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西緒福斯式的死循環,沒有終結的終結!

《信號》:西緒福斯式的死循環,沒有終結的終結!

這部tvN十週年金土劇真的是良心到家了,用朋友圈裡的一句話評價:“好看到不能快進,也不能暫停”。

卡司實在是強大的有些過頭了,青龍獎大鐘獎雙料影后金惠秀,百想大賞影帝趙震雄(話說人還是瘦了好看),實力新人李帝勳,再加上頗具傳奇色彩的編劇金恩熙,導演金元錫,這樣的陣容,放到一部電影裡也足夠有說服力了,更何況是一部電視劇。電影級別的團隊,拍出的電視劇也一定是電影級別的。

BTW,近年韓國影視作品可謂小宇宙爆發,從2013年火爆的《來自星星的你》以及近期《太陽的後裔》到《信號》真可謂火遍宇宙。當然,也不能忘了今年年底TVN還有一部大作:韓版《傲骨賢妻》,主演是戛納影后全度妍!!!OMG!!

《信號》:西緒福斯式的死循環,沒有終結的終結!

《信號》:西緒福斯式的死循環,沒有終結的終結!

《信號》的故事可以總結為“長期未結懸案偵破紀實”。《信號》主要通過對韓國長期未結案件的偵破,質疑韓國現行法律(其中有效對訴訟期的質疑最為深刻,過了訴訟期,即使抓到殺人兇手也無法進行法律制裁),揭露韓國政治財勢集團左右法律、操縱案件的黑暗腐敗,批判警察的無能及被權勢利用而無視案情真相致使無辜之人受害蒙冤的醜惡。韓國至今最為著名的三大未結案件分別是“華城連環強姦殺人案(京畿南部連環殺人案)”“臥龍山少年失蹤案(青蛙少年失蹤案件)”“李炯浩被誘拐事件”。三個案件在韓國影響巨大,警察曾動用大量警力物力但最終均無法偵破,均以訴訟期到期而成為懸案。

BTW,著名的三大未結懸案均被製作成影視作品,《殺人回憶》《岬童夷》(華城連環強姦殺人案)《孩子們》(青蛙少年失蹤事件)《那傢伙的聲音》(李炯浩被誘拐事件)全都是彪炳影視的力作,尤其是《殺人回憶》,更被普遍讚譽為韓國電影藝術的最高成就。

《信號》:西緒福斯式的死循環,沒有終結的終結!

第一個案件“金允珍綁架被殺案”跟眾所周知“李炯浩案件”頗為相似,同樣是小孩,同樣被勒索,同樣獲得贖金後被殺害。但本案真實事件為1987年樸晶輝綁架被殺案,真兇為一孕婦,因為孕婦的特殊身份被忽略。

迴歸本劇,男主樸海英本是北大屯警局一個不滿爆棚、對警察充滿不信任感的警界異端人物,靠調查明星隱私為了維持生計,直到一部10多年的老式無線機響起。

第一個案件對於本劇的主要作用是引出“金手指”設定——一個出現在垃圾袋中的老式對講機,同時,李材韓登場,跨時空偵破模式開啟!(個人在看到此處的時候,還是有些許的疑慮,以為對講機是經過特殊設定的,有人在操縱,完全沒想到是時空穿越)同時,源源不絕的懸念與跌宕起伏的劇情就此開幕!

《信號》:西緒福斯式的死循環,沒有終結的終結!

第一篇最精彩的是最後抓捕階段,一次次的劇情大反轉,瞬間陷入了絕望,瞬間又鬥志昂揚。抓捕後的攻心階段,幾個人的演技超神發揮,跟女犯人的鬥智鬥勇扣人心絃。

直至女犯最後一句“我……沒有殺人”讓人又氣又恨,不自覺人已在戲中,不得不說韓國的很多好電影真的讓人看得特別揪心,比如《熔爐》對那兩個雙胞胎的最後審判,《素媛》對猥瑣大叔的最後審判,《辯護人》裡那個無恥警察的無責結局等等,在欣賞一部好電影的同時,滿心糾結,滿是無奈惆悵。

當然,尹秀雅的下場讓觀眾多少心暖了幾分,可是看到金允珍媽媽滿目憔悴之狀,不禁又捶胸頓足。第二集一個細節提及一下,警察局門口有五個舉著牌子的人(四個站著,一個蹲著),便是青蛙少年失蹤案件五個孩子的家長。

隨著李材韓對講機中的聲音“說服1989年的李材韓”(這句話含義深刻,信息量巨大,等觀完全劇便明白,後文會詳說)時光回到1989,攝影的色彩處理使人迅速回歸到《殺人回憶》那個年代,這是屬於時代的悲劇,“即使有證據也不一定能破案”,在那個破案技術和手法都不夠科學先進的年代裡,破案又何談容易?

當然,劇中使得本案成為未結案件又一次歸咎於警察的無能。但事實卻是,在韓國華城案真實的偵查過程中,引入了很多新的破案手法和技術,對於韓國的刑事偵破水平是有提高的,即使在國內,白*銀*殺手和胡*蘭*大俠(有興趣者自行補腦)這樣的案子也不了了之。

京畿南部案還有最大的一個揭秘,“金手指”的第二個功能——通過傳遞信息改變過去,從而改變未來(這種設定影視動漫中用過很多次了,比如《龍珠》特蘭克斯從未來而來,現在的改變會使未來隨之改變;又比如《終結者》回去找天網誕生的原因;甚至《無極》中的時間逆轉,河水倒流等等;這些編劇比較熱愛科學支持愛因斯坦,均充分利用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可怕的是,這種改變除了樸海英之外無人察覺,甚至連除他之外所有人的記憶都改變了!這個“金手指”的設定有點太威猛了!甚至比“死亡筆記”更厲害!

《信號》:西緒福斯式的死循環,沒有終結的終結!

第三個案件“大盜案”始於找人委託,“你會不會忽然的出現,在街角的咖啡店”,消失二十年的愛人突然出現眼前,那是什麼感受?

本案確切來說由五個案件組成:豪門盜竊案,韓英大橋坍塌貪腐案(94年聖水大橋坍塌事件),李京泰報仇案,韓世圭入室殺人案及李代桃僵案。

此案進一步闡釋了“金手指”對講機的作用:傳遞信號→改變過去→改變現在。同時,對於“改變”的後果,也開始變得可怕,不知道“改變”會帶來什麼。如果真的可以在過去拯救某些人和事,按照等價交換的原理,是不是也會付出同樣的代價?

經歷了一系列事件的樸海英手握對講機開始思索,把現在的信息傳遞倒過去到底是對還是錯?如果在拯救了某些人的同時又讓無辜之人喪生,那這所謂的拯救的意義又如何?手持對講機的人開始左右人的生死,不管初衷如何,這是否本身就是一種罪?

第四個案子“紅院洞連環殺人案”感覺有點像《追擊者》以“殺人狂魔柳永哲案”為原型的案子。一個是性無能,一個是愛缺失;一個喜歡把鐵棍用錘子插進女人的身體,一個喜歡用袋子套住女人的腦袋掐死受害者。

兩個犯人均是外表柔弱,喜歡殺了人之後把人埋起來,冷靜、執著,作案手法嫻熟的偏執型變態殺手,並且下手對象只有女人。“其實那就是愛,可是沒有人教過他……”

最後的“仁州高中女子性侵事件”以“密陽集體性暴力事件”為原型,故事看來有點荒誕離奇,可是卻實實在在地發生了。

身份地位沒有背景的人面對根本無法與之鬥爭的財勢世界,警察、檢察官、財團沆瀣一氣,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不惜把警察當棄子,甚至謀殺警察,冤枉無辜之人,二十年前如此,二十年後亦是如此,聽到劇中多次閃現的李材韓的那句話“過了二十年,應該有些不一樣了吧”聽得讓人心酸。

或者說即使再過二十年、二百年、兩千年,會有改變嗎?歷史給了我們一個答案,可是我們給未來什麼答案?

去年年末的韓國19禁票房冠軍《局內人們》秉憲大哥給財勢集團一記漂亮的耳光,小混混成功搬倒大韓民國第一總統候選人,讓大家解了一口氣,可是《信號》卻更真實地描繪了這個真實的世界……

《信號》:西緒福斯式的死循環,沒有終結的終結!

迴歸整體構架,對講機另一邊李材韓第一次出現是在2000年臨死之前,並讓樸海英“說服1989年的李材韓”,而樸海英再次拿起對講機的時候,另一邊恰在1989年;兩人聯手跨越時空破案的過程,李材韓那邊是從1989年到2000年,樸海英這邊一直是2015年;劇中結尾處,樸海英睡醒之後彷彿一切只是一個夢,彷彿從來沒有發生過,只有接觸並使用過對講機的車秀賢知道這一切,證明這不是夢,而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金手指”所有設定及至此交代完畢,只有接觸並使用對講機的人才知道傳遞信號前後的改變,只有這些人能鑑證這件“荒唐”的事。樸海英醒來一切都改變了,那李材韓呢?對講機呢?

“不要去遼正賢療養醫院院!”追尋僅有的線索當樸海英和車秀賢趕去療養醫院的路上,張英哲議員派出殺手已經趕到了療養院,而一個高大的背影正在慢慢轉身,一個對講機正在響起……故事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如果真的是李材韓留給樸海英的信號,那麼樸海英是不是也會遭遇不測呢?

《信號》:西緒福斯式的死循環,沒有終結的終結!

正如樸海英告訴李材韓不要去善日醫院一樣。回到第一次對講機的溝通,臨死的李材韓讓樸海英說服1989年的李材韓,為什麼?

可以大膽猜測他已經經歷過了一次,而且知道樸海英還會把信號傳遞到過去,所有這些事還會發生一次,因為對講機可以通過傳遞信號改變。這一切彷彿是一個循環往復的輪迴,最終即是最初,只不過每一次的輪迴會因為對講機而略有不同。

《信號》:西緒福斯式的死循環,沒有終結的終結!

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觸犯了眾神,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讓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由於那巨石太重,每每未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前功盡棄,於是他就不斷重複、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而且他每次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並不知道每一次都不可能推著巨石到達山頂,但他每一次還是在拼命地推著巨石向山頂前進,興許他每次都帶著希望而努力,但卻不知道結局早已註定。英國09年電影《恐怖遊輪》充分闡釋了這種死循環的恐怖。

《信號》作為一部懸疑電視劇的同時從一角更好地映射了這個社會,韓國影視劇可以很好地揭露政治腐敗,批判政府無能,無下限地黑公檢法系統,大肆描寫黑社會的暴力。其實如果真的說中國和韓國影視差距的話,真的就只差一個題材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