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謁詩,古人的自薦信——了解一下唐朝詩人找工作的歷史經驗

在唐朝,若想當官,也就是所謂的走上仕途,通常有兩種辦法,一種就是通過科舉考試,另一種就是由權貴舉薦。當然還有世襲的,那是一般人都不可能有的機會。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科舉考試和由當朝有權有勢有名望的人來推薦,只要自己有真本事,還都是有機會也有可能實現華麗轉身的。科舉考試,一般正常情況下,有才華的人都能被選拔上。而想要被推薦,除了自己有才華之外,還要會社交拉關係,還要會說話辦事,還要會適時的抓住機會展示自己,總的來說,就是讓推薦人瞭解自己的情況,包括但不限於才華,比如家世、抱負、品格等各方面能為自己加分的項目,還要儘可能地去讚美、稱頌對方。可話又說回來,我國的傳統思想是含蓄的,是謙虛的,是內斂的,所有這一切又不能太露骨,畢竟是謙謙君子,不能為了權勢就斯文掃地,不能太張狂,太自大,也不能太諂媚。所以,舉薦這條路,也不那麼好走。一是要選對人,既賞識自己又要說話有分量,二要自己介紹好自己,這時候就不能“酒香不怕巷子深”、“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地藏著掖著,也不要“猶抱琵琶半遮面”那樣的不好意思,這就要看個人的水平和社交能力了。其中個人的水平是相當重要的,要充分展示自己才華,讓人家知道你的水平,不能光靠說,要有具體的表現,這時候,咱們今天的主角——干謁詩,就有了大用場。(當然也有干謁文,不過,咱們今天只聊干謁詩。)

干謁詩,古人的自薦信——瞭解一下唐朝詩人找工作的歷史經驗

干謁詩是古代文人們為推銷自己而寫的一種詩歌,類似於咱們現代的自薦信。一些文人為了求得進身的機會,比如求個一官半職,或是給某位高官當個幕府,往往十分含蓄地寫一些干謁詩,向當時的權貴們呈獻詩文,來展示自己的才華與抱負,期望對方能夠引薦或聘用。這詩即要寫得謙虛、含蓄,不張揚,又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這干謁詩大多是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既可展示自己的才華,又不致丟掉文人的面子,這即是技術,也是藝術,對於確實有才華的人來說,不是一件難事,而且,也確實有很多優秀的干謁詩,成為了千古名篇。下面就舉些這方面的例子。

干謁詩,古人的自薦信——瞭解一下唐朝詩人找工作的歷史經驗

1.孟浩然(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終生沒有出仕,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他苦學多年後進京趕考卻名落孫山,後來給丞相張九齡寫了一首五言律詩《臨洞庭湖贈張丞相》,期求得到援引推薦,前四句寫景色,後四句轉入抒情,言明心跡。想渡湖而無舟楫,聖明時代卻不能有所建樹,心感愧恥;看著別人垂釣,多想一展自己的身手。詩歌委婉地表達了希望為聖朝幹一番事業的急切心情,希望張九齡能象伯樂一樣發現他這匹千里馬。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干謁詩,古人的自薦信——瞭解一下唐朝詩人找工作的歷史經驗

2.李白(701—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李白在天寶四年(745年)遊北海郡時寫給北海太守李邕(678—747年,字泰和,廣陵江都人,今江蘇江都縣,唐代書法家、文學家)的一首《上李邕》。詩人自比大鵬,字裡行間豪氣激盪,五六句表現凡俗之人不理解自己,意在諷刺,也飽含著世無伯樂的感慨,宣父即孔子,唐貞觀年間下詔尊稱孔子為宣父,《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末二句藉此典勸李邕重視自己。此詩言辭頗為自負。乍一看犯了干謁詩之忌,卻通過“時人”和“丈夫”、“宣父”和“丈夫”兩兩對照,巧妙地恭維李邕超越“時人”,有“宣父”之雅量。這樣既無礙於干謁之體,也保持了自己無拘無束的個性,這首詩也鮮明地體現了李白倚才所傲的個性。

上李邕

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時人見我恆殊調,見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干謁詩,古人的自薦信——瞭解一下唐朝詩人找工作的歷史經驗

3.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此詩作於748年(唐玄宗天寶七載),當時杜甫37歲,來到長安已經十三年了。公元747年(天寶六載),唐玄宗下詔天下有一技之長的人入京赴試,宰相李林甫認為錄取到有才之士對他不利,便對所有應試之人統統不予錄取,還對唐玄宗說“朝無遺賢”。杜甫本來對這次應試抱有很大希望,十幾年來在長安周旋於公卿權貴之間,由於存在著科舉的希望,所以還沒有感覺到辛酸,可這次考試落第對他打擊很大,使他意識到自己在長安這十幾年的可憐與屈辱,在這種心情下,杜甫寫下了《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詩中所指“韋左丞”,即韋濟(687-754),唐代大臣、詩人。在當時的長安,韋濟是唯一器重杜甫的詩的高官。

在詩中,詩人說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又說自己是多麼努力多麼有才華,自己在長安那麼可憐地過了多年,卻沒有得到實現抱負的機會。詩人得到了韋左丞的賞識和推薦,雖然推薦沒有成功,但心裡還是很感激他的。現在詩人想要離開長安,對於韋左丞的知遇之恩不會忘記。這首詩通篇直抒胸臆,語句多用排比,縱橫轉折,義憤悲壯,語言質樸,含蘊深廣。這首詩裡的一些句子,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成為了千古名句,其中更是“致君”那一句,幾乎成了杜甫畢生的追求。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徵,欻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於百僚上,猥頌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干謁詩,古人的自薦信——瞭解一下唐朝詩人找工作的歷史經驗

4.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字慶餘,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寶曆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朱慶餘在臨考前給水部員外郎張籍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近試上張水部》,希望能得到他的引薦。詩中寫到一位新娘子,在洞房花燭夜後,早晨要拜見公婆,她先精心梳妝,之後又羞答答地問夫婿:“你看我這眉毛畫得深淺合不合時宜?”此詩借新婚之後的脈脈情事,把自己比喻成即將拜見公婆的新媳婦,把張水部比喻成舅姑(公婆),探聽虛實。此詩比喻通俗貼切,別出心裁,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詩歌畫面美、風俗美、人情美,兼之言外有言、意外藏意,令人賞愛不已。張籍看過,大為賞識,並回詩一首《酬朱慶餘》。

近試上張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酬朱慶餘(唐 張籍)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

齊紈未是人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干謁詩,古人的自薦信——瞭解一下唐朝詩人找工作的歷史經驗

5.盧綸(739-799年),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

少年時代的盧綸,家境不是很好,世道又不安寧,父親可能去世較早,本人又多病,生活並不美好。成年後走舉試之途,又不順利。盧綸雖然科舉、人生與仕途都極不順利,但在詩壇卻名聲漸盛,而且他交遊廣泛,結識了很多當朝權貴。大曆年間,他與吉中孚、司空曙、苗發、崔峒、耿韋、李瑞等交遊唱酬,被稱為"大曆十才子",堪稱十才子之冠冕。盧綸受到當時權貴元載、王縉的賞識,元載將盧綸的詩進給皇上,補閿鄉尉。後來又因王縉的禮聘,為集賢學士、監察御史,這中間又曾任河南鞏縣令。元載、王縉獲罪時,盧綸受到牽連,因此還被拘禁過。下面詩中“韓大夫”為夏綏節度使韓譚,此詩表達了希望能做韓譚幕府的心情。

送顏推官遊銀夏謁韓大夫

叢篁叫寒笛,滿眼塞山青。

才子尊前畫,將軍石上銘。

獵聲雲外響,戰血雨中腥。

苦樂從來事,因君一涕零。

干謁詩,古人的自薦信——瞭解一下唐朝詩人找工作的歷史經驗

6.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李益約在貞元十三年(797)至十五年(799)人幽州劉濟幕府為從事,下面這首詩,就是表達對劉濟的知遇之恩,和對幕府生活的認可。詩中的劉濟(757年-810年),幽州(今北京)人,唐朝藩鎮割據時期任盧龍節度使。

獻劉濟

草綠古燕州,鶯聲引獨遊。

雁歸天北畔,春盡海西頭。

向日花偏落,馳年水自流。

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樓。

干謁詩,古人的自薦信——瞭解一下唐朝詩人找工作的歷史經驗

我們看了這幾首干謁詩,感覺詩寫得好不見得運氣就好。朱慶餘詩好運氣好真的是讓人羨慕,李杜詩好運氣不好,而李杜在唐朝詩人中算是干謁詩所做最多的二位了。

李白生性狂放不羈,在長安沒機會就走人,但是李白離開長安並不表示放棄,在他日後的人生路上也並沒有停止追求,到了760年還寫了《贈崔諮義》,761年寫了《贈劉使都》,直至762年去世,也沒有實現他所說的“盡節報名主”、“功成謝人間”的理想。

杜甫在長安苦熬了十幾年終於等到了一個參軍的小官,後來的人生充滿了顛沛流離、窮困潦倒,但還是不斷地尋求著人生的機會,754年寫了《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贈田九判官梁丘》(姓田,家族排行第九,所以稱田九,是哥舒翰部下),希望能得到田九的引見,能被哥舒翰賞識、所用。

這孟山人呢,可能太激動了說錯了話,自己給自己挖了坑,沒轍!傳說,孟浩然在張說(前面的文章裡介紹過張說,曾做過玄宗時的宰相)處偶然見到了唐玄宗,皇帝意外地見到孟浩然,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很高興,這本是好事,可卻不知為什麼孟浩然當著皇帝的面說了“不才明主棄”之句,引得玄宗不高興,對孟浩然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孟浩然掃了皇帝的興致,自己也沒了仕途,從此踏踏實實地遊山玩水,而唐朝少了一位孟大人,卻多了一位山水田園詩人。

而盧綸、李益,因干謁詩有了權貴的推薦,得到了賞識,做了官或幕府,但也是人生坎坷,幾經宦海浮沉。

看古人找份工作真是不容易啊,哪裡象我們現在,找工作有各種各樣的途徑,實在不成還可以自己創業當老闆,再或者,象這樣做個自媒體人也很好。其實小編敲字也不容易,希望朋友們多支持,小編在這裡一一謝過各位!

干謁詩,古人的自薦信——瞭解一下唐朝詩人找工作的歷史經驗

最後,我們瞭解一下惹得唐玄宗不高興,改變了詩人孟浩然命運的那首詩:

歸終南山(也作:歸故園作、歲暮歸南山)(唐 孟浩然)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