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不服輸(三):軍艦篇 致遠VS嚴島

如果說前兩個回合北洋水師以大欺小的話,那麼接下來就反過來了,聯合艦隊反而以大噸位欺負小噸位。但是沒辦法,除了定、鎮二艦,北洋水師已經沒有相對大排水量的船了。

Itsukushima(嚴島號),防護巡洋艦,是聯合艦隊三景艦之一,也就是首輪出場的聯合艦隊旗艦松島號的姐妹艦。整個松島級巡洋艦的設計背景就是針對定遠級戰列艦的,出於預算限制,IJN當時採納了比較激進的設計思路:採用小型但高速並且相對便宜的巡洋艦,配上大口徑火炮去對付北洋水師的定遠級。但是這個思路最終證明實用性欠缺。

甲午不服輸(三):軍艦篇 致遠VS嚴島

聯合艦隊 嚴島號

嚴島號於1886財年訂購,法國建造(Société Nouvelle des Forges et Chantiers de la Méditerranée (FCM),法語我也不認識,大家湊活著看吧)。1888年1月定下設計,1889年夏天下水,1891年9月完工。由於鍋爐故障,直到1892年5月才開到吳海軍工廠。

甲午不服輸(三):軍艦篇 致遠VS嚴島

聯合艦隊 嚴島號

嚴島排水量4,347噸,長91.81米,寬15.6米,吃水6.05米,4000千瓦功率,載煤680噸,極速16.5節。

甲午不服輸(三):軍艦篇 致遠VS嚴島

聯合艦隊 嚴島號的120毫米速射炮

甲午不服輸(三):軍艦篇 致遠VS嚴島

聯合艦隊 嚴島號

主炮一門320毫米加內特火炮,和松島那一小時才能發射一枚的是同款。11門120毫米速射炮,每分鐘5到6發設計速度,這反而是嚴島的主要火力輸出。4具356毫米魚雷發射管。

甲板裝甲50毫米,炮塔裝甲300毫米,火炮護板裝甲100毫米。

致遠號,防護巡洋艦,還有一艘姐妹艦靖遠號。

致遠於1885年10月訂購,稍稍早於嚴島,英國建造,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思船廠建造(Armstrong Whitworth, Elswick, England)。1885年定下設計,次年9月下水,1887年7月完工,並於當年年底或者次年初正式服役。

甲午不服輸(三):軍艦篇 致遠VS嚴島

北洋水師 致遠號 1894

致遠排水量2,300噸,比嚴島小了很多,所以為什麼說嚴島以大欺小。長度82米,寬才12米,吃水4.6米。並未找到致遠的功率,但可以看到有4個鍋爐,而嚴島則有6個。510噸燃煤攜帶量,極速18節。

甲午不服輸(三):軍艦篇 致遠VS嚴島

北洋水師 致遠號 船員合影 1894

致遠主炮是3門200毫米克虜伯火炮,不確定射速是多少。2門150毫米阿姆斯特朗火炮,以及小口徑速射機關炮若干。

甲板裝甲平面100毫米,斜坡76毫米,火炮護板裝甲51毫米。

粗略比較,致遠速度略快,主炮火力應該優於嚴島的那門有點坑的320毫米主炮,但嚴島的噸位和速射炮的火力可以壓著致遠打。

嚴島作為主力之一,在黃海海戰中排在第三位置,位於千代田和松島的後面。那次戰役中,嚴島的主炮表現要比松島的好,但是總共也就發射了5次,4次擊中定遠,1次擊中鎮遠。雖然彈無虛發,不過對定、鎮兩艦都沒造成實質性傷害。另一個角度來看再一次表現出定遠級強大的裝甲的優勢。反之嚴島被擊中8次,陣亡15人,受傷17人。總體表現中規中矩。

再來看下致遠的實戰表現。致遠和其姐妹艦靖遠在戰鬥中被由吉野號為首的游擊隊圍攻,船體也被打破了一個洞並開始漏水,管帶鄧世昌決定衝向日艦。很多資料說是衝向吉野號,或許這是個迷,因為吉野的速度達到23節,遠超致遠的18節,如果同向追趕,無論如何也是趕不上的。也有史學家推演過當時的場景,致遠想要撞的應該不是吉野。另外根據當時在鎮遠艦上的美國顧問馬吉芬的回憶,鄧世昌應該是自殺殉國,因為當時鄧是有機會逃離即將沉沒的船體的。關於沉沒的主因,有說法是中了日艦的魚雷,也有說法是致遠本身的魚雷管被擊中引起爆炸。

綜合來看,實力方面嚴島佔大優勢,這個回合聯合艦隊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