年以來,中國家族企業“走出去”步伐加速,不斷推動企業的國際化佈局,這與家族二代子女的國際化視野不無關係。經濟的全球化發展,也給家族企業帶來壓力和挑戰,更是一個機遇。對於森馬邱光和家族來說,服裝品牌國際化也是一個長期的企業戰略,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破除親緣、地緣、商緣的傳統限制和束縛。

“快速掘金”森馬模式,邱光和“家族連”:家和生意才興隆!

森馬服飾總裁兼森馬事業部總經理周平凡


上市公司“森馬服飾”十大股東中,除兩家基金外,前八大股東均是邱光和家族,處於家族優勢控股地位。除邱光和、鄭秋蘭夫妻外,兒子邱堅強與兒媳婦戴智約、女兒邱豔芳與女婿周平凡,另外還有邱光和的弟弟邱光平,均在其列,第一大股東為森馬集團,持股比例18.27%,女兒邱豔芳持股16.53%、兒媳婦戴智約持股13.48%,為第二、三大股東;鄭秋蘭與邱光和夫婦為第四、五大股東,接下來是兒子、女婿、胞弟,分列第六、七、八大股東。

從股權架構上看,有極為明顯的“家族連”特徵,這說明邱氏家族相當重視企業控制權方面的把控力度。股權結構上呈現“家族連”現象,在浙商群體中並不少見,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家族成員對企業的貢獻。比如“飲料大王”娃哈哈宗慶後家族、桐昆集團陳士良家族、榮盛石化李水榮家族,夫妻、父子、兄弟、姐妹、女兒女婿等,均在“家族創業”,不少也體現於股權關係上,而且是大比例持股。

有兩點需要進一步說明:其一,家族成員直接在股權上體現,也是一種財富繼承與分配,只要家族內部治理體系足夠完善,可免於內鬥和爭產。另外,股權也是家族成員成員的一種激勵,有益於提升家族凝聚力。

“快速掘金”森馬模式,邱光和“家族連”:家和生意才興隆!

周平凡(左2)接待來森馬服飾上海園區參訪來賓


其二,邱光和家族在股權比例分佈上,也有獨特之處。比如,打破“重男輕女”傳統觀念,女兒、女婿與兒子、兒媳婦的持股比例相當,甚至略有超出。又比如,“女士優先”的特點突出,股東持股比例排列在前的多是女性家族成員,女兒邱豔芳、兒媳婦戴智約、還有妻子鄭秋蘭的股權,均大比例超出男性家族成員,這在上市公司的股權設置上是很少見的。

女婿周平凡,生於1968年,今年50歲,現為森馬服飾總裁兼森馬事業部總經理。

無家族不企業,一個家族企業的成長與做久,家族成員的情感因素是維繫企業凝聚力的關鍵要素。除企業掌門人(領導人)外,女性成員在規劃家族事務、融合家族內部情感、特別是培養家族成員的參與感和使命感上,可能會比男性家族成員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甚至更“稱職”。

一波說·改革開放40年,前進中的中國家族企業(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