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 VS. 律|朝花夕拾 · 协和八

朝花夕拾

【小编按】最近出科考临近,小编提醒一下,对于房颤病人,控制心室率用什么药?是么时候抗凝?怎么抗凝?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吗?如果还没有,那么就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朝花夕拾吧!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率失常之一,≥ 80 岁群体患病率为 9%。说到房颤治疗的「目标」和「三大基石」,大家一定不陌生:

率 VS. 律|朝花夕拾 · 协和八

图 1 目标与三大基石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不同的患者,我们应该选择那几块基石呢?

一、减少症状

Question 1:控率 or 控律?

利用药物进行「控率」或「控律」长期的死亡率和脑卒中发生率相当。因此,对于无症状的患者,首选室率控制策略;而有症状者则可首先考虑尝试节律控制。

率 VS. 律|朝花夕拾 · 协和八

图 2 控率与控律的最简化的选择方式

1. 室率控制

适用人群:除无症状者外,高龄者(≥ 80 岁)以及大多数心衰患者也应首选。新发房颤转复后的维持策略应选控率。

目标:

  • 严格标准:静息 < 80 次/分;

  • 宽松标准(适用于无症状及左室射血分数正常者):<110 次/分

方法:

  • β 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25-100mg bid PO;

  • 非二氢吡啶类 CCB:地尔硫卓(缓释剂型)30mg tid/90mg qd 或维拉帕米80-120mg tid/qid

  • 洋地黄类:过去是一线药物,现在并非一线选择药物。由于地高辛无负性肌力作用,故可用于合并左室收缩功能降低心衰患者(0.125-0.25mg qd PO)

  • 胺碘酮:其余药物单用或联用无效时可选。

  • 当药物治疗无效时,也可考虑采用房室结消融联合心室起搏来控制心室率。

2. 复律&节律控制

适用人群:有症状者;控率失败者,相对年轻者(<65 岁);有可逆的继发因素(如甲亢、心包炎、肺炎、肺栓塞)且已纠正者应行转复,但不需维持治疗;新发房颤者应至少进行 1 次复律;心动过速心肌病者。

另外,也需要结合病人的主观意愿做出决定。

紧急电复律指征: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左心衰、持续低血压、持续心肌缺血、房颤伴预激综合征。

方法:

表 1 节律控制的方法

率 VS. 律|朝花夕拾 · 协和八

* 药物转复患者一年半内的复发率高达 88%。

二、预防栓塞

Question 2:要抗栓吗?

心房血栓所致血栓栓塞是房颤的最大威胁。除血栓风险很低的患者外,在充分评估出血风险后,均需要考虑抗栓治疗。

1. 房颤持续时间 ≥48h 的复律患者

该类患者在转复后的短时间内,血栓栓塞风险明显增加。因此不论 CHA2DS2-VASc 评分如何或采用何种复律方法,都应进行「前三后四」的抗凝治疗。

率 VS. 律|朝花夕拾 · 协和八

需尽早复律的患者,可选择另一替代方案:在短期抗凝的同时,用经食管心脏超声(TEE)排除心房血栓后进行复律。

率 VS. 律|朝花夕拾 · 协和八

问:那要是 TEE 看到血栓了怎么办?

答:那就乖乖抗凝 3~4 周再复律!

长期来看,无论房颤的类型如何、采取控率还是控律策略,栓塞事件的发生率相似。因此长期抗凝治疗的决定应根据个体的 CHA2DS2-VASc 栓塞风险评分而定。

表 2 CHA2DS2-VASc 评分(非瓣膜性房颤)

率 VS. 律|朝花夕拾 · 协和八

*缩写 TIA: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E: thromboembolic,MI: myocardial infarction,PAD: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表 3 CHA2DS2-VASc 评分与抗凝选择

率 VS. 律|朝花夕拾 · 协和八

问:该评分适用于非瓣膜性患者,那瓣膜性房颤该怎么办?

答:瓣膜性房颤脑梗风险增加,均需华法林抗凝!

Question 3: 选啥药呢?

非维生素 K 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NOAC;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与华法林均为I类推荐。相比于后者,NOAC 使用便利(不需常规检测 INR),缺血性脑卒中和大出血发生率和华法林相似或更低,部分专家建议将其作为优选;但 NOAC 也有较为昂贵、无简单易行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国内缺乏已批准的解毒/逆转药物等缺点。

率 VS. 律|朝花夕拾 · 协和八

参考文献:

[1] Kumar K. Overview of atrial fibrillation.: UpToDate, 2016-2-2.

[2] Ganz LI. Epidemiology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UpToDate, 2016-10-15.

[3] Naccarelli GV, Ganz LI, Manning WJ. Atrial fibrillation: Cardioversion to sinus rhythm.: UpToDate, 2016-2-8.

[4] Kumar K, Manning WJ, Rhythm control versus rate control in atrial fibrillation.: UpToDate, 2015-10-20.

[5] 赵久良,冯云路. 协和内科住院医师手册(第二版).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

[6] 陈太波. 心房纤颤的规范化治疗2015 (PPT).

[7] January CT, Wann LS, Alpert JS, et al. 2014 AHA/ACC/HR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 J Am Coll Cardiol, 2014, 64(21): e1-e76.

[8] Sabatine MS. 麻省总医院内科手册. 张抒扬, 翟光耀. 第4版. 西安: 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 2015.

质控:小二仙草

* 回复关键词「房颤」可查看本文

* 本文题图及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