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指數一夜暴漲44%,抄底還是逃離?


恐慌指數一夜暴漲44%,抄底還是逃離?

文字 | 小丫

來源 | 小丫投資筆記(XiaoyaNotes)

今天看到朋友在朋友圈哀嚎,起因是國慶假期回來後心情還挺好,Q3的績效獎金也發下來了,眼看著我們大A股的點位已經到歷史低位,於是跑去補倉。

誰成想剛補完倉,“黑色星期四”就來了,不但千股跌停,更是直接跌破了2600點!

恐慌指數一夜暴漲44%,抄底還是逃離?

這段時間,大家離炒股的朋友遠一點,實在想靠近,就給他們多買點好吃好喝的吧!

其實不只是我們大A股,環球市場基本都在跌,美股的“恐慌指數”也一夜之間飆升44%,突破20關口到了22.96,近期5個交易日累計上漲達到90.54%!

小丫剛剛順手搜了下,目前“恐慌指數”已經升到了24.73 ⊙▽⊙

01

何謂“恐慌指數”呢?

所謂“恐慌指數”,其實是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在1993年推出的,用以衡量美股波動性的指標VIX(波動率指數)。

當VIX越高時,表示投資者預判市場後續走勢波動將更激烈,內心也更惶恐不安;

當VIX越低時,表示投資者預判市場後續走勢波動平緩,內心也比較淡定。

影響投資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正是投資者的心理變化。波動率不僅僅代表投資者對市場未來走勢的預期值,更反映著投資人的內心博弈,因而,VIX也被認為是

投資人恐慌指標。更直白點說:

市場會不會beng盤?“恐慌指數”告訴你~~

當股市漲跌迅猛時,波動率指數(即“恐慌指數”)就越高。通常情況下,股市下跌總是比上漲要兇狠得多,因而恐慌指數會在股市beng盤時急促飆升到超高值。

從歷史上看,“恐慌指數”的作用還是蠻大的。

比如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次貸危機,“恐慌指數”都飆升了,次貸危機時更是飆升到歷史最高點,59.89。


恐慌指數一夜暴漲44%,抄底還是逃離?

市場一直傳言2018年是經濟週期輪迴中的經濟危機年,最近一年,“恐慌指數”的漲幅高達151.07%。當然,目前24.73的值和08年次貸危機破50相比,還有一大截距離。

02

咱們中國股市其實也有“恐慌指數”(簡稱:中國波指),當然你想看數值是不可能的啦,因為今年2月,這個指數已經停止更新。


恐慌指數一夜暴漲44%,抄底還是逃離?

為啥停止更新?

原因不可描述。

中國波指其實還挺短命的,反正停更之前,正是波指飆升的時候,而且市場當時也在暴die......

其實小丫覺得,就今年A股這個樣子,還要啥“恐慌指數”,大家看朋友圈和微博關於股市的段子數和吐槽數,就知道我A股的股民們是“慌得一比”還是“淡定得一比”了。相較於房地產的投資者動輒因為房價下跌就去打砸售樓處,我覺著咱們A股股民一點也不“恐慌” ⊙▽⊙

做投資,市場情緒太重要了,有時候大規模的恐慌蔓延,會導致踩踏危機出現,真沒人樂意看到這樣的場面。

索性眼不見心不煩,自己挑到好的就耐著性子慢慢投吧。

03

恐慌指數驟然飆升時形勢肯定不對,那恐慌指數是越低越好麼?

也不是。

比如2008年的次貸危機爆發前,2007年的恐慌指數一度達到了歷史最低點:


恐慌指數一夜暴漲44%,抄底還是逃離?


要知道,暴風雨來臨前往往有異乎尋常的平靜,如果市場上充斥著盲目樂觀的情緒,一樣值得擔憂,比如是不是泡沫快要破了。

現下恐慌指數暴漲,是意味著抄底機會到了還是得抓緊時間“割肉”呢?

美股目前的波動率指數在24.73,08年次貸危機時歷史最高點是59.89,98年經濟危機時最高值是44.28,2015年熊市時則是24.50。

這個值說低也不低,但說高也不算高,只能說目前市場恐慌情緒有所上升,股市波動率大。但市場本來就是複雜的,不可能通過單一的指數就能判斷出未來走勢或指導具體交易,我們更多的是藉助這個指數作為判斷市場情緒、預判拐點的輔助參考,提醒大家避免盲目激進的操作。

04

通常機構高喊抄底,要麼就是說估值已經到了歷史低位,要麼就是政策已經到頂,要麼就是市場已經悲觀到了極點,總之——“估值底+政策頂=市場底”。

你信這樣的“市場底”嗎?

資深的股民應該很明白,自己是如何從6000點被安慰到1664點的。

恐慌指數一夜暴漲44%,抄底還是逃離?


滿目瘡痍之下,不如反思下自己適不適合炒股吧,高風險投資其實就得專業的人或機構去幹。如果非得長期堅持下去,就下大力氣琢磨怎樣才能挑到優質的公司,遠離垃圾股。

這點小丫幫不了你,因為我不“炒股”,即便持有少數股票。

相對來說,我還是更推薦基金,畢竟基金跑贏股市大多數散戶的可能性比較高。而且定投基金的話,相對來說自己的“恐慌指數”也不會高。

投資其實就是一場純粹的賭博,你認定了這個機會,那就看自己願不願意下賭注博一把,並接受可能賭輸的風險。

但不要把全部身家都壓在一個機會上,不然未來就沒本錢再翻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