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號想要借屍還魂?日本新27DDG萬噸飛彈驅逐艦將下水

根據日本《平成27年(2015年)度預算要求的概要》,日本製造的第7艘宙斯盾艦27DDG,將在7月30日下水,這艘新型導彈驅逐艦預計在2020年服役。

吉野號想要借屍還魂?日本新27DDG萬噸導彈驅逐艦將下水

27DDG標準排水量8200噸,滿載排水量將達到10500噸,它是日本從美國引進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技術建造的艦艇。

一般認為27DDG日本前六艘金剛、愛宕級導彈驅逐艦不一樣,27DDG直接參考了美國阿利伯克Flight III,而金剛、愛宕級導彈驅逐艦的參考的則是Flight II。

吉野號想要借屍還魂?日本新27DDG萬噸導彈驅逐艦將下水

然而實情並非如此,27DDG的作戰核心系統並沒有實質升級。由於美國阿利伯克Flight III項目一再拖延,日本等不下去,決定在愛宕級的基礎上製造局部改進的27DDG。

愛宕級沿用的是阿利伯克Flight IIA的體系,所以27DDG核心武備與愛宕的宙斯盾系統相同,艦上的諸多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都是從美國直接引進。

而日本開造28DDG,最早也要到2023年。到那個時候,日本才有希望將自己新造萬噸大驅升級至美軍阿利伯克Flight III的水平。

27DDG造價一艘竟超過14億美元,艦上系統雖然不新,價格卻創新高。而且27DDG無論是反潛、動力系統的改進、還是更換反艦導彈、對海探測雷達等等,在裝備範疇與我們的055大驅相比,最理想的結果也不過是不相伯仲。

吉野號想要借屍還魂?日本新27DDG萬噸導彈驅逐艦將下水

因此27DDG將要下水並未在軍迷中形成很大波瀾。最大的波瀾來自27DDG的命名:按照日本海上自衛隊軍艦命名方法,這艘27DDG,有可能被命名為"吉野號"。對,就是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清楚記得電影《甲午風雲》中,致遠號艦長鄧世昌大喊的"撞沉吉野!"的那個吉野號。

1894年9月17日,黃海海戰中,日軍"吉野號"衝在最前面,遇上已經受損嚴重的"致遠"艦。鄧世昌說:"倭艦專恃吉野,苟沉是船,則我軍可以集事。"決意與之衝撞,同歸於盡。

日軍數艘軍艦於是集中炮火向致遠射擊,致遠艦右側魚雷發射管被擊中,引起大爆炸。下午3時30分,致遠號在東經123度34分,北緯39度32分的黃海海面上沉沒。全艦官兵除7名遇救外,自鄧世昌以下全部壯烈殉國。

吉野號想要借屍還魂?日本新27DDG萬噸導彈驅逐艦將下水

歷史是不能忘記的:這是2014年,中國海軍於威海劉公島海域舉行甲午戰爭120週年海上祭奠儀式。

日本海軍自衛隊喜歡將之前有戰功的戰艦名字繼承在自己的新艦上,因此27DDG有可能被命名為吉野號並非空穴來風。據有關消息,在起名字討論時,最有可能就是"赤城""吉野"兩個。

為了不刺激中國,海上自衛隊基本決定,27DDG名字很使用"赤城"。其實,"赤城"也罷,"吉野"也罷,27DDG都造出來要下水了,一個名字並非問題本質。

但是說到這裡,我們該記住的是:吉野號原先是我們訂購的,由於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只好放棄購買。而為了購買吉野號,日本天皇宣佈一日只吃一餐,皇太后捐出了自己的首飾,日本商人和民間也發起募捐。後來募集到的銀兩竟然可以買3艘"吉野號"。

日本人儘可以將27DDG命名為吉野號,看看一百多年以後,中國海軍會以什麼樣的姿態面對它——在旅順口軍港,有一塊刻著血紅大字的石碑,上書:雪恥甲午,決勝大洋。

謹以此文,祭奠甲午戰爭黃海之戰為國犧牲的北洋海軍將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