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真正的教養,就是爲別人著想的善良

沒有成見為他人著想的善良,是最高級的教養。

1

能夠時時處處體貼別人,體現著一個人的教養。

餘秋雨先生曾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因公幹在德國小住一段時間,他看中了一套房子,想籤一份長期租約。房東老太太說,你剛來,不如試住五天,滿意了再籤長約。

餘先生剛到德國,受到這份貼心的照顧,心裡很舒暢,也高興地同意了。

但試住期間,一次不小心,把一個玻璃杯打碎了,這要賠多少錢呀?餘先生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告訴了老太太。老太太說,沒關係,我再送一個過來就可以了。

又是一句體貼的話,讓餘先生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老太太過來之後,發現餘先生把玻璃碎片和其他的垃圾混在一個垃圾袋裡裝著,很隨意地放在走廊邊上。老太太忽然很生氣,衝著餘先生說:“房子我不租給你了,你明天就搬走吧。”

餘先生覺得很奇怪,忙問原因,老太太說:“因為你心中沒有別人。”

老太太把餘先生丟棄的垃圾袋撿回來,重新分類,用鑷子把玻璃碎片小心的一一撿選出來,專門裝在一個垃圾袋裡,並用膠布綁紮好,寫上“危險”。

原來,老太太擔心玻璃碎片紮了清潔工人的手!

我們常說為人要善良,善良就在細節裡面,能夠從細微處體貼別人,讓別人舒服。甚至這份細心,還考慮到了素不相識的人,這是真正的教養。


夜讀|真正的教養,就是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2

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一樣,條件不一樣,同樣的事情會做出不同的反映,如果能夠從對方的角度看事情,這樣的善良,體現了真正的教養。

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估計沒幾個人沒聽說過。

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兩個人合夥做生意,分錢的時候,管仲總是分自己多一些。鮑叔牙的管家看不下去了。說,那個管仲是個什麼朋友呀,怎麼老是佔你的便宜。鮑叔牙說,我的朋友並不是貪財,他不過是家裡窮罷了。

兩人一起當兵,有一次上戰場打仗,進攻的時候,管仲躲在最後面,撤退的時候,管仲跑得比誰都快。很多人嘲諷管仲說,管仲這個人,怎麼這麼貪生怕死?鮑叔牙為他辯解,管仲不是怕死,因為他是獨生子,家裡有老母親需要贍養。

管仲幾次替鮑叔牙辦事沒辦好,三次出來做官都不成功,有人就笑話管仲,不是說這個人很有才幹嗎?看來是徒有虛名啊。鮑叔牙說,

管仲不是沒才幹,只不過還沒遇到合適的機會

後來,鮑叔牙受到齊桓公重用,要任用他為相,鮑叔牙說,如果你想治理好齊國,用我就可以了;如果你想領導天下,一定要用管仲。

管仲當了四十年宰相,臨終前,齊桓公問,鮑叔牙可以繼承你的位子當宰相嗎?管仲說,他太剛直,不適合當宰相。

有人把這話告訴了鮑叔牙,鮑叔牙說,管仲真瞭解我呀。

能夠一而再,再而三地諒解別人,並且把自己的位子讓給他,但這個人臨死前還不為自己說話,能不生氣嗎?鮑叔牙這份善良,不是傻傻的善良,而是超越了功名利祿,完全到了知己的程度。

能夠忘記個人的利益,諒解別人,幫助別人,讓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這份善良,是真正的教養。

3

對好人我們善良,對品行不端的人我們可能充滿厭惡甚至仇恨。但如果人人能有好的條件,又有誰自甘墮落呢?

能夠放棄善惡觀念,把人當人來看,是真正的教養。

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名著《悲慘世界》裡的主人公名叫冉·阿讓,他是一個孤兒,曾經是個伐木工人,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為了給餓得哇哇直叫喚的外甥們一口飯吃,偷了一塊麵包,結果被判5年苦役,中途數次越獄失敗,共坐了19年牢。出獄之後,到處遭人白眼,沒有工作,沒有飯吃,他發誓要報復社會。

他飢寒交迫,無處安身,一位神父收留了他。但是冉•阿讓卻恩將仇報,半夜裡偷了神父家的一套銀器,但剛逃出去便被警察抓住。警察把他帶到神父家裡,要神父指認。神父卻說,這套銀器是我送給他的,這不,還有兩個配套的他還忘了拿走呢。說著,拿起另外兩個銀燭臺,一起送給了他。

這件事之後,冉•阿讓洗心革面,發誓做一個好人。經過8年的努力,他開辦了自己的紡織廠,並且當上了市長,而且為了幫助別人,犧牲了自己後半生的幸福。雨果塑造的這個人物形象,讓我們看到了善良帶給人的巨大力量。

對好人善良,是容易做到的,但能把所謂的壞人當人看,也對他抱以同情之心,讓他感受到這個世界還有溫暖,這是真正的教養。

善良是容易做到的,一個微笑,一句暖心的話,就能夠使人心情舒暢。善良也是不容易做到的,難就難在能否沒有成見,一往平等地看人。沒有成見為他人著想的善良,是最高級的教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