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 大美新市

一處小鎮

博望區新市鎮

新市鎮,宋朝的滄桑古鎮

千年古鎮 大美新市

  據考證,宋朝之前,新市鎮的名字叫黃土崗。黃土崗是石臼湖西南和丹陽湖西北兩地居民外出經商的必經之地,為方便經商的行人,有人在這裡建起了客棧和店鋪,附近的一些農民棄農經商,搬到黃土崗上住,這就形成了新市鎮早期的雛形。到了宋紹熙元年(1190),為了經商方便,丹陽湖畔袁時圩一帶的商人在距新市以西五里處的撇洪渠上,造了一座三孔拱橋,名紹司橋。紹司橋下就是水運碼頭,從陸路行走,過了橋,就有直通當塗縣城的路。有了這樣的好條件,附近的居民也都到這裡居住,紹司橋周邊日漸繁華起來,便形成了集市。到了明初,在距紹司橋以東一里地處有個衙頭村,村上設有司衙門,即為“當塗縣第一衙”,這標誌著以集市為中心的行政管理部門正式確立。

千年古鎮 大美新市

宋末該鎮倖存者重建家園,出現日益興旺的新市面。清初遂即改為今名。經過滄海桑田,幾起幾落,到清朝初年,新市已變成繁華的集鎮,定名為新市鎮。據《當塗縣志》(1935)記載:此地商賈眾多、繁榮昌盛,民間流傳新市有十里長街。街市延綿十里路,這在古代可是一個不小的規模。可見當時的新市鎮,一定是店鋪鱗次櫛比,街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據考證,當時的“十里長街”,西起溝通丹陽溪撇洪渠中段的紹司橋東,過了橋,東至橫山山脈尾部的尚甸,是一條長蛇般的集鎮。那麼,新市鎮是自然形成的,還是人為形成的?據考證,應當屬於後者,因為新市鎮狹長而無旁展,不具備居民自然成鎮的條件。她之所以形成集鎮,完全是軍事戰略的需要。新市古鎮在地理上不屬於戰略險要,既沒有可行戰船的河道,也沒有通車馬的驛道。但是,她有兩個很大的特點,一是可以囤糧,二是可以放馬。丹陽湖西北圩區和石臼湖西濱圩區,很適合軍糧的囤積和儲備。不易圩墾的大片草地,又可以用來放馬。明清之際,北方的軍隊到南方作戰,就把新市古鎮作為軍隊的後方供給基地和戰馬的牧場。軍人們在這裡生活,要吃、要喝、要玩、要成家立業,這就刺激了商機,促進了繁榮,形成了集鎮。

有一種說法是,新市曾經是滿族人的天下。這話聽起來有點讓人費解,滿族人住在東北,怎麼會到江南新市來呢?據考證,這裡確實曾經是滿族人的天下。如今,新市鎮周邊的村落多以“甸”命名,如“尚甸”、“車家甸”、“趙家甸”、“廖家甸”、“張家甸”等。“甸”在辭書上註解,一為東北的村落,二為放牧的草地。江南的村落,通常叫村。根據地名,這裡肯定有東北人居住過,這些東北人就是滿族人。

千年古鎮 大美新市

解放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新市古鎮出現了新的繁榮昌盛景象。如今,新市集鎮的老街上有400餘家店鋪,5000多集鎮人口,另有一批農村人口也遷到鎮上居住,全鎮(包括行政村)約4萬餘人。近年來,新市鎮又在老鎮、老街東北方向規劃建成了新鎮,新鎮為徽派建築群,粉牆黛瓦、古雅秀麗,與鎮外綠色的田野、清清的池塘交相輝映,一間接一間,長長地排去,很有古徽派韻味.

千年古鎮 大美新市

愛國主義基地

抗日英雄紀念碑

抗日戰爭時期,橫山是南京偽政府的南門戶,也是皖南新四軍北上抗日的重要交通要道,新四軍較早的在這裡建立了抗日革命根據地。新四軍抗日先遣支隊、十六旅三團和二團曾幾度在橫山地區建立抗日民主政權,組織領導當地人民群眾開展抗日鬥爭。發生在這裡的大小戰鬥有數十次,其中,規模和影響較大的有:小丹陽戰鬥、楊家甸伏擊戰、博望伏擊戰、南崗戰鬥等,犧牲的革命烈士有數百人。新四軍將領羅忠毅、廖海濤、劉一鴻、邱金聲等一大批優秀指揮員,就犧牲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

橫山的叢林、山崗、岩石、村莊,見證了那一場場血與火的戰鬥,也見證了將軍們在指揮軍民抗戰中樹起的歷史豐碑,這豐碑就是今天屹立在橫山的抗日英雄紀念碑。

為緬懷先烈,告慰英魂,2005年3月,當塗縣政協七屆三次會議通過85號提案《籌建橫山新四軍抗日紀念林園》。同年9月3日,當塗縣委、縣政府在白虎山舉行了橫山抗日英雄紀念碑奠基儀式。2007年7月,紀念碑竣工,碑高19.45米(寓意1945年抗戰勝利),寬4.4米,厚2.2米,南京軍區原司令員向守志上將題寫了碑文。六十階碑前臺階(寓意抗戰勝利60週年),在紀念碑後面的花崗岩浮雕牆再現了橫山地區抗日戰爭的場面,該浮雕牆長60米,高3.1米,浮雕牆以橫山地區小丹陽戰鬥、博望伏擊戰等真實歷史為背景而進行藝術創作,再現了當年橫山地區抗敵的歷史事實。2012年9月博望區成立後,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重新對抗日英雄紀念碑進行了修繕,擴建了紀念碑廣場。

千年古鎮 大美新市

二大景區

千年古鎮 大美新市

橫山風景區

“石門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大詩人李白筆下“石門”相傳就是如今博望區的著名景點“橫山石門”。橫山山色風光秀美,歷史遺蹟眾多,沿著遊步道登頂橫山,沿途分佈的景點有石門、仙人洞、拖船滑、太陽宮、龍王殿、九龍池和小龍王廟。

石臼湖風景區

石臼湖是南京市溧水區、高淳區和馬鞍山市當塗縣、博望區四區縣間的界湖,石臼湖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物產資源,其中以“三珍”為代表,就是銀魚、螃蟹、野鴨。石臼湖被人們讚譽為“日出一斗金,夜出一斗銀”。

三大名勝

六朝古剎“澄心寺”

澄心寺位於橫山南麓十保山西側,前身隱居院,因南朝齊梁間“山中宰相”陶宏景在此隱居而聞名。澄心寺建於當年陶宏景讀書堂故址。這裡有關陶宏景遺蹟甚多,其中陶宏景煉丹遺址“丹灶寒煙”是姑孰八景之一。到了宋代,橫山的修練道學者已不見繼者,佛教卻在這裡悄然興盛起來。

千年古鎮 大美新市

李綱紀念館

在博望區新市鎮洪廟村附近,有一座李綱紀念館,紀念的正是宋朝抗金名將、文壇詩詞大家李綱。李綱的塑像,聳立在紀念館第二進的廣場正中,身著宋朝官袍、頭戴宋朝官帽、腰圍宋朝玉帶、手執宋朝玉硅,腰板挺直、面目清矍、神情嚴峻、目光炯炯、鬍鬚濃密,既有文官的儒雅,又有武將的威嚴。佇立在李綱塑像前,讓人肅然起敬、感慨萬千。

千年古鎮 大美新市

向陽水庫

庫區內青山綠水,景色秀麗,上游有名人楷書“石門”古蹟,是當塗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沿石門而上數十米處的懸崖峭壁上有明代石刻“壁立萬仞”四字清晰可見;水庫東邊有千年古剎澄心寺,獅子山猶如一頭雄師扼守在大壩的西端,保衛著大壩的安全。在大壩上極目西眺,蜿蜒數十里的大青山猶如一幅屏障與橫山遙相對應;波光粼粼的石臼湖;雨後春筍般的樓群及穿境而過的314省道盡收眼底;山間松濤雷鳴,山外鳥語花香。真乃人間仙境,世外桃源。這裡既是遊覽勝地,也是休閒度假的理想之所。

四大古蹟

千年古鎮 大美新市

明朝水鄉石韻“葉家橋”

葉家橋橫跨丹陽河,連接薛津、新市,是歷史上當塗至溧水官道上重要橋樑青條石結構,5孔拱橋,長44米,高8.5米,寬8米。建於明弘治年間,清代和民國年間普3次重修。葉家橋工藝精細,氣勢磅礴,素有“江東第一橋”之稱。葉家橋現為安徽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年古鎮 大美新市

江南古蹟“橫山石門”

橫山石門位於馬鞍山市博望區新市鎮劉山行政村,向陽水庫北側的橫山短崖上,距縣城東35公里,總面積約300多平方米。《太平府志》載:石門“石形環奇,洞穴盤行,固有石門之稱”,遠望橫山,兩扇天然石壁,左右排列,狀若大門,縣左存右毀,左側石壁刻有“石門”二字,字徑1.2米橫列2.1米,落款紀年因時代久遠字跡模糊不清,志載唐時已有,傳為李白書跡。

千年古鎮 大美新市

釜山遺址

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釜山村境內。遺址為臺形,面積約4000平方米,文化層厚2~3米。從地表可看到漢唐遺物。70年代建校時,曾在遺址上發現西周時期墓葬。出土夾砂陶尊、簋、鬹等較完整的器物。在遺址中收集到石鑿、石 奔、鬲足、鼎足。遺址建築多,四周破壞較嚴重。該遺址為研究長江流域的古文化提供了資料,為馬鞍市文物保護單位。

千年古鎮 大美新市

來隴村六墓群

來隴村六墓群是一處遺址,該墓群位於新市鎮來龍村。整個墓群面積較大,六朝時期墓葬較為集中,根據地表顯露,大約有墓葬15座左右。墓群所在地面為現代自然村落和農田,村落內散落大量墓磚和少量瓷片,部分墓磚有蓮瓣紋,半圈紋等紋鈽。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