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深耕“西山藥庫”打響中藥戰“疫”

深耕“西山藥庫”打響中藥戰“疫”

在防控新冠肺炎戰役中,霍山縣充分發揮“西山藥庫”道地中藥材優勢,運用中醫藥學獨特作用,強化防疫、治疫、驅疫措施,積極防控疫情,取得良好效果。

一杯石斛水——防疫

“鈴鈴鈴……”2月24日凌晨5:30,鬧鐘準時響起,驚醒了睡夢中的李濤,他一骨碌爬起,迅速穿好衣服、洗漱完畢、拿幾塊麵包當早餐。今天是李濤在村口卡點輪值的第30天,臨出門前,他不忘帶上自己的防疫法寶:一杯石斛水。

今年31歲的李濤,是霍山縣太平畈鄉洪峰村黨支部書記。洪峰村位於鄂皖兩省交界處,在武漢創業就業人員多,村民與英山親戚朋友交往走動頻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極有可能最快波及,外防輸入的任務十分艱鉅。自1月26日在湖北與安徽接壤路口設立卡點一個多月以來,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的李濤,帶頭排班值守。老母親看他接觸人多,擔心被感染,每天都要煮一杯石斛水,給他帶在身邊喝。

霍山石斛是自古以來的滋陰中藥材,可補五臟、厚腸胃,補肺清肺,強化肺功能。2300年前的首部醫學鉅著《神農本草經》記載:霍山石斛“味甘平,主傷中,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久服厚腸胃,輕身延年”;明代中醫藥著作《藥品化義》記載霍山石斛:“氣味輕清,合肺之性,性涼而清,得肺之宜。肺為嬌髒,獨此最為相配。”近年來,抓住建設“西山藥庫”契機,太平畈鄉大力發展石斛產業,種植霍山石斛13000餘畝,全鄉村村見石斛、戶戶有收入。在這次防控新冠肺炎戰役中,村民自覺運用霍山石斛的防疫功效,榨石斛汁、煮石斛水、吃石斛粉,有效防止病毒的入侵。

一袋靈芝粉——治疫

李某是一名與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2月13日這天,他被霍山縣醫院檢查出陽性無症狀感染,並立即入院治療。作為新冠肺炎定點治療單位,霍山縣醫院充分發揮與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合作優勢,組織專家研討認為:武漢地處江中之地,溼氣較重,故疫癘、夾溼應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鑑於霍山與武漢環境相近,專家對李某採取了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採用“清肺排毒湯”治療,同時用霍山赤靈芝粉劑隨湯藥同服。8天以後,李某病毒檢測由陽性轉為陰性。

與李某同樣治療的還有四位陽性無症狀患者,他們也在堅持服用中藥和靈芝粉劑後,轉陰率達100%,轉陰時間短,其中治癒轉陰時間最長的為10天,最短為6天,治療期間未出現肝腎功能損害現象。

靈芝功效安神補虛,祛咳化痰,在調節免疫功能、鎮咳化痰上有奇效。霍山赤芝是“西山藥庫”範圍內藥農最喜歡種植的一種中藥材,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在新冠肺炎治療過程種,霍山赤芝作為道地藥材,起到了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得到了中醫藥專家和患者的一致認可。

一個艾香囊——驅疫

從大年三十開始,霍山縣中醫院呼吸內科護士長費燕就一直放棄休息,守在科室。每天她都會在科室病區內燒幾支艾草條,那淡淡嫋嫋的艾香味瀰漫在整個病區,醒腦提神、消毒驅疫。費燕還給大家每人發放一個小小的艾香囊,叮囑大家戴在身上。這是醫院專家組結合本地居民體質,依據中醫藥醫理,集體討論自制的“驅疫艾香囊”,配方內含艾葉、蒼朮、金銀花等十幾味道地中藥材,具有化濁闢穢功能。

艾草歷來都是防瘟疫的功臣,艾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現代醫學藥理研究表明艾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藥物,它對許多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對呼吸系統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艾草是霍山縣在扶貧工作和“西山藥庫”建設中新發展起來的產業。去年以來,霍山縣大力推廣種植艾草,新發展艾草產業近3000畝,艾條、艾餅、艾香囊等產品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派上了大用場。在醫院、在集中隔離區、在社區、在家庭等場所,人們用燻艾除溼除菌,驅除新冠肺炎病毒。

據統計,霍山縣境內“西山藥庫”共有藥用植物1800多種,品種佔安徽省中藥材資源的一半以上。除了霍山石斛、霍山赤芝、艾草,西山藥庫還擁有茯苓、皖貝母、斷血流、天麻、杜仲、桔梗、百合、丹參、野菊花、葛根等知名藥材,“十大皖藥”中佔有五席。為將藥庫變寶庫,霍山縣深耕“西山藥庫”,積極推動道地中藥材資源保護,建立了霍山石斛、霍山赤芝、漫水河百合等原生態保護示範區,全縣中藥材農業總產值達到20億元,中藥材種植面積近5萬畝,成為霍山縣中醫藥防疫工作和中醫事業發展的強大資源後盾。(鄭漢臣/文 皖西日報融媒體記者 田凱平/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