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清宮戲《延禧攻略》火熱點燃暑期檔的電視熒幕,難得的是,非遺文化也跟著蹭了一把娛樂圈的熱度,進入廣大觀眾的視野。該劇讓人們津津樂道的,除了女主角魏瓔珞大快人心的復仇及晉升攻略、精緻考究的道具服飾,還有編劇匠心營造的一幅幅精妙絕倫的非遺畫卷,崑曲、宣紙、緙絲、絨花、香雲紗、打樹花……都被精巧地囊括進每一幀鏡頭裡,完美鑲嵌於絲絲入扣的故事情節中,讓觀眾穿梭於歷史之間,真切感受到玲瓏雅緻、古典華麗的非遺之美。

“水磨的腔調,如水的柔情”——崑曲

劇中飛揚跋扈的高貴妃甚愛崑曲,在其居住的儲秀宮內搭建戲臺,夜夜歡唱,不眠不休,可見她對崑曲喜愛之深。劇中對高貴妃人物形象的刻畫、故事情節的推進總是離不開崑曲,無論是她借《憐香玉》含沙射影地汙衊皇后,還是太后拆掉她的戲臺,燒燬她親手縫製的貴妃戲服,都將她的命運與崑曲藝術緊密結合,如她臨別時所說:“此生皆醉在戲中,從未醒來。”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每每以戲裝出場的高貴妃總是面容精緻、美豔動人,讓觀眾眼前一亮,不覺驚歎戲劇妝容扮相之絕美。無論是她最心愛的《貴妃醉酒》,還是與乾隆告別時西暖閣上的絕唱《長生殿·埋玉》,都唱得如痴如醉、如夢如幻,柔情似水、肝腸寸斷,通過劇情的直觀帶入,觀眾們領略到崑曲的華麗婉轉、嫋娜情深。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佈第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共有19個申報項目入選,中國的崑曲藝術便位列其中。崑曲被譽為“百戲之祖”,是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它發源於14世紀蘇州崑山的曲唱藝術體系,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叫崑劇、崑腔、崑山腔。許多地方劇種,如晉劇、蒲劇、湘劇、川劇、贛劇、桂劇、越劇、閩劇等,都或多或少吸收了崑曲藝術的精髓和營養。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崑曲最初只是在蘇州一帶流傳的民間清曲、小唱。到了明嘉靖年間,傑出的戲劇音樂家魏良輔對崑山腔的聲律和唱法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創新,積極吸收了當時的流行聲腔以及各地民歌的特點,最後將南北曲完美地融為一體,創造出一種委婉清麗的新唱腔,被稱為“水磨調”,這種唱腔就像江南人的水磨竹器、水磨年糕一樣細膩軟糯,柔情似水。到了明萬曆年間,崑曲的流傳範圍越來越廣,開始以蘇州為中心逐漸擴展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成為東南地區備受喜愛的地方戲劇。隨後,崑曲還進入宮廷,成為御用劇種之一。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清代乾隆年間,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四大徽班各有所長,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臺的孩子”的說法,是說三慶班擅長連演整本大戲,四喜班擅長演唱崑曲,和春班以武戲取勝,春臺班以童伶的表演見長。徽班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通過不斷地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了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的京劇。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崑曲生動展示了中國古代江南水鄉的生活畫卷,它擁有悠遠、輕柔、妙曼的戲曲聲腔,又凝結了吳地文化中的典雅、柔婉和綿軟,呈現出詩意的形式與細膩的情絲,俗而不媚,雅而不澀,是東方古典藝術的翹楚。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紙壽千年,墨韻萬變”——宣紙

魏瓔珞成為富察皇后的貼身宮女後,皇后教她練習書法的戲份,用的便是貨真價實的宣紙。劇中傅恆提到:“紙張潔白稠密,紋理細緻,是出自安徽涇縣的生宣。”宣紙作為文房四寶之一,以其“質地綿韌、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不蛀不腐、墨韻萬變”的特性享譽中外,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美稱。用宣紙寫字可骨神兼備、氣勢溢秀,作畫則躍然紙上、神采飛揚,是最能體現中國藝術風格的書畫紙。2006年,宣紙製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宣紙製作技藝又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宣紙產於安徽省涇縣,南宋末年,曹大三因避禍亂遷至涇縣小嶺,以造紙為生計,經過世代革新技術,創制了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為原料的紙,最初稱為“涇縣連四紙”,清代被定名為“宣紙”。

宣紙的製作工藝嚴整而複雜,在選取原料時,挑選在涇縣及周邊地區喀斯特山地丘陵地帶生長的青檀樹,樹皮要選取組織均勻、纖維勻整、三年左右嫩枝的韌皮組織;沙田稻草要取自涇縣及周邊地區河谷平原沙土上生長的纖維長、韌性強、不易腐爛的金黃色稻草;造紙所用的水選取涇縣境內的山泉水。製作一張質量上乘的宣紙,需經過燎草、製漿、配料、撈紙、壓制、揭紙、曬紙、切紙、檢紙等上百道工藝,歷時3年而成。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劇中傅恆所說的生宣,未經過任何處理,保留了滲化、吸水的特性,潤墨性很強,更適合畫國畫和寫書法。而熟宣是在生宣的基礎上加刷一層膠礬,使其滲化和吸水的特性大大減弱,因此,熟宣也稱作“礬宣”,通常用於工筆畫。

“一寸緙絲一寸金”——緙絲

劇中不得不提的一項非遺珍品便是“織中聖品”緙絲,清宮織繡類團扇以緙絲最為精美,選料上乘,極盡巧工,錦若雲霞,精益求精。後宮佳麗手執的團扇及所穿服飾都用到了緙絲工藝,如太后所執團扇,仿製了清代沙面貼絹仙鶴桃樹圖團扇;高貴妃所用之扇,則仿製了清代紅色緙絲烏木雕花柄團扇。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緙絲是中國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集欣賞性與裝飾性於一身。緙絲挑經顯緯,即彩色的緯線凸顯花紋,呈現出猶如雕琢鏤刻的效果,且雙面都充滿立體感,因此又稱“刻絲”。宋代莊綽《雞肋編》提及:“定州織刻絲,不用大機,以熟色絲經於木杼上,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狀。以小梭織緯時,先留其處,方以雜色線綴於經緯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連。承空視之如雕鏤之象,故名刻絲。”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宋元以來,緙絲一直是皇家御用織物之一,用於織造皇室服飾、御真(御容像)和摹緙名人書畫。因織造過程極其細緻,摹緙常勝於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極為稀少,方有“一寸緙絲一寸金”和“織中之聖”的盛名。蘇州緙絲畫與杭州絲織畫、永春紙織畫、四川竹簾畫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家織”。2006年5月,蘇州緙絲織造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緙絲又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一般錦的織法皆為“通經通緯”法,即緯線穿通織物的整個幅面。而緙絲採用“通經斷緯”的織法,緙織時,用其特製的緙絲機,先在織機上安裝好經線,經線下襯畫稿或書稿,織工用毛筆將畫樣的彩色圖案描繪在經絲面上,然後再分別用長約10釐米、裝有各色絲線的舟形小梭依花紋圖案分塊緙織。緙絲織物遵循“細經粗緯”“白經彩緯”“直經曲緯”等原則,即:本色的細經線,彩色的粗緯線,以緯緙經,只顯彩色緯線而不露經線。其獨特的織法決定了緙絲能自由變換色彩,因而特別適宜緙制書畫作品。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完成一件緙絲品,一般需要經過16道工序:落經線、牽經線、套筘、彎結、嵌後軸經、拖經面、嵌前軸經、捎經面、挑交、打翻頭、箸踏腳棒、捫經面、畫樣、配色線、搖線、修毛頭。無論做什麼緙絲品,結、摜、勾、戧這四種基本技法必不可少。

緙絲的織工須有較高的藝術造詣和熟練的織造技藝才能完成作品。織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變換數以萬計的梭子,古人有“婦人一衣,終歲方就”之說,其用時之長,功夫之深,織造之精,可想而知。宋徽宗有詩云:“雀踏花枝出素紈,曾聞人說刻絲難。要知應是宣和物,莫作尋常黹繡看。”緙絲製品的珍貴之處在於,它每一幅作品都是手工完成,無法用機器替代,獨一無二,哪怕同一作品出自同一人之手,都有細微之差。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緙絲起源於何時已很難考證,但從傳世的實物來看,早在我國漢魏之間就有了。在蒙古出土的有漢代“山石樹”絲織的殘片,它的織造方法“通經斷緯”,與北京雙塔出土的宋緙絲“紫湯荷花”完全一樣。緙絲工藝發展到唐朝時期,在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不斷髮展和完善。當時的製作多為絲帶等實用品。唐代緙絲的紋樣題材一般以簡單的幾何形花紋為主,色彩主要是平塗的塊面,還沒有使用暈色匹配,故色彩層次不夠豐富,但有的已使用金線作地紋,增強了裝飾效果。緙絲工藝也在這個時期隨著遣唐使和各國的留學人士傳播到世界各地。今天我們還能在鄰國日本看到百姓將緙絲作為自己本國最為貴重的面料用來製作腰帶、和服和日本僧人的袈裟。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清雅素淨,不落俗套”——絨花

劇中富察皇后作為一國之母,雖寵冠六宮,卻生性恭儉,反對奢靡之風,平時不喜佩戴珠玉,只以絨花作為頭飾,劇中皇后佩戴的絨花款式有菊花、福壽三多、搖錢樹等。《清史稿·后妃傳》便有對富察皇后的記載:“以通草絨花為飾,不御珠翠”。這裡的通草絨花泛指仿照鮮花製成的假花,用作女性佩戴的頭飾。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通草花用中藥材通草為材質加工而成,絨花則是以蠶絲和銅絲為原材料,經煮絲、染色、劈絨、勾條、打尖、傳花、包裝等近10道工序加工而成。絨花的原料簡單易得,全靠手工匠人們巧手製作,才能化平凡為神奇,是南京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手工藝品。2006年,南京絨花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絨花的造型逼真,清雅素淨,可與真花相媲美。此外,絨花諧音“榮華”,蘊含榮華富貴、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深受人們喜愛。早在唐代,絨花就已經成為皇室貢品,到了康熙、乾隆年間更是盛極一時,彼時的絨花不僅深得後宮佳麗的青睞,還深受民間普通百姓歡迎,當年南京的三山街至長樂路一帶,是熱鬧非凡的“花市大街”,經營絨花的店鋪頗具規模。每逢婚嫁喜事,或春節、端午、中秋等重要節日時,婦女們都會佩戴相應的絨花,以求喜慶平和,吉祥如意。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絲織界的軟黃金”——香雲紗

劇中烏雅清黛參加殿選時所穿服飾由香雲紗製成。香雲紗產自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是世界紡織品中唯一選取純植物染料染色的絲綢面料,被紡織界譽為“軟黃金”。香雲紗俗稱茛綢、雲紗,早在明永樂年間,廣東就已用薯莨染整、曬制蠶絲織物,這就是香雲紗的前身,距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香雲紗的製作工序獨特而繁複,需用薯莨的汁液對桑蠶絲織物塗層浸染,再用珠三角地區特有的含礦河涌塘泥覆蓋,長時間封存,之後再進行日曬等幾十道工序加工而成。

香雲紗正反異色,正面色澤烏黑髮亮,反面呈咖啡色或原底彩色,並有莨斑和泥斑的痕跡,古樸美觀,手感滑潤,可謂絲綢中的極品。其服裝結構緊密軟滑,布料結實耐穿,著體輕快涼爽,且有除菌驅蟲的保健功效,非常適合在溼熱的天氣穿著。衣服極易清洗,遇水速幹,不易褶皺,深得眾人青睞。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由於穿著走路會“沙沙”作響,所以叫作“響雲紗”,後人以諧音美其名曰“香雲紗”。2008年,香雲紗染整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富人放煙花,窮人打樹花”——打樹花

高貴妃為取悅太后而精心準備的節目“萬紫千紅”,其實是流傳於河北省張家口蔚縣暖泉鎮的傳統民間非遺技藝——“打樹花”。熒幕裡,表演打樹花的匠人將1600攝氏度高溫的鐵水奮力潑灑到城牆上,迸濺形成火樹銀花,火光熠熠、熱浪灼灼,猶如枝繁葉茂的樹冠,因而稱之為“樹花”,場面蔚為壯觀,觀眾看了大開眼界。李白詩云“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形容的便是這流光溢彩的古老節日社火。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古人云:“富人放煙花,窮人打樹花。”據說當年暖泉鎮有好多鐵匠作坊,每逢佳節,富人們燃放煙花慶祝,鐵匠們雖買不起煙花,卻從打鐵時四濺的火花中得到靈感,發明了“打樹花”,好似朵朵煙花盛開,其熱鬧喜慶的氛圍絕不亞於璀璨的煙花。暖泉鎮元宵佳節“打樹花”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打樹花”作為一項古老技藝,凝結著匠人的精神和智慧,成為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火樹雖美,但對錶演者的體力、臂力和揮灑技藝都有很高的要求,且表演時異常危險,一不小心便會燙傷皮膚,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完成。表演這世上溫度最高的絕技,需要一件羊皮襖、一頂草帽和一個舀鐵水的柳木勺。羊皮襖要反著穿,鐵花落下才不會粘連在羊毛上;草帽在表演前要打溼,以防被點燃。製作柳木勺前,需要把柳木根在水裡浸泡幾天,並用慢火烘至外幹內溼。為保證勺子結實耐用,表演前還需要烘烤柳木勺。儘管處處提防,完成一場表演後,匠人們還是會被濺落的火星或多或少地燙傷,因此,匠人的手背上總是佈滿舊疤痕和新燙的水泡。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欣賞完《延禧攻略》裡的非遺畫卷,大家深深陷入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非遺文化魅力之中。非遺文化的精彩絕不止於此,需要更多的人深入挖掘、細細品味,並加以保護和傳承。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推薦收聽:

1.婆媳是天生的敵人,是有科學依據的!

2.人類真的在集體變笨的道路上狂奔了?

3.關於表情,你想了解的都在這!

3.男女比例失衡,中國3000萬男人將娶不到老婆

5.性格真的可以決定命運嗎?

(喜馬拉雅、荔枝FM、蜻蜓FM每天8:00 同步更新)

《延禧攻略》中的非遺寶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