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教师是个什么样的群体?

最近,国家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确立公办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地位,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作为教师,我似乎看到了希望——灿烂的明天在向我们招手。

有朋友说,教师终于熬出头啦。你们教师什么时候成为弱势群体的?

纳尼?我差点喷饭。老师何曾做过“强势群体”?

事实上,自古以来,老师都是弱势群体啊。

普及一下: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群体的力量相对较弱,因而在获取社会财富时较少较难的一种社会群体。

从教师的祖师爷孔子开始,教师就不属于高大上的群体。

孔子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儒家思想对中国都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这些赞誉是他死后才有的,他在世时,一生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始终得不到待见。

历朝历代,教师是个什么样的群体?

教师是知识分子的代表。隋朝开创了科举制,为知识分子开创了上升通道。

“学而优则仕”,通关科举的儒生才能迈向官场。

比如范进中举,就算发疯,也可以鸡犬升天了。

考不上的读书人,就成了孔乙己,遭受嘲笑与冷眼,然后悲惨地死去。

一般落第秀才为了养家糊口,才会去做私塾先生。

诗句有云:“百无一用是书生”、“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是对教师的真实评价。

蒲松龄《学究自嘲》写道:“墨染一身黑,风吹胡子黄。但有一线路,不做孩子王。

民国时期,夏丐尊先生写过一副对联:“命苦不如趁早死,家贫无奈做先生”。

历代文人,生动写出了教师的无奈与辛酸。

宋代对儒生特别敬重。宋太祖立下了“不杀儒生”的遗诏。宋代319年,都没有诛杀儒生的案例。

也许,宋代是读书人最狂妄的年代,是读书人最有尊严的年代。

难怪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难怪“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就占了六位。

元代就不太喜欢儒生,戏称知识分子为“臭老九”。

清朝赵翼《陔余丛考》记载:“元制,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儒生排在娼之下,丐之上,难道不是“弱势群体”?

明朝清朝对儒生最不客气。朱元璋把太子师傅宋濂的全家都干掉了。

清朝更是兴起了几宗“文字狱”,把儒生一顿咔嚓。

即使明代的官学太学老师,那时称为“博士”,他们被官府供养,也只是解决温饱而已。

教师斯文扫地,难道不是“弱势群体”?

历朝历代,教师是个什么样的群体?

1985年,国家倡导“尊师重教”,成立了“教师节”,教师终于扬眉吐气了。

但是,教师依然是“钱少、事多、地位低”。对教师的尊重,仅仅停留表象而已。

当今,对老师有偏见的人并不少,甚至从骨子里瞧不起老师。

教师是灵魂工程师,接受吃瓜群众在道德制高点的指手画脚。

有人认为老师迂腐、寒酸、卑微,有谁从内心真正尊重老师呢?

又有多少教师在人际交往中,敢骄傲地自称是老师呢?

教师,这个有职业自卑的群体,就从来不曾是“强势群体”。

只希望,这次,嗯,是来真的——但愿教师不再是弱势群体。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百年大计,教师为本。

重视知识,必先尊重教师,这才是教育的未来。

——我是“小李滔滔”,谢谢您的关注、点评、点赞、转发!

历朝历代,教师是个什么样的群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