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進外退」這個大趨勢下,國產空調品牌能否借著東風一路狂奔

前言:在“國進外退”這個大趨勢下,究竟是國產品牌藉著東風一路狂奔,還是中央空調行業將會出現新的寡頭局面?

  國內幾大行業媒體發佈的2017年上半年中央空調市場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中國中央空調市場整體增幅超過25%,半年容量首次突破400億元關口,市場信心空前高漲。

在“國進外退”這個大趨勢下,國產空調品牌能否藉著東風一路狂奔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以格力、海爾、美的為代表的國產品牌佔比份額再次提升。公開的數據顯示,2010年國產品牌中央空調佔比41.2%,而到2016年年底,這個數字變成了48.1%,進展勢頭不似家用空調當年開疆拓土時摧枯拉朽,但筆者認為改變的力量已經形成並積聚。隨著“國進外退”的整體趨勢推導,國家對綠色節能技術扶持力度持續加大,國產品牌超越外資成為市場主角的趨勢已然客觀存在。國內幾大中央空調市場研究機構一致預測,國產品牌市場佔比將會在2018年全面超越外資品牌。

在“國進外退”這個大趨勢下,國產空調品牌能否藉著東風一路狂奔

  不溫不火的大機市場在醞釀大風暴

  長期以來,以美系品牌為主的冷水機組佔據著中國內地中央空調市場的主要份額。在大型機組市場,美系品牌在迅速佔領市場後,對中國中央空調產業的推動力是極小的。緣於幾大美系品牌固守傳統,無意在中國市場推動更為節能的冷水機產品的長級換代。另一個嚴峻的現實是部分品牌的螺桿機、溴化鋰相對較低的COP能效值造成嚴重資源浪費,後期維護費用逐年水漲船高,在總費用中佔據相當大的比重。

  一個健康的產業鏈條,應該在不斷的創新研發中使利益鏈的各個環節都能從新技術的誕生中獲得利潤和工作機會,這才是正常商業和產品計劃應該保持的節奏。很顯然長期享受品牌光環和先入為主帶來利好的美系品牌一味固步自封,對中國市場的需求研究已經嚴重脫節。

  如今,隨著格力光伏直驅變頻離心機、海爾磁懸浮離心機組的成功研發,科技向心力在中央市場中已然掀起波瀾。憑藉海爾的一己之力,叩開了磁懸浮中央空調在中國市場的大門。可喜的是,在今年的中國製冷展上,我們看到包括格力、美的在內超過30家的廠商開始加入到磁懸浮離心機拓展的陣營中。相關機構預測,到2018年底,磁懸浮離心機組在離心機的市場佔有率有望接近40%,整體規模達到40億元。

  國家煤改電的扶持項目,屆時磁懸浮離心機將會徹底取代傳統離心機的地位,成為大型節能項目的首選產品,將會引領中國中央空調大型機組全面像綠色、節能、科技的方向過渡轉型。

  持續火熱的多聯機市場,比拼堅持和投入

在“國進外退”這個大趨勢下,國產空調品牌能否藉著東風一路狂奔

  在多聯機領域,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大舉發力,依靠背後強大的集團實力,如美的、海爾,持續在多聯機領域開闢新的技術高點。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家用中央空調市場規模同比增長44.2%,規模達到了180億元。國產系市場份額增長迅猛,而過去曾經紅極一時的不少日系品牌優勢不斷削弱。與不斷上揚的銷量相比,筆者更欣喜的是,越來越感受到國產品牌崛起後咄咄逼人的研發能力和讓不少外資企業望塵莫及的投入能力。

  現在可以看出的是:國產品牌的競爭力愈來愈強。對於開篇提出的問題,筆者更傾向於後者。也更希望未來市場會向這個局面發展。中國工業製造亟需擺脫廉價製造的陳舊印象,中央空調行業也需要一場更加徹底的洗牌,重鑄目前中低端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市場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