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补水有方法,省时又有续航力

一说到补水,很多人都会说,这有什么难的啊!无非就是喝水,喝运动饮料,解渴,防止身体出现脱水不就好了,甚至连跑步运动员和教练都是这么认为的。

跑步补水有方法,省时又有续航力

水分补充也是比赛策略中很重要的环节,流汗会使体液与电解质流失,需要适时的补充—起跑前先将体内水分补满,在比赛全程还要陆续补充流失的量。维持体内水分的充足可以减少身体所受的压力,并降低跑步时的疲累感。因此科学的补水,是具有很重大意义的:

1.科学补水可以抑制体温上升

跑步时身体出汗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抑制体温上升。但是随着跑步的进行,水分越来越少,体温也会越来越高,这个时候科学的进行补水,有助于控制体温,避免热衰竭。

跑步补水有方法,省时又有续航力

2.科学补水可以缓解疲劳和紧张精神

人体在缺乏水分的情况下,各部位的机能也会随之下降,疲劳感会越来越强,在担心自身情况的同时,精神也会越来越紧张。所以这个时候进行科学的补水,能让各部位机能逐渐恢复正常,是情绪得到舒缓。

跑步补水有方法,省时又有续航力

● 补充水分赢得比赛

比赛中需要将各项身体机能推至极限,因此需尽力做好后援工作,保持水分充足可以让身体运作更有效率,是促进表现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水分参与了许多足以影响表现的重要生理作用:排汗可帮助体温恒定,摄取足量水分也有助于稳定血浆体积,而血浆负责将营养运送至肌肉,并将代谢废物(例如乳酸)带离肌肉组织,因此开始脱水时无论是体力或脑力都会受到重大影响。可以利用训练期间探索自己的水分摄取状况,比赛时才知道如何判断身体对水分的需求,以及如何有效补充水分。

跑步补水有方法,省时又有续航力

● 过犹不及

如果没有补充运动流失的水分,血浆会变得越来越浓稠,降低心脏作功的效率,增加氧气运送至细胞所需的时间,这种状况称为「高血钠症」,此时体温会升高,血中盐分浓度也增加,又更进一步使脱水恶化。另一种罕见的极端状况是短时间内摄取太大量的水分,导致血浆被过度稀释, 称为「低血钠症」,跑者会感到头晕、意识浑吨,严重者甚至会全身抽搐与呼吸衰竭。如果比赛期间能遵循既定的策略补充水分,那麽发生上述两种状况的可能性就非常低。

跑步补水有方法,省时又有续航力

● 比赛期间的水分补充

不同跑者对水分的需求各异,下表可供参考,一般而言赛前喝开水最好,开跑后到比赛结束则以运动饮料为首选,才能同时补充糖分与电解质。比赛途中拿到的瓶装饮料最好一次喝一小口,总量不要超过建议量,以免太多液体造成胃部不适或低血钠症,最后别忘了赛后的水分补充也同样重要。

– 跑步比赛前

开跑前有先将水份补满的跑者,比赛期间心率与体温都会比水份摄取不足者低,在赛前两小时补充水分应该能确保身体储水量达到饱和状态。假使水分补充后一小时内仍无尿意感,表示可以再多喝一些,最后要开跑前十五分钟试著做最后补充,就可以放心上路了。

跑步补水有方法,省时又有续航力

– 跑步比赛中

口渴感觉的产生是大脑在传达脱水的讯息,告诉身体必须马上补充水分了,假使我们等到口渴才喝水可能就太晚了。虽然水份的需求因人而异,也会受到天气状况、排汗量的影响,但对于10公里以上的里程或非常炎热的环境下,摄取足够的水份就显得更为重要。

比赛中可以补充开水(低张溶液)或运动饮料(等张溶液),吃一点能量果胶也是维持血糖值的好方法,但需要配著开水服用效果较佳。

跑步补水有方法,省时又有续航力

– 跑步比赛后

赛后电解质(盐份和葡萄糖)的补充与水分补充一样重要,因为电解质也调控著人体的含水状态,运动饮料可分为等张与高张溶液,前者内含的盐份与葡萄糖浓度与人体体液相同,后者浓度则比较高,因此不适合比赛当中饮用,但做为赛后补充饮料是很适合,如果仅以开水做为补充,则要搭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例如香蕉或电解质锭一起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