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空調維修「貓膩」,小心誤入維修陷阱

最近,家住中心市區泉秀街的張先生因為空調維修備受折磨,折騰了好幾次,花了近千元維修費。

  張先生家的空調因為不製冷請人維修,維修工隨意檢查了下,說加下製冷劑就可以解決,收了250元的維修費。可一個星期後,空調再次不製冷,這次維修工前後來了好幾趟,最終說是銅管破了導致製冷劑漏了,要換管,需要700多元的維修費。

  事後,張先生越想越不對勁,不製冷到底是缺製冷劑還是銅管漏製冷劑所致,為什麼第一次沒有檢查清楚,後來還得花錢重修。

警惕空調維修“貓膩”,小心誤入維修陷阱

  【調查】 維修費沒有統一標準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空調維修的收費沒有統一標準,同一個零件價格不一,而“加氟”收費全憑維修工的一張嘴。

  清洗收費標準不一

  記者瞭解到,目前空調清洗收費方式,有按空調功率收、有按服務時長收、有按材料費收;也有部分商家報價時會先抬高價格,再跟消費者討價還價;有的則是“看人定價”,等到了用戶家裡,再根據用戶家的裝修和經濟情況來定價。

  在收費標準不一的背後,空調清洗服務質量也是參差不齊。有些維修工在清洗空調過程中會偷工減料,碰上不懂空調結構和原理的消費者,他們還會忽悠其增加諸如添加製冷劑等原本根本不需要的服務。而低價清洗公司大多使用三無品牌的廉價清洗劑,很容易腐蝕內部金屬和塑料,造成空調的部件損壞。

  正常空調無需“加氟”

  在一些市民眼中,空調不製冷或是製冷效果不好時,以為“加氟”就像給空調“加油”,空調就會運行得更好,製冷效果更好,實則不然。

  “即使使用了10多年,只要是安裝到位、密封狀態良好的空調都是不需要加氟利昂的。除非安裝時不到位,導致缺製冷劑,但也只需要加少量就可以了。當然也會有漏液的情況,但那樣空調就無法正常運轉,這就需要找漏點維修,所以不存在‘加氟’製冷會更好的說法。”李師傅表示,一些不正規的維修工會利用市民對“加氟”認識的誤區來獲利,貓膩也比較多。不少空調維修工都會“強力推薦”,忽悠市民“加氟”。

  三種常見問題好分辨

  李師傅分析說,空調普遍容易出現的問題有三種:不製冷、聲音大、滴水。

  導致不製冷的因素有:缺少製冷劑、過濾網髒導致不透風、風葉灰塵多導致轉速變慢。還有可能是模式設置錯誤、溫度調節不夠等。這時,只要添加製冷劑或清洗過濾網即可。而發現空調確切故障的最簡單檢測方法就是看壓力錶指針是否轉動,或者要求維修工找到“漏點”,擦上一點洗潔精,看是否有氣泡產生。

  “聲音大”主要是因為軸承用的時間久了,灰塵較多或者潤滑油不夠,導致轉動時發出聲響。最簡單的辦法便是加點潤滑油;還有可能是因為風葉積垢太多,轉動不暢,清洗便可。

  “滴水”的原因可能是送風口不順暢,導致冷氣在管裡凝結成水,或者冷凝管被灰塵堵住,還有可能是老鼠咬破了從室內到室外用海綿包裹的管子導致漏水。

  維修空調時一定要索取維修憑證,維修單應填全維修物品、保修期限、更換部件和價格等詳細內容。如果有附件,應讓維修人員在維權單上註明所有物品的品種及件數,以免將來發生糾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