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缸的藻類預防性措施有哪些

藻類問題一直是水族養殖家最揮之不去的夢魔,卻又不得不時時與它相見,其實以一個生態平衡的健康概念來看這個問題,藻類千百萬年來就一直無所不在,空氣中、土壤、水中,它們隨時在我們身邊的,既然不可能叫它們消失,我們就必須健康的面對這個問題——藻類必須存在我們的水族缸中!只是它們存在的量是多還是少!

草缸的藻類預防性措施有哪些

因為水草缸中的各種基本設立條件一定必須附合水草生存的競爭優勢,讓我們的生活環境好到快樂似神仙,藻類相對之下不但被用力的比了下去,而且連一點點繁殖的機會也沒有。至於必須掌握那些基本條件呢?以下幾點可以作為重要參考:

一、光源的選擇

一個水草缸的成敗主因之一,來自於這個缸子的能源推動者——光源的選擇。光源必須光譜正確,光量足夠才有可能提供水草成長基本條件,光譜必須符合水草生長光譜,而這種適合水草生長的光譜卻又正好是藻類最厭惡的光譜,這種物種生存的條件的拮抗關係,正突顯出自然界的平衡機制。3200°K±200°K左右的色溫光譜是最適合光合作用的光譜選擇,在這種室溫下應保持足夠的光照量,科學上來說,應以流明數(Lumin)來說明,但水族界不常用這個單位,所以概括來說,是以有效正確的光譜為率(3200°K±200°K),否則不但意義不高,而且可能會長滿整缸的藻類。二、水質條件設定

大部分興沖沖種水草的人,可能一切條件都做的到,但唯獨水質的條件常常忽略或不知道,而導致水草一開始就成長不良,隨之而起的是藻類大量爆發,在還不知所以然的情況下就結束了對水草的熱愛。其實只要掌握水質的硬度條件就可以大致上進入正確的康莊大道,就好象養海水魚,一定用海水,不管是天然或人工的,不致於有人想用淡水養紅海黃金蝶、法國神仙吧!硬度在水草缸中的條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我們習慣使用德制硬度dGH為單位,建議比較適合所有水草共生的水草缸硬度設定,約在7度左右,但對於中柳、紅柳等水草,其硬度設定不訪再向上提升2度,亦即7-9度是比較保險的做法。這個條件對於一般入門的愛好者是比較不容易失誤的,當然對於頗有心得的玩家們,在養殖條件上已隨心所欲而不影響水草生長,則硬度條件可視個人需求而增減此一範圍。市面上硬度提升方法可以選購錠狀的硬度提升錠,並以二氧化碳催反應,可以得到長期而穩定的水草總硬度及碳酸硬度(dGH)值。

例:一個四尺缸(4×2×2尺)總水量約為400公升,若以強光為例,則光量選擇約在400×0.5~400×0.7=200~280W之間,而一般水草缸的光量大多是以中光到強光之間為光量使用依據,極強光則往往必須使用鹵素(或水銀)吊燈方可達成。

三、充足的二氧化碳

或許這點很多人會說:“我每天都按時打CO2啊!”但是是否正確而足夠就不會那麼令人滿意了,因為不足量的二氧化碳是無法推動水草的光合作用的,水草的競爭優勢自然隨之降低,藻類常在此時揭竿而起,大量盤據整個水草缸,水草隨之逐一被覆蓋而死亡。

CO2是否足夠,光*說明書與目測經驗是不夠的,請定時每2-3天以滴劑來測試水中二氧化碳是否足夠,因為隨著水草成長的不同,其實每天水草缸需求的二氧化碳也是隨之變化的,甚至一個換水,水質條件的改變也會造成每日例行打入的CO2 濃度隨之變化。建議水缸的 CO2濃度在至少20-25ppm,即使是35ppm也不為過,可以另以所謂的長期指示劑來監測 CO2濃度,但要小心使用期限,因為這類指標劑是需要定期更換的,否則當誤報發生時,就是藻類孳生的同時候了!

四、足夠的水草養份

要水草長得好當然得供應好的營養,一般而言以根部的基礎肥料而葉面的液體肥料為主。好的營養系統供應水草營養但不供應藻類營養需求,營養成份比例及配方是否正確,關係到整個水草缸的平衡,營養不是愈多愈好,越愈濃愈好,這是不正確的觀念,好的營養是恰到好處,用完即可,過多的殘餘元素,水草利用不到自然是藻類拿去用,因此好的營養系統是針對水草缸開發研究的,將許多肥份元素加在一起只能說是一種肥料而已,是用來長草或是長藻不得而知!

長期使用基肥供應水草根部營養所需,可以持續很久一段時間。但水草生長過盛時根部營養會來不及供應,此時針對根系發達的水草,如九官草、蛋葉、中柳、紅柳……等,必須在根部額外補充營養,如錠片設計的根部專用營養錠,可以定期植入砂中以維持這類水草旺盛成長。

五、正確過濾

水草缸的過濾建議以密閉式桶式過濾為主,過於瀑流或劇烈揚氣的過濾裝置,不但不能確保水草缸中CO2的指標濃度而且這種全天候24小時的高氧環境,正是藻類繁殖的最佳環境。

一般而言,藻類喜歡生長有水流較強、溶氧較高的環境下,如果各位經驗上還記得,黑毛藻最常長在過濾器的水中出水口部份,不管是否使用灑水管,水流越快的地方,黑毛藻愈多愈茂密。因此在正確的使用濾材下,過濾桶的出水量與過濾量並非愈大、愈快愈好,講求的應是硝化細菌系統的有效過濾效率。一般建議以每小時過濾量為水草缸總水量的2-3倍即可,過強的水量輸出會造成水草缸CO2不足或是溶氧全天候過多,引起藻類孳生,而愈小的桶子愈大的出水量更是不足以形成有效的過濾,因為太快的水流是沒有辦法讓硝化菌有充分時間來進行硝化反應的,在這種情形下所營造出來的環境條件,顯然對藻類的生存競爭有利太多了,水草長得不好,藻類子孫滿堂,當然是一定的趨勢了。

當然以上條件完美掌握的話,藻類問題當然一點也不成問題,只是對於初入門的玩家,似乎苛求了些,而且要同時兼顧上面的主要重點,除了細心謹慎之外,使用器材的選擇能力與實務操作經驗,都可能是初入門的愛好者一個頭二個大的實際問題。所以即使在非常小心的情況下,藻類還是比你早一步的長了出來!而且一旦長出來後的情況,幾乎從此一路大長,直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接下來我們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去除令人討厭的各種藻類,因為在預防已經失守的情況下,如何用力戰勝它們,就變成了最現實的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