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趕科技潮流月入翻三倍,怎麼做到的?

前段時間杭州一家“三無餐廳”登上了報紙頭條——無服務員、無菜單、更無送餐,它卻在開業短短的一個月內實現了營業額40%、人效翻三倍的驚人增長!


它就是一家百年老店——五芳齋,因為擁抱黑科技,讓它在餐飲這個千年傳統行當的轉型中青春煥發。

這家無人智慧餐廳開業幾個月以來,在沒有服務員、沒有菜單、無人送餐的情況下,單月營業額增長40%,人效翻了三倍;減少了7名員工,以每個員工每月用工成本5000元來算,相當於每年節省42萬元用工成本。比起搶灘前路未明的無人貨架,通過科技手段降低人力成本,才是現行條件下的無人業態能夠發揮最大價值與作用的場景。

百年老店趕科技潮流月入翻三倍,怎麼做到的?

五芳齋這個百年老字號落地新技術究竟有什麼秘笈?無人業態的場景如何跑通?無人業態從策劃到執行有哪些經驗和教訓?如何通過技術規範服務水平甚至提高服務質量?如何在減少服務人員的同時保證用戶體驗?

實際上,五芳齋使用的“黑科技”就是“點餐軟件+西六樓智能取餐櫃”結合的全套系統,放在前廳和後廚之間的智能取餐櫃能完美代替服務員、傳菜員,點餐軟件則起到收銀的作用,這樣客人在吃飯的時候完全可以自己點餐及取餐,不僅方便快捷,增加客流量,還能大大減少餐廳成本,何樂而不為呢?


百年老店趕科技潮流月入翻三倍,怎麼做到的?

事實上,上述“三無餐廳”在2017年10月已經有了雛形。

口碑聯合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支付寶AR團隊共同打造的“未來智能餐廳”亮相,馬雲和他的小夥伴們當時就震驚了。

原來“吃”,也可以如此酷炫。


百年老店趕科技潮流月入翻三倍,怎麼做到的?

傳統餐飲企業除了海底撈、五芳齋,還有味多美、避風塘、滿記甜品等都在積極擁抱黑科技。口碑作為阿里新零售八路軍之一,正賦能傳統餐飲品牌進行餐飲新零售探索。


他們共同的目標就是打造“無人智慧餐廳”!無人智慧餐廳正成為餐飲新零售的新風口,其落地空間並不亞於無人便利店。原因在於:大眾餐飲黃金10年的紅利將盡,勞動力成本上升,老齡化趨勢明顯;90後員工流動性大、個性強管理難,服務品質得不到保障;移動支付、無人終端技術日趨成熟,線上線下融合,技術賦能餐飲消費場景成新驅動力;餐飲供應鏈標準化日趨成熟,有後端供應鏈能力的支撐。

百年老店趕科技潮流月入翻三倍,怎麼做到的?

中國餐飲業,一個4萬億的巨大市場,其死亡率卻高達90%,如今,餐飲的“無限戰爭”已經不僅僅是拼“口感”了。而餐飲創業者們除了堅守餐飲核心本質外,為何不嘗試借勢科技之力另謀新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