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據不完全的非官方統計,成都群眾的週末是這樣的:青城山都江堰一日遊,老成都裡十個有九個都能當導遊了;黃龍溪的拉麵哥洛帶古鎮的長城還是有點看多了;三聖鄉、歡樂谷這麼冷的天氣在室外怕是要打抖。那不妨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西安動車之旅,兩天足矣。

小編們在動車開通之前,用了三天兩夜去了西安的街頭,冒著長十斤的風險為各位胖友帶來一份西安的逛吃攻略和最真實的試吃感受報告;老孫家的羊肉泡饃,老白家的水盆羊肉,老劉家的油潑辣子面......這篇推薦裡面都有。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去過西安的朋友第一反應,“回民街”是一條美食街,去那兒怎麼都要吃上一個肉夾饃喝上一碗胡辣湯,而在回民街附近,我們發現了幾條本地人悄悄藏心裡的美食街。

灑金橋,每逢週四、週六趕集

見識之後才知道,南北方買菜的差別,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大爺大媽腰上別一捆大蔥走路,攤主直接站在車上叫賣,可是熱鬧。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三輪車就是一個流動攤兒,糯米軟糯香甜,蜜棗甜到心坎,中間還夾著蜜豆,一般十二點以前就能賣完。

自從看了那年花開,就對甑糕有種迷之嚮往。但是甜唧唧的感覺對於一個四川人來說,還是有點過分膩了,有點齁。

四川人喜愛指數:★★★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地址

西安市蓮湖區灑金橋北口

價格

5元/份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放在手提(一種工具)裡入鍋油炸,成型即熟,咬一口,柿子的甜香四溢。

我從來不吃柿子!我身邊的好多人都吃不來柿子!柿餅也不能接受。但是這種小吃是用油炸的,麵粉中和了柿子本身倒耙不脆的口感,吃起來竟然沒得那麼魔性了。

四川人喜愛指數:★★★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地址

西安市蓮湖區灑金橋北口

價格

2元/個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講究的就是個酸辣味,西安味道的平和,油辣子香而不辣。

也不枉費我差點沒把自己壓成扁扁才吃到這碗餃子了。作為早餐來說,酸辣的口感真的相當開胃,餃子皮薄餡兒大,只是要是換成我最喜歡的豬肉芹菜,就完美了!

四川人喜愛指數:★★★★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地址

西安市蓮湖區灑金橋131號

價格

35元/斤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劉信牛羊肉泡饃小炒,泡饃幹刨與口湯之間的口感,肉塊大且味香。

北方的牛羊肉味道更重一些,可能有很多四川人會接受不了那股子羶味。有了湯底的中和可能會好一些,但還是勸各位謹慎嘗試。

四川人喜愛指數:★★★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地址

西安市蓮湖區灑金橋129號

人均

18元/位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土豆菜花胡蘿蔔豆角瓜葷素搭配恰到好處,土豆粉勾芡,粘稠度剛剛好。

胡辣湯啥子的真的只有那麼讓人喜歡了!喝起來黏咄咄的,裡面加的肉粒、蔬菜又有點脆嘣脆嘣的感覺,關鍵麻麻辣辣的口味相當對四川人的味蕾。

四川人喜愛指數:★★★★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地址

西安市蓮湖區灑金橋127號

人均

8元/位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先喝湯再吃餃,酸辣蘸料不可少。喝上一碗八寶粥更是過癮。

吃灌湯餃,最迷人的就是咬一口之後湯汁立馬飆出來的快感。這家餃子皮薄汁多餡兒還大,也算是業良了。就算不沾料碟,餃子本身就很香了。

四川人喜愛指數:★★★★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地址

西安市蓮湖區灑金橋廟后街200號

人均

22元/位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鹼少皮白,芝麻醬濃郁,油潑辣子和加了調料熬出來的醋,三種味道的調和。

對於四川人來說,不管到了哪裡,只要有辣椒,一切都好說!陝西的油潑辣子向來出名,辣椒好油又香,我好想悄悄咪咪帶一瓶回來拌洗澡泡菜,味道肯定不擺了!

四川人喜愛指數:★★★★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地址

西安市蓮湖區大學習巷與廟后街丁字路

人均

6元/位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牛羊肉串都不在話下,炭火燒旺,孜然辣子在肉上跳躍,西安深夜擼串的好地方。

北方人吃肉特別豪爽,都是一大坨一大坨的,吃在嘴裡相當滿攢。不過他們燒烤的時候都喜歡用孜然,要是換成我們最愛的幹海椒面,我應該會吃得更爽。

四川人喜愛指數:★★★★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地址

西安市蓮湖區大學習巷近牌樓口

營業時間

18:00——01:00

人均

40元/位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小麥成漿,直接上鍋幹蒸,保持了麵皮軟糯的口感,吃麵皮一半是吃調料,辣子芝麻醬對本地人來說向來就是完美CP。

一看到麻醬……我的內心OS就只剩下~!@#%……&!~%%@¥#%7!!!

四川人喜愛指數:★★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地址

西安市蓮湖區大皮院西口225號

人均

9元/位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牛裡脊切成條狀裹麵粉入鍋油炸,再加入牛肉湯蒸熟,一勺油辣子配一碗米飯,肉香迴繞。

酥肉在我們四川基本上家喻戶曉,除了直接吃,我還喜歡拿來燙火鍋。不過西安人做的這種牛裡脊炸的酥肉,之前還真的沒吃過。肉質比豬肉更筋道,但是蒸過之後總還是覺得沒得那麼酥脆了。

四川人喜愛指數:★★★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地址

西安市蓮湖區大皮院西口223號

人均

22元/位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每天來排隊吃雞的本地人不少,主要是在於配料足,雞肉燉得爛而入味,盤子打底的面片更是吸飽了湯汁。

大盤雞吃的就是下面那個醬醬,醬醬勾好了,味道多半都不得好撇。這家店雞肉耙、洋芋綿,面片子又Q彈,我還是比較喜歡。

四川人喜愛指數:★★★★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地址

西安市蓮湖區北廣濟街219號

人均

50元/位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肉爛湯鮮,羊肉切片肥瘦相間;白吉饃表皮酥脆,糖蒜、辣子調味,會吃的本地人把湯也能喝個精光。

北方人就是愛吃個牛羊肉,要是放到四川,我真的害怕吃了不到一週就滿臉都是籽籽了。羊肉的品質還是在線的,但是味道不小,要把湯喝完還是需要勇氣……

四川人喜愛指數:★★★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地址

西安市蓮湖區北廣濟街76號

人均

22元/位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體驗掰饃的樂趣,談話間美食即成。幹饃掰好入鍋煮上些許時間,調味裝碗上桌,羊肉湯香飄四方,糖蒜、醬辣椒,一碗泡饃下肚,暖到腳底。

羊肉泡饃的味道來得更重口,饃掰開泡過之後,吸味能力堪稱一絕。一口下去,從頭髮尖尖到腳趾妹兒尖尖都會瀰漫著屬於羊肉愛の味道。

四川人喜愛指數:★★★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地址

西安市蓮湖區西羊市街127號

人均

38元/位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肉夾饃羊肉串吃多了也會膩,老陝工藝的“陝拾叄冰餅糖”解膩正好。冰酪用鮮果加入,清甜可口;老陝西工藝製作的秦酥,還原了陝西味道;總的來說這是一家比較有情懷又受年輕人喜歡的特色美食店。

鮮果的香味就比那些糖啊啥子的來得清爽多了。秦酥綿軟香甜,拿來拌嘴或者當飯後甜點都很適合。畢竟很多四川妹兒,你曉得的……吃了甜要吃鹹、吃了鹹要吃甜,這是她們的自然習慣。

四川人喜愛指數:★★★★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地址

西安市蓮湖區北院門270號

人均

25元/位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肉夾饃裡肉軟爛柔和且肉汁飽滿,一口咬下去嘴裡充斥的是饃的香味和肉的融合;黃桂稠酒也是特色,味道似米酒一般但味更濃郁,也是來者必點。

我喜歡吃肉夾饃,但看會覺得肉的味道太重,但是配上厚實的麵餅,瞬間就變得剛剛好。

四川人喜愛指數:★★★★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地址

西安市碑林區竹笆市街53號

人均

15元/位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葫蘆雞、油潑辣子、柿子餅、肘皮凍等傳統陝西菜都能在這兒吃到。

味道很地道。但是你懂的,一般把當地的菜做得太地道的館子,我們這些外地人去了都是愛不起的。我突然想起了遠方的西湖醋魚……

四川人喜愛指數:★★★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地址

西安市碑林區竹笆市29號

人均

50元/位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老爺爺年紀七十有餘,依舊每天騎著三輪車賣鏡糕;親自上陣,將上好的糯米磨成粉,上籠蒸熟,有傳統的八寶味和玫瑰味,每天限量七十個,去晚了就沒有了。

耙、糯、松、軟,鏡兒糕在我這裡更可愛!比較喜歡八寶味,甜味淡,不宣兵奪主。玫瑰的戲稍微多了點……

四川人喜愛指數:★★★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地址

西安市鐘樓附近報恩寺小學

含光門外城牆口

價格

2元/個

成都人如何“吃”西安,親身經歷告訴你

溫馨提示

西安市地鐵1號線可到灑金橋,地鐵2號線可到鐘樓,北大街為兩條地鐵線的中轉站。

一份攻略下來,有多少吃貨又會抑制住內心激動的心情?不要剋制了,動車四個小時飆攏西安,去放飛自我吧!

ps:特別感謝西安知名美食博主@老妖帶你吃西安 對本文采訪提供的幫助

每週一、三、五更新

阿呆、馬鹿 | 文

肖毅、部分網絡 | 圖

小雨 | 排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