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350億收購Costa,「Coca Costa」懟上「雀巴克」

繼雀巢450億元收購星巴克店外業務,百事可樂200億元佈局家庭自制飲料後,可口可樂也終於忍不住來了個“大新聞”。

正文共:2819 字

預計閱讀時間: 8 分鐘

可口可樂350億收購Costa,“Coca Costa”懟上“雀巴克”

“喝下”Costa

8月31日,可口可樂公司宣佈將花費5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0億元)從母公司Whitebread PLC手中全資購得Costa的全部股份及現有業務。該筆交易預計將於2019年上半年完成。

Whitebread PLC在隨後發佈的聲明中表示,該筆交易得到了董事會的一致同意,符合股東最佳利益。

Costa是一家總部位於英國的咖啡連鎖企業。1995年,Costa被Whitebread PLC以1900萬英鎊的價格收購時,只有39家店鋪。

如今,它已經成為僅次於星巴克的全球第二大咖啡連鎖企業,並且在英國本土的市佔率上成功超越星巴克。Costa在全球擁有近4000家零售店,還在八個國家擁有8000多臺Costa Express自動售貨機。

可口可樂表示,Costa的加入將擴大其現有咖啡陣容,包括領先日本市場的喬雅咖啡品牌,以及在許多其他國家銷售的咖啡產品;並將成為可口可樂全球品牌體系的重要“拼圖”。

此外,Costa還將為可口可樂的現有體系提供功能性補充,包括採購、自動收貨和分銷等咖啡供應鏈方面的專業知識。

該筆交易還將幫助可口可樂擺脫對碳酸飲料的依賴,在健康消費的趨勢下找到新的增長點。

可口可樂公司總裁兼CEO詹姆斯·昆西表示:“可口可樂目前並沒有熱飲的全球品牌,Costa將幫助我們進入這個市場。”

可口可樂預計,在不考慮收購會計處理的影響的情況下,該交易在首年即將為公司帶來小幅增長。

碳酸危機

隨著人們對肥胖和健康問題的關注度日益增加,碳酸飲料的衰落似乎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與此同時,消費者對於食品的功能性關注度增加,健康類飲料的市場需求越來越旺盛。

可口可樂350億收購Costa,“Coca Costa”懟上“雀巴克”

可口可樂長期被投資人和分析師批評過於依賴含糖碳酸飲料,無視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事實上,該公司全球飲料銷量也面臨停滯困境。

根據可口可樂2017年的財報顯示,2017年全年淨收入354.1億美元,同比下跌15%;毛利潤221.54億美元,同比下跌13%;營業利潤75.01億美元,同比下跌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48億美元,同比下滑幅度高達81%。

事實上,可口可樂也一直在力圖塑造一個更加“健康”的形象。尤其是在2017年5月,可口可樂新任CEO詹姆斯·昆西上任後,公司開始著力產品多元化(包括飲用水、果汁、咖啡茶飲等)、加快新品上市節奏、並加強研發本土化飲料。

2017年,可口可樂在全球推出了超過500款新品,較前年大增近25%,創下該公司新紀錄。其中包括在俄羅斯上市的南瓜口味雪碧,在巴西推出的一系列乳清蛋白,在中國上市的芝麻核桃蛋白飲料,以及在法國和比利時銷售的鹹檸檬汽水。2018年3月,可口可樂甚至打破“酒戒”,冒險涉足酒類飲料,並在日本市場售賣酒類飲料。

相較於可口可樂,老對手百事則擁有更為豐富的非碳酸飲料業務,如樂事薯片、桂格燕麥、佳得樂功能飲料等品牌。但百事並不滿足於此,提出了健康倡議計劃——除了常規碳痠軟飲,到2025年將推出一系列“日常營養”產品,包括穀物、乳製品和水合飲品。

此外,百事可樂上週還斥資32億美元收購家用蘇打水製造機品牌SodaStream,進入家庭自制飲料領域。

目前,兩大可樂巨頭在替代水、瓶裝水、功能飲料、冷榨果汁、乳製品、植物飲料、即飲茶、即飲咖啡等領域佈局全方位矩陣,戰略類似但也不盡相同。

此次進軍咖啡等熱飲市場也是出於同樣的考慮。相比於碳酸飲料和酒類飲料,正迎來新一輪消費升級的咖啡等熱飲的市場增速更快,發展潛力更大。

Costa求變

作為咖啡連鎖企業,Costa與星巴克雖有一爭,但多年來,始終難逃“千年老二”的宿命。

可口可樂350億收購Costa,“Coca Costa”懟上“雀巴克”

雖然Costa在英國大本營市場的佔有率已經超過了星巴克,但其海外擴張之路,不僅滿是曲折,更有越走越窄的趨勢。在全球市場“咖啡收購”蔚然成風,中國市場攪局者不斷的當下,Costa的處境愈發顯得尷尬。

甚至,早在2017年,就有投資者要求Costa母公司Whitebread PLC剝離Costa業務。

1999年,Costa在迪拜開了第一家英國本土之外的門店,開啟了它的國際化之路。這一年,Costa的一個主要競爭對手星巴克來到了中國市場。至今,Costa還沒有進軍北美市場。

直到2006年底,Costa才在上海南京東路開了第一家中國門店,這家門店也是品牌在亞太地區的第一家。此時,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的星巴克已經在中國擁有了300多家門店(直營店+授權店)。

Costa雖然在華髮展一直打著強勢擴張的旗號,但事實上,其擴張速度還是趕不上星巴克。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31日,Costa在中國內地的門店有257間。從2017年3月至今,Costa僅僅新增了十餘個店面。而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數,已經達到了3400間。

2017年起,“瑞幸咖啡”等一眾互聯網咖啡連鎖企業攜大量資本入局,在中國市場瘋狂擴張,短短半年就鋪設超過500個店面。這讓號稱“千年老二”的Costa更是尷尬。

業內人士認為,當下的咖啡連鎖企業,需要具備兩個屬性:快、出品不錯,就可以受到大部分消費者的青睞。星巴克和瑞幸都深知這一點。

隨著不斷的擴張和在華策略調整,現在的星巴克已經不再刻意強調自己來自美國,轉而強調生活方式。

此外,本月初星巴克與阿里巴巴正式達成合作,在中國推出外賣業務。星巴克還將涉足阿里旗下的餓了麼、盒馬鮮生、淘寶、支付寶、天貓、口碑等多個業務線,全面擁抱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戰略。

“土生土長”的瑞幸咖啡,更是在“神州系”大量資本的投入下,將“消費降級”和“咖啡社交”玩得風生水起。

相較之下,Costa的品牌調性卻一直是“更有品質,更有格調”。這種奇怪的“英式傲嬌”,讓Costa在中國市場始終找不準自己的定位。僅僅靠賣產品,不能把品牌與客戶的關係緊密聯繫在一起。

耕耘中國市場多年,深知怎樣和年輕人打交道的可口可樂,或許能為Costa注入新鮮的血液。要知道,Whitebread PLC的主業是酒店業務,而非快消或餐飲。

從這一點來看,可口可樂會是Costa更好的“老闆”。

事實上,Costa方面對可口可樂的入主也充滿期待。Costa在一份公告中表示,本次收購帶來了獨特的戰略機遇,它將Costa品牌與可口可樂的全球規模、產品和分銷能力相結合。這種組合將確保新產品的開發,英國的持續增長以及海外更快的擴張。

近年來,Costa的“老對手”們正逐步被行業龍頭“收編”。佔據美國包裝咖啡市場20%份額的Keurig綠山咖啡,被JAB控股收購;而藍瓶咖啡、星巴克咖啡的店外業務均被雀巢“招致麾下”。

在此背景下,可口可樂和Costa“抱團取暖”,可能是改變兩個品牌現狀的一劑良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