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迄今爲止最昂貴飛機,擁有「毀滅世界」的本領,美國都用不起


戰略轟炸機主要是用來執行中遠程戰略任務的機種,它是有核國家核武的重要載體,是核三位一體中的重要一極。當然,它也能夠用來執行戰術任務,投放常規炸彈或者巡航導彈,支援陸海部隊作戰。

B-2隱形轟炸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款轟炸機,在誕生以來從未被擊落的記錄,是一款最像外星飛碟的黑科技。B-2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一種的隱身戰略轟炸機,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低可偵測性,即俗稱的隱身能力。能夠使它安全的穿過嚴密的防空系統進行攻擊。 B-2的隱身並非僅侷限於雷達偵測層面,也包括降低紅外線、可見光與噪音等不同訊號,使被偵測與鎖定的可能降到最低。

作為世界上迄今為止最昂貴的飛機,B-2A隱形轟炸機機身長21.03米,高5.18米,翼展為62.43米,最大載彈量22680千克。機上裝有4臺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出產的F118-GE-100型渦扇發動機。


B-2在空中不加油的情況下,作戰航 程可達1.2萬千米,空中加油一次則可達1.8萬千米。每次執行任務的空中飛行時間一般不少於10小時,美國空軍稱其具有“全球到達”和“全球摧毀”能 力。

它可以從美國本土起飛,一口氣飛行上萬公里,神不知鬼不覺地跑到你頭上扔幾個巨型炸彈,然後“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B-2的隱身性能可與小型的F-117攻擊機相比,而作戰能力卻與龐大的B-1B轟炸機類似。1997年,首批六架B-2轟炸機正式服役,一共只生產21架。每架B-2造價為24億美元,若以重量計,B-2的重量單位價格比服役時值的黃金還要貴兩至三倍。

B-2戰略轟炸機一直被視為美國空軍戰略打擊力量的王牌武器。在上世紀80年代,B-2隱形轟炸機的研製成為美軍的核心機密。

獨特的造型造就了B-2與眾不同的性能,長度達到七八十米,雷達反射面積只有一個乒乓球大小。為了隱身的需要,B—2A飛機的發動機進氣口被放置到了機翼的上方,呈S狀,外形光滑圓順,毫無“折皺”,無法反射雷達波。駕駛艙呈圓弧狀,照射到這裡的雷達波會繞艙體外形“爬行”,而不會被反射回去。

B-2飛機太貴了,一架飛機相當於一些小國一年軍費開支的總和,這在美國曆史上也是空前的。使B-2費用昂貴的原因除了隱身設計和隱身材料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維護保養上的困難。幾年前,B-2剛剛裝備部隊時,養護任務基本上都是由各大公司的技術人員完成的,每飛行小時的維護時間,為132小時。每次飛行任務完成後,高速氣流都會對機體表層造成磨損。

每次飛行任務完成後,高速氣流都會對機體表層造成磨損。為了確保飛機的隱身性能不致下降,每次飛行後,技術人員都要用一種類似噴漆的方法對B-2表層的雷達吸波材料進行整修,而新噴的吸波材料只有在一定的溫度、溼度下才能幹燥固化。高昂的造價、複雜的維護和保養使美國之外的任何國家都不會對之發生興趣。


即使美國,B-2的生產線也已經關閉,為B-2提供配件的4000餘家供應商中的90%也已將生產線改作他用;就連裝備B-2的美國空軍第509轟炸機聯隊的指揮官托馬斯・戈士林准將也不得不承認:在未來20年內不會再有B-3或B-4。或許30年後,人們才會發現,B-2只是轟炸機發展史上燦爛的一抹餘暉。

建造B-2轟炸機的最初構想始於1975年,1981年開始製造原型機,1988年4月20日,美國空軍首次展示了一幅B-2飛機的手繪外形彩圖,世界為之一震,航空界人士和眾多的軍用飛機愛好者無不對其獨特的外形而嘖嘖稱奇。同年11月22日,編號為AV-1的B-2原型轟炸機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一時成為美國公眾爭相一睹的怪物,世界各國的軍事刊物也爭相對它加以報道。

但此後,B-2再次銷聲匿跡長達數年。這期間,它經歷了軍方進行的多次秘密試飛和嚴格檢驗,生產廠家不得不根據空軍方面提出的種種意見和各種苛刻要求不斷進行設計修改。在歷時整整5年之後,1993年12月17日,美國空軍終於推出了第一架B-2型飛機。1997年4月2日,首批6架B-2A隱身轟炸機正式在美國空軍服役,另外15架也將按計劃陸續交付部隊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