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楊家大院傳奇(3)楊廷寶:從退學生到一代建築大師(下)

南陽楊家大院傳奇(3)楊廷寶:從退學生到一代建築大師(下)

1924年,楊廷寶在美國獲碩士學位。

如果曬人生履歷,屬於楊廷寶的那一頁無疑是璀璨閃耀的,從11歲考上河南留美預備學校(河南大學前身)到14歲考上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大學前身),再到20歲考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24歲獲碩士學位;從在美國上學獲得五次金質大獎到主持天壇祈年殿、紫光閣等古建築,從清華大學等國內九所高校的設計到南京中央體育場、紫金山天文臺、中山陵音樂臺等77項工程的設計和主持,再到幾十年如一日傾力教育培養青年一代……楊廷寶一生中可圈可點的閃光點實在太多。

這位從南陽走出去、始終抱著拳拳報國之心的一代建築巨匠,在1982年12月走完了他厚重絢麗的一生,彌留之際,還囑咐孫兒“要熱愛祖國”。他不僅熱愛祖國,心底對故鄉也懷著深深眷戀,儘管骨灰安葬於南京,但墓碑上依照他的意思鐫著“南陽楊廷寶之墓”。關於家鄉,我想他當年應該不會有遺憾,因為就在逝世前幾個月,他重返闊別近四十年的故里,親自參與研究醫聖祠擴建工程,並對南陽古建修葺、市政建設等提出寶貴意見,在南陽11天、工作了10天半。醫聖祠,是他輝煌的建築生涯中親自參與指導過的最後的作品,是他為故鄉留下的厚重的封筆之作。

南陽楊家大院傳奇(3)楊廷寶:從退學生到一代建築大師(下)

在河南留美預備學校的楊廷寶,時年11歲

在清華與聞一多結為摯友

1915年考入清華時,楊廷寶14歲。但他不是考入清華的第一個年紀小的學生。在他之前,1912年,13歲的聞一多考進清華。雖都在清華,但他們原本也可以無交集的,只是,楊廷寶入校後,連跳兩級,因此“跳”到了聞一多的班裡與之成為同班同學,因為都酷愛美術,志同道合遂結為摯友。

當年聞一多擔任《清華週刊》編委、總編和《清華學報》編輯後,就邀請楊廷寶設計版面和插圖。聞一多與楊廷寶、方來等同學還發起成立美術社,積極開展美術寫生活動,常在週末約一眾學兄外出到圓明園遺址、城府邊的清泉、稀疏的村莊去寫生。據文史資料載,1921年楊廷寶畢業前夕,用鋼筆速寫筆法畫下了組畫《清華八景》,後被刊登在當年“清華”年鑑上,深受名家讚賞。

在清華上學期間,楊廷寶不僅收穫了聞一多這位好友,還收穫了一生摯愛陳法青(其父陳銘鑑,前清舉人,精於詩詞,為河南名士)。陳法青1915年入北京女子師範學校讀書,與楊廷寶堂姐和表姐為同校學友,曾在其堂姐處觀賞過楊廷寶的水彩畫。1919年,北京女子師範學校組織學生到清華參觀,陳法青意外地遇到了剛下課的仰慕已久的河南老鄉楊廷寶。1921年夏,經雙方老人約定,兩人訂了終身。當年秋,楊廷寶考入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去美國留學,次年陳法秋從女師畢業,考入北平藝術專科圖案專業。1923年,聞一多留美歸來就任北平藝專教授,陳法青還受教於聞一多先生。

在美國留學的幾年間,國內外朋友為楊廷寶多次提親保媒,但都被他謝絕了。陳法青曾在《憶廷寶》中寫道:“古人說‘一諾重千金’,我願意遠隔重洋,長年地等待著廷寶,是因為我傾慕他的人品,在短暫的接觸中更感覺到他的誠懇可信……朋友們想給他介紹別的婚事,但他信守成約,一概婉言謝絕。這並不意味著他也為‘從一而終’的封建禮教所束縛,因為他回國後還曾建議我們結婚不舉行儀式,表明他的思想要比常人開明得多……他信守成約,是他品德純潔的表現,是他對未婚妻一生幸福負責的表現。”

楊廷寶在美學習刻苦發奮,常吃最便宜的飯菜,卻買最好最貴的顏料繪圖,全身心地投入到學業,並用兩年半的時間學完了四年的課程。那時候美國常組織建築系學生設計方案評獎活動,楊廷寶以精湛的作品獲得了1924年美國城市藝術協會設計競賽一等獎和艾默生設計賽一等獎,引起了巨大轟動,費城等地的幾家報紙都先後刊登了他的事蹟和照片。他的兩件設計作品還被選入《建築設計原理》,而這部書,是三四十年代美國和歐洲許多國家的通用教科書。

1925年,楊廷寶畢業獲碩士學位,被導師——美國著名建築師保爾*克芮留在其開設的建築事務所工作,因他建築設計水平日高,聲望日隆,不少事務所要出重金聘用,但眷戀祖國、思念家鄉的楊廷寶還是毅然於1927年回了國。

南陽楊家大院傳奇(3)楊廷寶:從退學生到一代建築大師(下)

圓廬

民國時設計了半個南京城

南京的建築愛好者曾在全市範圍內記錄和拍攝了幾十處民國時期的老建築,統計後他們發現這些老建築幾乎都和一個名字密不可分,那就是楊廷寶。於是有人驚歎:看來民國時期半個南京城都是出於楊公的手筆!而楊廷寶的名氣,是從張學良在瀋陽招標營造公寓開始的。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處於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國,建築界的設計權在“洋人”手中,楊廷寶對此十分憤慨,下決心要以自己的設計為國爭光。當他得知張學良要在瀋陽招標營造公寓時,立即乘飛機去了瀋陽。儘管他得到消息遲去得晚,但憑藉高超的設計水平,竟擊敗了一個個外國對手而奪標,自此打破了外國建築師壟斷中國建築的局面。 1932年初,他受聘於北平文物管理委員會,主持古城名勝的修繕,很快成為古建築修繕專家。1936年至1939年,他相繼主持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9所高等學校的建築總體規劃設計工作,其成果受到教育界、建築界的一致好評。1940年,他受聘於重慶中央大學,任建築系教授,從這時起直到1982年,他始終未離開過教育戰線,為國家培養出了大批建築設計人才。

南陽楊家大院傳奇(3)楊廷寶:從退學生到一代建築大師(下)

中山陵音樂臺

楊廷寶的名字,是與一個個大手筆聯繫在一起的:參與北京天壇祈年殿、紫光閣、西直門城樓、國子監等古建築的修復,在南京設計中央體育場、中央醫院、金陵大學圖書館(現南京大學老圖書館)等大型公共建築,主持、參與徐州淮海戰役革命烈士紀念塔、北京車站、南京民航候機樓等一批大中型民用建築工程,參加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北京圖書館等工程的方案…… 成就如此,楊廷寶卻說自己“天資平平、記性也不好”,“我相信勤能補拙、熟能生巧,處處留心皆學問。我的學習方法之一就是帶個小本子、一支筆,看到好的設計好的實例就動手畫下來、記下來,日積月累很有用。”他的學生、著名建築大師吳良鏞撰文懷念楊廷寶時曾提到這樣一件事:上世紀五十年代,他和楊廷寶、梁思成在北京一飯館就餐。談話間忽見楊廷寶不斷從座位上站起來、又坐下去,再站起來,後來竟從懷中掏出捲尺量起面前桌椅的尺寸、並一一記在小本子上,“他說,這套桌椅只佔了極小的空間,而坐得甚為舒服,才引起了他的注意。”

1982年春,81歲的楊廷寶偕夫人陳法青回到家鄉南陽,不顧長途跋涉的疲勞,應邀作報告、參加研討擴建醫聖祠工程的方案,並親臨工地勘察、動手修改設計方案,決定祠前建築物用漢闕、朱雀裝飾,以展示漢代古都風格,並對碑亭、大門、圍牆等建築物的細部裝飾、色彩、用料等都一一陳述了自己的意見。在家鄉11天,他竟工作了10天半。

南陽楊家大院傳奇(3)楊廷寶:從退學生到一代建築大師(下)

北京和平賓館

“一門兩院士”的書香之家

楊廷寶的“生命在於工作”,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年,他還在不停地奔波。這位學至中國科學院院士、官至江蘇省副省長的建築大師,工作上是楷模,生活中的為人也值得稱頌,這無疑為子女作了很好的表率。其長子楊士莪也是院士,“一門兩院士”向來被傳為美談。

弟弟楊廷寊曾回憶說,楊廷寶一生勤勞儉樸,到美國留學時,母親李氏為他做的一雙紫花棉布被褥,回國時已快破了,仍洗得乾乾淨淨地帶回。每次回南陽老家,總是換上便衣,掃地抹桌什麼都幹。80歲高齡時,仍按時上下班,除了因公務遠出用車外,總是以步代車,說可以鍛鍊身體,“他煙酒不沾,飯食更是簡單,有次來到鄭州家裡,給他燒了一條魚,他說,‘這太麻煩了,給我煮一碗麵就可以了。’他孝敬父母,關懷弟妹,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不謀私利,楊姓族輩中教育子女時也常以大哥作榜樣來勉勵。”

在長女楊士英眼中,楊廷寶是個老好人,在大人孩子面前都很和藹。他關心子女們的健康、學習和品性修養,雖在家時間很少,但只要在家就教孩子唱歌、領著孩子畫畫、帶他們出去玩。楊士英說,父親很開明,從不為兒女設計前程。幼子楊士萱則為父親工作到生命最後一息感到自豪,“父親的敬業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求實奮進。”抗戰時期,楊廷寶帶著一家人回了南陽,弟弟楊廷寊回憶說,當時諸侄由大哥大嫂親自授課,且有作息課程表,按時作息。大點的孩子,士英是大姐姐、士莪是大哥哥似乎也起到了輔導員作用,有一次老二士芹忽然哭起來,原來是尿褲了,問他為什麼不到廁所,答曰大哥哥規定某點某分才準尿,“雖在戰亂不安情況下,大哥大嫂仍抓緊孩子們的基礎教育一絲不苟,這就讓他們的孩子們基礎教育紮實又養成勤奮儉樸好學的習慣,以後大都考入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工學院等名牌大學,都有專業技能,在國內外作出突出貢獻。”

楊廷寶從教幾十年,培養了一批建築精英,但他的5個子女中只有楊士萱學建築,考的是清華大學的建築系。長女楊士英為南京大學物理教授,次女楊士華為中央某研究所研究員,二兒楊士芹早年從軍後在中科院後勤處工作。子女中成就最大的是長子楊士莪,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聲學奠基者。楊士莪曾在談及自己取得的成績時說,這完全基於書香家族對文化對教育的重視,他說:“童年時值抗戰逃難,全家人被迫多次搬遷,但都沒捨得丟下那一大箱重重的、孩子們無比喜愛的書籍:童話、小說、歷史故事和科普讀物。”

南陽楊家大院傳奇(3)楊廷寶:從退學生到一代建築大師(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