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世昌與他的致遠艦:馬革裹屍還故爾,死得其所!

鄧世昌與他的致遠艦:馬革裹屍還故爾,死得其所!

民族英雄鄧世昌

1849年8月20日道光二十九年,廣東番禺一茶商之家出生了一個男孩-鄧世昌。這個家境優越的孩子幼年便在上海教會學校接受西式教育。1867年鄧世昌考入福建船政學堂第一期駕駛班。這所學校建立與1866年,是中國海軍的搖籃。這所學校現在被拆分成兩部分,航海專業是現在的大連海事大學,而造船則是現在的江蘇科技大學。

鄧世昌與他的致遠艦:馬革裹屍還故爾,死得其所!

復原後的揚威號

1871年鄧世昌被派至“建威”艦練習航海,經過5年課堂教育、2年艦上實習,187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後成為“琛航”運船幫帶,次年任“海東雲”炮艦管帶。1874年5月牡丹社事件日軍侵臺,鄧世昌奉命扼守澎湖,基隆等要塞,得補千總。1880年調北洋水師。從英國接回“揚威”巡洋艦後成為“揚威號”管帶。

鄧世昌與他的致遠艦:馬革裹屍還故爾,死得其所!

正在航行的致遠號

1884年中法戰爭馬江海戰,福建水師幾乎全軍覆沒。遭此重挫的清政府從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訂造兩艘致遠級穹甲巡洋艦,總造價36萬4110英鎊。而致遠艦單艘造價高達28萬5千英鎊。1887年7月,致遠號和靖遠號建成。與德國同時完成的經遠號和來遠號一同開回國內。鄧世昌成為致遠號的管帶。

鄧世昌與他的致遠艦:馬革裹屍還故爾,死得其所!

聯合艦隊旗艦松島號

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開始的10年擴軍計劃,建立了一支以中國為假想敵的近代陸軍和海軍,陸軍常備兵63000人,預備兵23萬人,海軍排水量72000噸,包括各種軍艦31艘,魚雷艇24艘。1894年聯合艦隊主力艦隻採用最新式設計,實戰性能遠遠強於北洋水師,在戰前大量裝備“苦味酸”烈性炸藥炮彈,無論鐵木中彈即燃。

鄧世昌與他的致遠艦:馬革裹屍還故爾,死得其所!

鼎盛的北洋水師

而大清最強的北洋水師擁有7220噸的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還有2900-2300噸致遠、平遠、來遠等8艘巡洋艦。炮艦魚雷艇等30艘。數量和噸位雖然都超過日本海軍。但是訓練懈怠,官員貪汙炮彈經費,尤其總理度支翁同龢因與李鴻章之私人恩怨而阻撓給北洋艦隊撥款,導致在戰爭前夕北洋艦隊在軍備上已遠遠落後日艦。

鄧世昌與他的致遠艦:馬革裹屍還故爾,死得其所!

馬吉芬的海戰圖,下北上南,注意有些錯誤,浪速在一遊末尾而扶桑在本隊末尾。平遠四艦在兩點後才加入戰場。

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戰爭爆發。9月15日,鄧世昌的致遠艦跟隨主力艦隊一同前往黃海地區。9月17日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主力相遇,雙方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黃海海戰。

鄧世昌與他的致遠艦:馬革裹屍還故爾,死得其所!

鐵甲艦定遠號

下午3點04分旗艦定遠中彈起火,無法撲滅導致停止射擊,日方開始圍攻旗艦定遠艦。水師提督丁汝昌身負重傷。

鄧世昌與他的致遠艦:馬革裹屍還故爾,死得其所!

正在沉沒的軍艦疑似致遠號

鄧世昌為了掩護旗定遠艦,上前掩護被日艦重創起火,且彈藥用盡。鄧世昌為了消滅日方主力吉野號巡洋艦,準備撞沉敵艦。但是由於兩艦位置不利於魚雷射擊,被吉野號速射炮擊中致遠艦的魚雷,或者大火引爆彈藥導致致遠艦沉沒。管帶鄧世昌拒絕救援後與全艦246人一同殉國。

鄧世昌與他的致遠艦:馬革裹屍還故爾,死得其所!

這一仗打的李鴻章很生氣

戰後水師高層對鄧世昌的做法感到不滿認為鄧世昌的做法儘管壯烈,但是既損失了戰艦又損失了寶貴的人才。於是修訂了海軍懲勸章程,對待損毀戰艦的官兵以寬容,李鴻章也明令禁止官兵效仿此舉。

鄧世昌與他的致遠艦:馬革裹屍還故爾,死得其所!

而民間則從上到下認為鄧世昌是英雄,清政府賜予鄧母一塊純金大匾“教子有方”撥撫卹銀10萬兩,追在做太子少保銜。抗戰期間日本侵略者懾於鄧世昌的威名連鄧氏宗祠都不敢破壞。

鄧世昌與他的致遠艦:馬革裹屍還故爾,死得其所!

北洋水師的官兵

一份由日本人於甲午海戰結束兩年後畫就的畫帖中,能夠很清晰地看到致遠艦在被日艦擊中後,船體已經傾斜。可知當時致遠艦一側螺旋槳已經裸露在海面之上,除桅杆頂部的機關炮外其餘火炮已無法發射,但所有官兵仍舊堅守在艦船上,且船上升起的兩面旗幟也意為“其餘戰艦再跟我衝一次”。

鄧世昌與他的致遠艦:馬革裹屍還故爾,死得其所!

丹東一號上打撈出處的殘骸表明這就是致遠號巡洋艦

而在2013年遼寧發現的丹東一號也就是“致遠號”殘骸上發現了一枚魚雷,這是不是因為距離太近導致無法發射魚雷所以鄧世昌與全艦官兵抱著必死的決心做的一場豪賭呢?這已經是無法解答的謎團了。但是鄧世昌這種大義凜然、寧死不屈的精神永遠值得我輩學習。謹在甲午海戰124週年前夕發文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