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故事:父母教育强势的结局!

导读:每一个强势教育的父母背后都有一个无能的孩子。

三个故事:父母教育强势的结局!

故事一:

妈妈王翠花生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所以取名“如花”。翠花是一个大大咧咧性格强势的姑娘,即使是婚姻也无法束缚她的性格,为人处世依然如故。

有一天翠花带着如花在家门口的人民广场玩耍,人民广场随处可见摆摊卖玩具摊贩,对于如花的渴求翠花基本百应百顺,将大大咧咧的性格发挥的淋漓尽致。此时如花正在广场上的座椅上欣赏着刚买来的贴画,贴画中的白雪公主是如花最喜欢的动画人物。这时如花对面走过来三四位小姑娘,年龄与如花相仿,也行是被“白雪公主”给吸引了过来,如花也是为大气的姑娘,几个小孩叽叽喳喳的分享着白雪公主的故事。时间过了许久也该回家了,翠花正打算带着如花回家,此时围观的小姑娘们都想要几个贴画,也许是如花太喜欢白雪公主拒绝了分享。

正当如花想要跟着妈妈回家时,翠花发威了:给她们一人一个,就你抠,又不值钱。说完在没有得到如花同意之下强行将贴画分发给了这几位小姑娘,如花一声不吭的低着头,闷闷不乐的有种想哭的感觉,也许是早已习惯了妈妈的强势吧。

翠花反而习以为常,看着如花将哭未哭,不安慰、不解释、不道歉,反而用手戳着如花的脑门说:要分享,懂不,妈妈是为你好,你还哭,信不信我打你!

故事二:

五年过去了,翠花望着人民广场上一群生龙活虎、性格外放的孩子们肆无忌惮的玩耍着,再看看身边的如花如“超凡脱俗”般文静的冷眼看着眼前的热闹而无动于衷,即使今年已经十岁的如花,出来时依然紧紧拽着妈妈的衣角,翠花不懂,此时反而心生一种淡淡的哀凉。

上帝赐予了如花如此强势的妈妈,无法反驳、无法逃离,除了接受、适应、屈服,小小年纪还能如何?

故事三,终篇:

我们都用“有一种母爱叫妈妈觉得我很冷”来调侃70/80年代的家庭教育,这种母爱并不值得调侃,我们得到的是暖暖母爱,只会让人感动。而“有一种母爱叫我是为了你好”反而才真正的成为了“母爱杀手”。而这些强势的父母都是控制欲极强的,不仅要求孩子无条件,百分百听从自己。“以爱之名”摧毁着孩子。

强势的父母大多脾气不好,极易动怒,在父母不断你的强势打击和否定下,孩子会渐渐的失去自信和勇气,性格变得懦弱、胆小。轻者打雷会害怕,我们会发现身边有很多成年人,包括男生,在打雷天气也极易害怕,这多少和幼时的“强势教育”有关联。而重者会导致孩子学习动力不足,很容易走神,最后会导致严重的青春期叛逆,等孩子长大成人也会逐渐的和父母感情疏离,甚者“憎恨父母”。

本文总结:学会尊重孩子,更要懂得倾听孩子的想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原创声明:本文作者“光头侠”-非专业资深野路子教育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