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爲一零一 開發數據引擎 深耕「智慧醫療」

博為一零一 開發數據引擎 深耕“智慧醫療”

醫院通過博為一零一的遠程影像會診平臺,實現患者異地問診。 受訪者供圖

醫院等候廳內,大屏幕上羅列著一個個候診者的名字以及會診時間,提前預約的人踩點到達,聽到機器叫號直接進入診室。會診完成後,影像資料通過醫院信息系統先於人一步傳達至各個相關科室。

隨著“互聯網+醫療”的深入發展,傳統的看病就診方式正在被顛覆,而這背後,是一批從事醫療軟件信息化開發企業的崛起,今年4月剛剛進駐佛山南海的廣東博為一零一大數據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為一零一”)便是其中之一。

博為一零一總部長沙博為軟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為軟件”)成立於2009年,專注醫療軟件信息化研發,其醫學影像三維重建臟器分析系統和PACS產品系列,覆蓋國內外上千家醫院。

憑藉技術研發優勢,入駐佛山不到半年,博為一零一就和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簽訂合作項目,為搶灘佛山“互聯網+醫療”市場邁出了第一步。“除了醫療領域,未來我們還將拓展到智慧社區、政務以及工業領域。”博為一零一總經理楊紅說。

●林東雲 肖霞 趙越

深耕智慧醫療領域近10年搶灘佛山“互聯網+醫療”市場

今年4月才進駐佛山,在這裡,博為一零一是一家“年紀輕輕”的大數據公司。但事實上,這家年輕公司“家底豐厚”,其位於長沙的總公司博為軟件深耕“智慧醫療”領域已近10年。

國內“互聯網+醫療”風潮大約興起於2013年,但博為軟件是較早的一批入場者。

“早期的產品主要是二維的醫學影像系統,後來經過多年的研發,我們推出了三維的醫學影像。”楊紅說。醫學影像三維產品拿到了CFDA認證,很快上市銷售,併成為博為軟件的拳頭產品之一。

此後,在與醫療行業打交道的過程中,博為軟件開發出另一款拳頭產品——101萬能數據採集引擎技術(以下簡稱“101數據採集”),“這個產品可以在沒有軟件廠商配合的情況下,實現任意軟件的數據連通。”楊紅說。

近年來,博為軟件開始在全國範圍內佈局,今年4月份,博為軟件與南海區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在南海區成立博為一零一。“我們一方面是看重佛山近年來對‘互聯網+信息化’的重視,另一方面是看好佛山醫療市場。”楊紅說。

在楊紅看來,研發出身的創始團隊對企業的影響很大,“我們對研發非常重視。近10年下來,我們目前已經擁有上百人的研發團隊。”正因此,成立初期,楊紅帶領博為一零一團隊拓展佛山市場時,顯得頗為有信心,“博為軟件的研發團隊就是我們的研發團隊,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撐。”

從醫療影像切入由二維向三維升級

何為“PACS系統”?這個詞聽起來陌生,但實際上其在醫療上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主要用於對醫院影像資料進行採集、保存以及調出使用等。除了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對病人來說,PACS系統也提供了不少便利。

以博為一零一的超聲PACS系統為例,通過登記排號系統,病人只需在預約的時間到達候診廳,按照屏幕上的指示到達相應的檢查室檢查即可,無需提早到醫院排隊等候,節省了時間精力。

在超聲診室內,醫生可以快速獲取病人的過往歷史影像檢查資料,實現前後對比。而檢查完成後,新影像會迅速通過系統傳達到會診室、主任室等相應的科室,供醫生會診討論,病人不需要拿著紙質病例奔波於各個科室之間。檢查完畢後,病人可以自助打印超聲檢查報告。

更重要的是,通過PACS系統,可以實現資料在醫院之間的流通,“病人在鄉鎮醫院看病,他的病例可能在市的三甲醫院會診,或者換醫院就診的時候,資料可以直接在系統調用,不用重複檢查。”楊紅說。

PACS系統所帶來的便利性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它的應用已經拓展到越來越多的醫學領域。正是看重PACS系統廣闊的市場,博為軟件最初將其作為進軍醫療領域的切入口。

但是隨著PACS系統的普及度越來越高,行業內競爭激烈,同時面臨同質化的情況,如何打造差異化取得競爭優勢,成為企業發展的難題,博為軟件的突破口在“三維影像”的開發。

博為軟件團隊發現,國內醫院的PACS系統大部分僅支持二維影像,醫生閱片需要逐張分析,效率較低。基於此,團隊經過多年研發,開發了醫學影像三維PACS系統。

楊紅表示,與二維相比,三維產品能針對患者的各個身體部位進行掃描,並立體呈現,協助醫生更精準地定位病灶,使手術更精確。

首創“零接口”大數據技術聯通醫療“信息孤島”

博為一零一的另一個競爭優勢是“零接口”大數據技術。

在和醫院的合作中,博為軟件積累了很多醫學影像軟件客戶,在接觸中發現他們的共同痛點,“一家醫院會有很多個軟件系統,這些系統的廠商都不一樣,相互之間不聯通,造成醫療數據和‘信息孤島’現象。”楊紅說。

在“信息孤島”現象下,醫院若想將各個系統的數據和信息彙集,需要和廠家做大量的接口工作,往往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金。“有的廠商叫價一個接口要10萬元,並且還不會完全開放,是限制開放。”楊紅透露。

為了解決這樣的“信息孤島”,博為軟件首創101數據採集,這項技術在不需要廠商配合的情況下,可獨立抓取不同廠商的數據。

2017年12月,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挖掘大賽在貴州舉行,大賽吸引了全球19個國家和地區的1.1萬多支項目團隊。最終,101數據採集“過五關斬六將”,擊敗各路國際強隊奪得冠軍,其領先地位得到認可。

這項技術誕生於醫療領域,也率先應用於醫療領域。據瞭解,目前已經有上百家醫療機構,通過這項技術,在沒有軟件廠商的配合下,一站式完成了醫院臨床數據的採集和融合。

“零接口”帶來效率的突飛猛進,博為軟件此前和國家工信部有一個項目合作,要實現37個系統數據採集融合,“這個項目,另一個競爭的公司所報的工期是兩年,而我們最後用45天就完成了。”楊紅說。

101數據採集為企業在同質化嚴重的“互聯網+醫療”領域,打造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競爭優勢,形成與同行的差異化競爭。

楊紅透露,101數據採集技術奪得國際大獎直接助推了博為一零一和南海區的合作,未來,101數據採集在佛山的應用將拓展至政務、製造業、金融、教育等領域,助力佛山建設智慧城市,打造灣區智造高地。

■調研手記

大數據時代

要重視

差異化競爭

大數據時代,“智慧醫療”領域普遍被認為前景廣闊,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因此,醫療軟件信息化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相繼崛起,正如楊紅在佛山市場所感受到的那樣,競爭激烈,同時同質化嚴重,“誰也不敢說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大浪淘沙之下,誰能留下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差異化必然是關鍵,而這也是博為一零一的“招數”,不管是三維影像還是“零接口”的101萬能數據採集技術都在避免同質化,打造差異化。

101萬能數據採集技術的誕生一方面離不開企業自身的研發能力,另一方面離不開企業對客戶需求的敏銳觀察。研發能力和觀察力,這兩點,讓企業在看似飽和的市場中,找到“缺口”,進而找到差異化的道路,最終實現差異化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