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災之中看預警——岷縣「5·16」冰雹強降雨及時預警小記

大災之中看預警

——岷縣“5·16”冰雹強降雨及時預警小記

來源:定西日報 本報記者 馬國旗 牛小棟 通訊員 馬海霞 後斌傑

“有暴雨,有大暴雨,大家趕快跑!”“今天有暴雨,都往山上跑,快點出來跑……”5月16日下午4時左右,岷縣鎖龍鄉買家村的大喇叭裡突然響起了緊急的暴雨預警聲。

“都出來跑,往山上跑!暴雨來了!暴雨來了!”村主任劉柏林和6名青年分頭敲鑼,緊急通知鄉親們趕快撤離。

下午7時許,狂風大作,烏雲遮天,暴雨如注,高過房頂的洪水裹挾著泥沙,開始吞噬這個風景如畫的小山村……

這次岷縣60年一遇的冰雹強降雨,來勢猛、強度大、範圍廣、時段集中,最大降雨量101.2毫米。全縣鎖龍、禾馱、十里、寺溝、秦許、茶埠等6個鄉鎮47個村16000戶68881人受災。特別是鎖龍鄉3個村、禾馱鎮1個村受災最重。暴雨過後,房屋垮塌、道路沖斷、農田被淹、河堤毀損。

曾經桑麻地,轉瞬化瘡痍。

不幸中的萬幸,絕大部分群眾轉移到了安全地帶。

預警,絕對是及時的暴雨預警,才讓這些山區的群眾躲過了滅頂之災。

採訪中,當地的幹部群眾對這次及時的災害預警作出這樣的評價。

據瞭解,5月16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在接到省、市氣象、防汛辦等有關部門的冰雹預警信息後,立即向有關縣區和市直相關單位部門發出預警信息,同時提出了防範要求。

岷縣縣政府的一位負責人說,岷縣接到預警信息後,從下午2時51分至23時24分,通過手機短信平臺,先後9次向各鄉鎮各部門發佈了預警信息(不含縣氣象、國土、水務部門發佈的信息),要求迅速組織群眾轉移到安全區域。受災最重的鎖龍鄉通過信息平臺、電話、qq群、微信群等多種方式向駐村幹部、村社幹部和群眾發佈預警信息,安排94名鄉村幹部通過喊話器、鳴鑼、上門喊叫等方式及時預警,組織群眾及時轉移。6個受災鄉鎮緊急撤離群眾878戶3200多人。他沉痛地說,盡最大努力做了災前預警,但災害仍造成7人死亡,1人受傷。

買家村黨支部書記買文成說,他連續收到了縣上發來的9條預警短信和鄉上的緊急通知後,通過大喇叭、銅鑼向群眾發出緊急預警信息,發動青壯年將行動不便的38名老人及婦女兒童背離轉移到安全地帶。

“太可怕了,距離洪水下來的那一刻,我和我的車挪到安全處還不到10分鐘時間。要是沒有預警信息,那現在我和我的車可能就都不在了。”禾馱鎮山溝村村民徐勝生後怕地說。

原來在洪水下來的前一刻,徐勝生的車剛好卡到河道里。聽到村上大喇叭裡的預警信息,他馬上叫來鄰居迅速把車轉移到安全處,不但人安全了,就連車也保了下來。

由於預警及時,元埂地村在家的802人全部得到安全轉移。村支書馬旭東說,這次預警信息真是太及時、太準確了,要不然,村上多名行動不便的群眾極有可能被洪水沖走。

據瞭解,早在2012年10月份岷縣就完成了18個鄉鎮300個村委會403名村級災害信息員的遴選配備和培訓工作,在全縣1880個自然村建立群測群防監測預警點,確定監測預警員2780名,建立健全了統一指揮、信息共享、會商研判、權威發佈、基層實施,以村民小組為基礎,村幹部為骨幹,災害預警預報信息員為主體的五級預警預報體系。

鎖龍鄉大東村是岷縣“5·16”冰雹強降雨災害的重災區。那天,該村黨支部書記張老四看到頻繁的預警信息後,作為預警員,他憑著以往的經驗,感覺到這次的情況非同尋常,便緊急叫來村兩委班子成員挨家挨戶通知群眾上山避險。當村監委會主任楊新紅髮現70多歲的後銀蓮老人腿腳不利索無法自己走出家門時,迅速地進去把老人背了出來,一直跑到了安全處。

“要不是村幹部來得及時,我肯定就不在人世了……”後銀蓮老人感動地說。

據岷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崔煥文介紹,岷縣地質結構特殊,地質災害易發頻發。目前,全縣共有326個隱患點,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量大面寬,任務重。按照預防為主、全面規劃、突出重點的原則,縣上健全完善汛期值班等制度,加大隱患排查力度。同時,向受地質災害隱患威脅的單位和住戶,發放了地址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和防災工作明白卡,並定期進行大排查。

災前有預警,災後有預案。災害發生後,省、市領導就搶險救災工作立即作出批示。國家防總和省、市領導以及有關廳局負責人第一時間赴災區一線指導救災工作。縣上立即啟動了救災應急預案,同時正式啟動了自然災害三級應急響應。成立了由岷縣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5·16”雹洪災害搶險救災暨群眾生活安置領導小組,第一時間赴現場組織開展搶險救災相關工作。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堅定了災區幹部群眾戰勝災害的信心和決心,目前搶險救災各項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災區社會秩序穩定,災區群眾得到妥善安置,生產生活基本趨於正常。

http://szb.dingxidaily.com/rb/20180523/Articel01005QY.ht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