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風」爲食的沙灘小怪獸,了解一下!

眾所周知,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為蜀國十萬大軍提供糧食,是運輸工具中的不解之謎。而荷蘭動能藝術家Theo Jansen打造的“風動怪獸”可謂是另一種“永動機”奇蹟。

以“風”為食的沙灘小怪獸,瞭解一下!

這種風靡全球的海灘怪獸,只需以“風”為食物,就能完美驅動。就在6月17日的上海汽車博物館裡,如約前來的大小朋友們,親手DIY了迷你版風力沙灘怪獸。

以“風”為食的沙灘小怪獸,瞭解一下!

工坊現場,黃晨老師在講解“風動小怪獸”原理,大朋友小朋友們躍躍欲試要打造屬於自己的“風動小怪獸”。

以“風”為食的沙灘小怪獸,瞭解一下!

終於到了動手的環節,小朋友們瞬間安靜了下來,全都在全神貫注的創造“風動小怪獸”。

以“風”為食的沙灘小怪獸,瞭解一下!

大朋友們也童心未泯,紛紛積極參與設計“風動小怪獸”。內心OS:“認真起來,連我自己都害怕,吼吼”。

以“風”為食的沙灘小怪獸,瞭解一下!

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完成了!大家來看看我的“風動小怪獸”吧!

“藝動展”分割線

…………………………………………………………………………

隨著 藝動丨移動的狂想 主題臨展的開幕

館內工坊現已全面對公開放

(詳詢可留言或加小SAM微信:Museum7565

除了有藝術沙龍講座之外

還有車輪拓印畫、風動裝置DIY、太陽能動力創作工坊等

以“風”為食的沙灘小怪獸,瞭解一下!

移動於人,從來都近乎本能。

機械躁動低吼,天外無限野心……

是對“移動”載體及邊界不願止息的探索

是一次又一次的覺察和新生

是人類想象力持續破壁的勝利

以“風”為食的沙灘小怪獸,瞭解一下!

當藝術和工業、機械、汽車、動力這些意象狹路相逢

剛柔之間將如何嬗變?

感性和理性之間發生的化學變化將如何撞擊情感?

上海汽車博物館全新的“藝動”系列跨界展覽

美學當道,以車為媒

創造更多層次的跨界文化體驗

截止 7月29日 等你來藝動

……………………………………………………………………

關注上海汽車博物館,一起探索好玩有趣的汽車故事(微信公眾號:shqcbwg),歡迎添加小SAM的個人微信:Museum7565,一起來“侃”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