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元大都遺址(海淀段)

「帝都」元大都遺址(海淀段)

上一次去元大都遺址公園時剛剛完工,對外開放。海淀段基本完善,而朝陽段還在修整。

元大都城垣遺址海淀段全長4.2公里,分2段。明光村至學院路一段,全長2千米。學院路至京昌高速路一段2千2百米。在薊門橋城臺上保留有清乾隆御製碑一處“薊門煙樹”,為燕京八景之一。花園路口東側保留水關遺址一座。

「帝都」元大都遺址(海淀段)

明光橋旁的元大都城垣遺址

元大都城的肅清門,就是今天明光橋的位置,還保留著元大都城垣遺址。現在這裡就是學校雲集的學院路,明光村,北京郵電大學西門。附近還有北師大,北電,北交大,聯大等等。

明光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關於明光村名稱的由來,一種說法是以明朝第十四個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的廟號“明光”為名。

一種說法,明光村在明代原名傅家莊,原本只是一個名為覺文的和尚結廬修行之處。後來當朝太監晉寶在此修建寺廟,明英宗遊玩經過此處,見此寺“臺殿巍峨,金碧煥瀾”,非常喜歡,“賜曰明光”。隨著寺廟的興盛,當地也更名為明光村。也就是說明光村得名於明光寺,而明光寺建於明代,明英宗御賜寺名。後來人們才將附近的一片地方稱作明光村的。

而另外一種說法,是因為在清代西直門外是一片大墳場,即索家墳,是順治帝的首席輔政大臣一等公索尼、康熙時的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的族墳,索家墳之北即為明光村,“明光”二字在佛家含有超度之意,因靠近墳場而取名“明光村”。

「帝都」元大都遺址(海淀段)

城牆遺址

正對面就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之地,北京電影學院。

元朝的城牆與明朝的城牆不同,元朝的城牆只有土,外面沒有包上城磚(到了明朝城牆裡面是土,外面包城磚),所以現在稱之為“土城”(明朝的城牆在新中國建國後被陸續拆除,特別是在文革期間,將拆下來的城磚用於修建防空洞,現在北京二環路的位置就是明城牆的位置)

「帝都」元大都遺址(海淀段)

薊門煙樹

燕京八景之一。在金代稱為“薊門飛雨”,明代始稱薊門煙樹。乾隆御書“薊門煙樹”碑就立於元大都城牆遺址上。也是元大都公園最西端起點,城牆的遺址上樹木生長,春季風景尤佳。

據載,春秋戰國時的燕國,以薊城為國都,古稱薊城為薊門。元、明以來把德勝門外元大都城“健德門”(俗稱土城關)當作戰國薊門舊址。

「帝都」元大都遺址(海淀段)

明塔

「帝都」元大都遺址(海淀段)

風雅長亭

「帝都」元大都遺址(海淀段)

岸芷汀蘭

「帝都」元大都遺址(海淀段)

柴扉

「帝都」元大都遺址(海淀段)

騎駿

海淀段八景:城垣懷古、薊門煙樹、薊草芬菲、銀波得月、大都建典、水關新意、鞍疆盛世、燕雲牧歌。

「帝都」元大都遺址(海淀段)

立交橋下剔頭的

【遊大大】有種、有趣、有料的旅行掌故、段子、攻略;看了又看,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