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司法局開展「法潤社區 · 司法同行」行動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市委五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整合司法行政職能,促進基層社會治理,今年5月底,市司法局決定在社會治理任務較重地區開展“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

開展“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是司法行政滿足人民群眾民主法治、公平正義需求的具體舉措,是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服務平安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加強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基礎工程,有助於整合司法行政資源,提升服務基層法治建設的能力,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貢獻智慧和力量。

“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在主城10區12個社會治理任務較重的社區(小區)先期開展,實施“五項行動”,即:實施法治素養提升行動,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觀念更加深入人心,實施矛盾糾紛化解行動,把矛盾糾紛消滅在萌芽、化解在基層,實施特殊人群管控幫扶行動,向社會輸出守法公民,實施法律服務惠民行動,為社區居民提供及時普惠精準的法律服務,實施社區戒毒康復共建行動,為解戒人員提供針對性實效性更強的後續幫教,力爭通過三年左右時間,社區居民法治素養明顯提升,社區治安狀況明顯好轉,基層治理能力水平明顯增強

9月3日開始,市司法局組成調研組,到主城10區12個社區調研指導“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瞭解工作開展情況。

重慶市司法局開展“法潤社區 · 司法同行”行動

渝北區木耳鎮華暉路社區

渝北區木耳鎮華暉路社區系公租房社區。常住居民6457戶,15990人。轄區內入住人員主要以中低收入者為主,呈現出流動性大、素質參差不齊、人員結構複雜、矛盾糾紛較多,給社會治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深入調研,認真謀劃,周密制定行動方案

渝北區司法局、木耳鎮政府高度重視“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今年6月,區司法局局長國倡親自帶相關人員先後數次到木耳鎮,與鎮黨委書記繆璞研究、協商如何在華暉路社區開展“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工作,深入華暉路社區實地瞭解法治宣傳、人民調解、社區矯正、法律援助、社區戒毒等工作的意見建議。區司法局、木耳鎮政府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法潤社區·司法同行”工作實施方案》,將“五項行動”,分解為18個工作大項目,46個工作小項目,實行項目化推進。區司法局明確正處級幹部、原副局長鬍中強為項目總負責人。

強化保障,注重聯動,高效落實專項行動

強化組織保障。成立了由區司法局、木耳鎮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聯席會,深入分析社區普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公共法律服務、特殊人群管控等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析問題原因,查找工作薄弱環節,研究解決相關問題。

強化工作保障。成立了以社區書記為組長的專項行動工作小組,進一步細化分工和明確責任,社區組建了“網格長+網格員+黨員+志願者”的宣傳隊伍,廣泛宣傳“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的目的、意義以及工作目標等,激發廣大群眾參與熱情,威懾違法犯罪勢氣,增強群眾共建共治共享信心。

強化經費保障。區司法局每年撥付華暉路社區5萬元“法潤社區·司法同行”專項工作經費,並落實專職調解員1人;木耳鎮對華暉路社區開展“法潤社區·司法同行”工作經費實行實報實銷。

強化質量保障。擬聘請第三方評價機構,每年對“法潤社區·司法同行”工作效果、工作落實情況等,按時限、項目進行評估。

制定任務清單。華暉路社區結合社區實際,制定了《“法潤社區·司法同行”工作實施細則》,將工作任務細化到年、月、日和相關網格員、志願者等,將工作責任落實到具體人頭上,確保每一項工作按照規定的時間節點穩步推進。

注重成果固化。建立了普法宣傳、人民調解、法律服務、特殊人群管控等工作臺帳,及時記臷各項工作落實情況,每月22日前將行動開展情況形成專報。

重慶市司法局開展“法潤社區 · 司法同行”行動

市司法局黨委委員 副局長鄭鍵在華暉路社區調研指導“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

據悉,2018年以來,社區調委會調處各類矛盾糾紛85件,開展法律服務32次,接待群眾法律諮詢127人次,舉辦法治講座5場,開展法治宣傳活動10場次,推送法治資訊56條,發放宣傳資料7000餘件,受教育群眾3000餘人次,社區服刑人員無一人脫管漏管,無民轉刑案件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