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的祕密》扒一扒「天網」裡面那些毛骨悚然的重大案件

《十五年前的秘密》扒一扒“天網”裡面那些毛骨悚然的重大案件

這是一段十五年前的畫面,畫面裡記錄的是當年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發生的一起案件.

死者就是在荔波縣郊區的河段裡被發現的,此時警方正在仔細地尋找可能遺留在河裡的物證,民警發現死者的屍體被犯罪嫌疑人已經處理得面目全非。

對於辦案的民警來說,眼前的一切讓他們感到震驚,面對這起棘手的案件,警方把找到死者的身份放在了首要位置.

而要找到屍源首先就要掌握死者的基本信息,經過幾個小時的細緻打撈。

法醫終於對死者的情況有了一個初步的認定,通過測量死者的股骨長度推斷這是一具成年男性的屍體。

身高大約在1米6到1米65之間,年齡大概在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

在案發當年,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還是一個相對閉塞的山區小城,犯罪嫌疑人殘忍的殺人拋屍手段已經超出了當地百姓對刑事案件的認知程度。

當地老百姓對案件的關注與議論一方面給了警方壓力,而另一方面也給偵查員提供了一些線索。

老百姓的議論在不知不覺中會給警方提供一些破案線索,儘管警方在第一時間裡派出了大量警力尋找死者身份,可是多渠道蒐集到的一些線索卻先後被排除了。

查找屍源的工作一時間沒有進展,而此時的偵查員並沒有把所有的破案希望聚焦在死者身份上。

通過對現場環境的分析,警方還找到了另外一個突破口,案發現場非常複雜,河段前面大約一百多米的地方就是一座人來人往的漫水橋,地勢也不算隱秘。

從現場的環境分析,警方初步判斷這是一起謀殺案而不是簡單的傷害致死案件,警方分析這裡應該是拋屍現場而不是第一現場。

就在這些初步勘查信息出來之後,現場的指揮人員在第一時間就開始了對案件的偵查工作,警方以拋屍現場為中心一公里為半徑展開搜查。

《十五年前的秘密》扒一扒“天網”裡面那些毛骨悚然的重大案件

《十五年前的秘密》扒一扒“天網”裡面那些毛骨悚然的重大案件

《十五年前的秘密》扒一扒“天網”裡面那些毛骨悚然的重大案件

警方在水裡打撈屍塊

《十五年前的秘密》扒一扒“天網”裡面那些毛骨悚然的重大案件

《十五年前的秘密》扒一扒“天網”裡面那些毛骨悚然的重大案件

《十五年前的秘密》扒一扒“天網”裡面那些毛骨悚然的重大案件

 打撈起來的屍塊~

案發現場交通不是很方便,犯罪嫌疑人要扛著一百多斤的屍體來這裡拋屍,那麼他乘坐機動車的可能性不大。

很快技術人員就畫好了一張圖,圍繞案發現場周圍的區域,警方展開了重點排查,但是依然沒有任何結果,警方繼續擴大搜索範圍。

搜索排查的範圍在不斷擴大,隨著排查地點的增加,警方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幾倍。

與此同時,技術人員在對屍體進行檢驗的時候發現了一處不尋常的傷口,死者胸部軀幹面上的皮膚不完整,被人為地削掉了一塊,犯罪嫌疑人為什麼這麼做?

這引起了偵查員的猜想,是為了防止被別人發現死者的身份嗎?

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引起了民警的重視,因此辦案民警加大了對水裡屍源的打撈工作。

河水湍急,屍塊在河中到處散落著,經過幾個小時的細緻打撈,警方終於有了收穫。

在河裡找到了那塊被削掉的皮膚組織,面積為18乘以15cm大小,皮膚上面有一個女的在彈琵琶的紋身。

雖然死者身上的紋身被人為破壞,但是圖案依然清晰可見,這個發現讓警方喜出望外,整具屍體已經面目全非。

完全失去了辨認價值,唯一的明顯特徵就是這個紋身圖案了,屍體上的紋身成了警方查找死者身份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會縮小查找的範圍。

雖然有了紋身這個重要線索,但是最初走訪下來的收穫並不大,當地派出所一一核查了本地失蹤人員,均沒有發現符合條件的人員。

因此警方分析死者是外地人的可能性比較大,警方通過對案發現場環境的綜合分析,認為本地人作案的可能性很小。

在如此寒冷的冬季,誰會下河去打魚或者游泳呢?案發時間在12月,此時在河裡拋屍應該是犯罪嫌疑人有預謀的選擇。

而這點恰恰暴露了他不是本地人的身份,因為他忽略了河邊的一個細節,河岸有農田。

老百姓到田裡幹活很容易就會發現屍塊,犯罪嫌疑人聰明反被聰明誤,精心謀劃的拋屍地點卻被附近的人們很快發現了。

《十五年前的秘密》扒一扒“天網”裡面那些毛骨悚然的重大案件

《十五年前的秘密》扒一扒“天網”裡面那些毛骨悚然的重大案件

被削掉的那塊皮膚上的紋身

警方到當地勞改所將死者的紋身照片讓勞改人員辨認,其中有個人說認識死者,是他以前的獄友叫張某,41歲,1米6出頭,胸前有一個古代美女的紋身。

最後一次見到張某大概是幾個月前了,警方立馬趕赴張某的老家三都縣,其中一個同齡人也認出了這個紋身。

為了進一步確認死者身份,法醫又進行了細緻的鑑定,最終確認死者就是三都縣的張某。

與此同時尋找案發第一現場的偵查員在距離拋屍現場五公里的一個果園裡也得到了重要的信息。

果園老闆反映他手底下的一對來自三都縣的員工夫婦前段時間失蹤了沒有了蹤影。

在果園打工的夫婦突然失蹤,這個信息很快引起了警方的注意,為了確定失蹤的兩夫妻是否與案件有關。

警方來到了他們曾經居住的房間,在這裡偵查員有了重大發現,在拋屍現場河岸的一個樹枝上面發現了一個紅色塑料袋綁著一把鑰匙。

《十五年前的秘密》扒一扒“天網”裡面那些毛骨悚然的重大案件

河岸上的鑰匙

《十五年前的秘密》扒一扒“天網”裡面那些毛骨悚然的重大案件

那把鑰匙打開的大門

從鑰匙的新鮮程度來看應該與屍體有關係,警方用這把鑰匙嘗試著打開夫婦的大門,居然一下就打開了。

這個發現讓偵查人員看到了偵破案件的希望,走進失蹤夫婦的房間後,新的物證再次出現。

地面上有燒東西的痕跡,牆上有煙燻的痕跡,地面上還有血跡以及人的碎小的骨骼。

警方提取這些血跡進行DNA鑑定,通過DNA檢驗和現場勘查,警方確認失蹤夫婦居住的這間小屋就是案發第一現場。

果園老闆也證實了死者張某在出事前一直與一個女人居住在這裡,兩人以夫妻相稱,張某出事之後那個女人也不見了蹤影,警方認為女人作案的可能性較大。

在案情分析會上,偵查員反覆討論住在一起的一男一女男的張某被殺害女的失蹤,那麼警方為什麼懷疑女人與命案有關而不是被推定為一同被謀殺呢?

因為在案發第一現場以及拋屍現場,警方都沒有發現有第二個人的血跡DNA,那麼女人應該是潛逃而不是被殺了。

可在警方繼續追查這個女人的信息時,果園老闆對此並不知情,唯一的印象就是這個女人曾經用他的打過一個電話。

不是黔南本地也不是荔波本地的,是一個外地的長途電話,警方調查了這個電話號碼發現是丹寨的號碼。

警方又到丹寨查詢這個號碼,通過這個座機的機主確認這個女人就是丹寨縣的李某。

警方經過摸排,確定了失蹤的女人就是李某,而且通過了解發現她與死者張某的關係並不是夫妻而是情人。

李某有過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她的丈夫龍某是村裡的一個小幹部,思想比較超越,一心想著提高自家的經濟水平,於是承包了周圍的山林搞起了藥材種植。

因為經營不善,夫妻倆的投資失敗,而且還欠下了不少的外債,逢年過節上門要債的人特別多。

由於債臺高築,李某與丈夫離了婚,之後李某外出打工,在此期間李某認識了被害人張某,在張某的苦苦追求下兩人生活在了一起。

《十五年前的秘密》扒一扒“天網”裡面那些毛骨悚然的重大案件

失蹤女人李某

《十五年前的秘密》扒一扒“天網”裡面那些毛骨悚然的重大案件

李某被被害人張某系情人關係

可過了沒多久,李某突然回家又與前夫和好,張某就跑到李某丈夫家裡去了,兩人還發生了矛盾。

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李某的丈夫當天就死掉了,丹寨縣公安局對此事進行調查,將張某拘留了一個星期,李某的前夫最後認定為突發疾病死亡,打架只是誘因。

所以張某刑拘釋放後再次帶走了李某,來到了案發地貴州省黔南州荔波縣的一個果園打工。

可是僅僅在這裡打工半個月就發生了命案,李某是唯一的知情人,她是偵破此案的關鍵,至此距離案發已經一個星期了。

警方就調查出了犯罪嫌疑人李某,可案發後卻再也找不到李某的蹤跡了。

由於當年的辦案條件有限,多年來警方始終沒有獲得李某的任何信息,這個女人就好像從人間蒸發了一樣。

為了找到李某的下落,警方多年來一直沒有放棄,日子一天天過去,一批又一批的偵查員為這起命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為案件偵破蒐集了大量有效的信息,多年來警方看似沒有結果的基礎工作實際上已經逐漸拉近了與犯罪嫌疑人李某的距離。

警方在對李某關係人進行摸排走訪的時候,發現她在深圳和一個人聯繫,並且此人和李某長得極為相似。

2016年警方在深圳摸排的這個長相酷似李某的人最終被證實是李某的一個親戚,可就是在這次摸排中警方卻有了意外收穫。

警方順著這個人追蹤,發現嫌疑人李某可能隱藏在貴陽,民警立即趕赴貴陽展開排查。

經過細緻的偵查,警方最終確認了李某在貴陽的行蹤,在一個醫院門口人員比較密集的地方發現了李某。

一個便裝民警走到李某的旁邊叫李某的名字,另一個民警站在不遠處觀察李某的反應。

畢竟是自己的真實名字,雖然李某在逃亡十五年期間使用了別人的名字,但是她對自己的真實名字還是有反應的。

當聽到有人叫她的名字的時候,李某就把頭扭轉過來,被捕後的李某一開始很驚慌,但很快就明白了眼前的一切。

在警方的突審中漸漸道出了那個被她隱藏了十五年的秘密。

逃亡期間李某換了名字叫龍秀蘭,因為她很愛自己的前夫龍某,所以她改名為龍秀蘭。

原來十五年前圍繞李某發生的所有恩怨都要從她與丈夫龍某離婚說起。

因為家庭變故,李某和丈夫龍某就辦理了假離婚手續逃避債務,李某與丈夫離婚後外出打工,遇上苦苦追求的被害人張某。

隨後李某與張某成為了情人,可好景不長,兩人在一起後張某就露出了自己的另一面。

張某多次拐賣李某實施詐騙,為此張某曾被廣西警方判刑,李某不想再這麼做了。

然而刑滿釋放後的張某再次找到李某,李某的丈夫也因為與張某爭執突發疾病死去,之後李某又被張某強行帶到了黔南州荔波縣的果園打工。

李某對張某無比怨恨:第一是她前夫龍某的死,第二是帶她去實施詐騙,第三張某酗酒後就對她實施暴力。

對張某的多重怨恨積壓在李某心頭,再加上李某有家不能回孩子也見不到。

在張某試圖再次賣掉李某實施詐騙的前夜,李某終於決定擺脫張某對她的控制將張某殺害。

《十五年前的秘密》扒一扒“天網”裡面那些毛骨悚然的重大案件

李某被捕

當年李某和丈夫雖然生意人失敗了,但是夫妻兩人的感情還在,如果共同聯手經營,也許可以度過難關重新步入正常的生活。

而她和前夫為了逃避債務,卻想出假離婚的辦法,假離婚成為日後悲劇的導火索,導致他們一錯再錯。

總結:李某是一個不懂法律的低文化農村婦女,只想用自己的辦法去解決問題,不懂得用法律來保護自己,最終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深淵。。。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