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新華街上的兩家百年老店


北京南新華街上的兩家百年老店


北京南新華街上的兩家百年老店


感謝網友們慧眼識別,從文盛齋一間門臉房判定出上圖是民國時期南新華街,筆者不勝感謝。

南新華街屬於琉璃廠廠甸地區,在雲集著諸多經營文房四寶和古舊書籍、字事、古董、古玩商家店鋪的琉璃廠地區,也有一些售賣文化娛樂用品的店鋪。其中,就有兩個同為著名的百年老字號,卻又不同的文盛齋。

一個是原址在前門外廊房頭條的文盛齋,大約開業於清朝嘉慶年間,以經營各類彩燈而著名,1956年公私合營後遷到東琉璃廠92號,上面第二張圖片拍攝於九十年代,是1983年新建的。

另一個是清朝咸豐年間開業的樂器琴行,位於廠甸小沙土園北口西側,後來遷到安定門內大街。這就是文盛齋琴行。

文盛齋琴行

文盛齋琴是由河北深州一張姓人氏,在清咸豐年間開辦的“胡琴老鋪“,原址在琉璃廠附近的小沙土園衚衕西口,後來的南新華街路南,只有一間門臉房,前店後廠,是北京最早的製作銷售胡琴的店鋪之一。

胡琴原是一種統稱,包括京胡、二胡、四胡、墜胡、墜琴等。舊時還叫“二鼓子”。解放後,將胡琴定名為京胡,便於與其他類胡琴的區別。它是京劇伴奏用的主要樂器。主要京胡伴奏者稱為“主弦”。

胡琴是元代由塞外傳入京都,故習稱為“胡”琴。胡琴是由琴桿(亦稱擔子)、琴筒、琴軸三個主要部件及琴弓、千斤鉤、弦、馬子組成。規格和材料、尺碼全有一定規定。製作胡琴是一種特殊手工藝,難度很大。文盛齋初創時期,北京只有兩三家胡琴鋪。他們主要是生產宮廷用的高檔琴、箏、瑟、二絃,以及剛剛在旗人貴族子弟中興起的說唱用“八角鼓”和“三絃”。文盛齋在同行的競爭中,以質優價高、檔次高雅為特色。他們選料必挑“頭水”,用料十分講究,做工十分精細,所以雖然價高,樂者仍舊爭購。直至解放後,文盛齋還保留有當初給宮廷做的胡琴樣品,樣式華貴,格調高雅,音色純正,為行家所稱道。

胡琴的發展與京劇的發展幾乎是同步前進。自清同治、光緒年後,由於徽班進京形成了京劇,很快從宮廷熱轉到民間。京劇伴奏的主要樂器就是京胡,所以,京胡質量的好壞很是重要。許多著名琴師也同制琴藝人一起參與了胡琴的改革。最初的京胡擔子,全長只有一尺四寸五,筒子內膛直徑一寸三,以適應高亢的唱腔而設計的。20年代,為梅蘭芳伴奏的名琴師徐蘭沅,根據梅派特點,大膽將京胡擔子加長到一尺六寸二,筒子內膛加大到一寸四分五,拉出寬厚的“董音”,為梅蘭芳的演唱錦上添花。在材料選用上,研究出用湘妃竹包鑲筒胡琴,精緻如工藝品,成為梅蘭芳赴美國演出時中國民族樂器的展品。曾是演員,後操琴為馬連良、楊寶森伴奏的楊寶忠,曾出雙份工資把制琴名手請到家中,共同研究改制京胡。他曾把從一舊貨市場上尋來的老竹筆筒,去薄改為琴筒,發音美妙絕倫,成為楊家的傳家寶。

文盛齋與名琴師們合作,為發展京劇藝術做出了貢獻。京胡發展到今天,品種已十分豐富。根據不同流派、不同演員、不同行當,就專有拉“西皮”、“二黃”、“娃娃調”的京胡,以及伴奏、獨奏不同用途的京胡。京胡已成為北京民族樂器的主要產地之一。

1954年,在宣武區琉璃廠組建民族樂器購銷聯營組。由文盛齋、文興齋、馬良正、公和興、友聯、古源閣、陳韶軒等七戶樂器作坊自願結合而成。對所生產的樂器實行聯購、聯銷、聯合經營。1956年公私合營,併入北京民族樂器廠,文盛齋琴行在新華街消失。

在南新華街還有馬良正胡琴鋪,清宣統三年(1911年)京胡技師馬良正於琉璃廠東口創建了製作京劇的店鋪。開業後自任技師並經營,招收了史善明、傅歷山、張蓬達、張志敏等徒傳授技藝。1938年,由其子馬文元繼承父業。中國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於1956年合併入北京市民族樂器廠。

北京京市第一樂器生產合作社,於1954年元月25日在和平門外南新華街南口(今響銅樂器門市部)建店開業。始由董玉華、趙金華、高洪章、林萬祥、韓鳳儀、張國勤、 司德文、梁壽昌倡議並創辦。隨即有虎恩林、蓋相東、大眾、文聲齋、史善朋、元音齋、新聲齋、聲和齋、明音齋、德盛永、德昌永、德利永、德盛昌等作坊和康雙全、周發岐、高洪凱、張榮明、劉廣巨、張耀清、傅寶利、楊天來、馬玉田、周永生、張寶林等二十餘名個體勞動者先後參加。政府派金福林任書記,公推韓鳳儀為主任。此店所生產的都是民族樂器。有二胡、板胡、京胡、京二胡、高胡、中音胡、低音胡、四胡、墜胡、三絃、琵琶、月琴、秦琴、阮、笙、管、笛、簫、海笛、 嗩吶、揚琴、木琴、板、鼓、梆子、鑼、鑔、鐃鈸、鍾、磬等三十餘個品種。1980年10月,併入北京民族樂器廠。

文盛齋經過幾度興衰,於1987年恢復了老字號,在安定門內大街路東重開文盛齋胡琴行,三間門臉房,如今已成為全國知名的琴行。

九十年代以後,在南新華街南段逐漸形成了十幾家民族樂器商店,被宣武區命名為民族樂器一條街,有金韻琴行、恆遠琴行、樂濤樂器等,最有名的是位於南新華街72號的史善朋竹琴社。

史善朋竹琴社以純手工製作京胡而著稱,至今已有80多年曆史。相隔不遠的湖廣會館內的“四大名琴”,就是史善朋竹琴社為四大名旦梅、尚、程、荀量“音”訂做的。據說曾有人先後出40條黃金和20萬美元收藏“四大名琴”,史家都沒有賣。京劇琴師黃毅文先生幾十年來在史家京胡的樂聲中備受感染:“史家京胡的聲音又高又亮,但十分圓潤;既寬厚,又很充實。每天到這裡來買琴的都是京劇內行大家。”

史善朋(1909年—1961年)北京通縣西集史東儀人。12歲時,因貧困入京,在琉璃廠馬良正胡琴鋪學習製作京胡的工藝。由於他專心致志的學習和全神貫注的投入,所以是諸徒中之最優秀者。1930年,已經出師五年的史善朋被天津市久盛齋胡琴鋪聘為京胡製作師,二年後回京,在李鐵柺斜街西口,以史善朋竹琴社命名立店開業。曾先後授徒譚顯德、史志義、鄭貴榮等八名。其子史致賢在其培育下,在參加北京民族樂器工作的四十餘年中致力於研製京胡,不斷改進操作方法,繼承和發展了史派京胡製作藝術。1982年,史善朋之孫史優生高中畢業後承祖業,於南新華街掛牌開業。

北京南新華街上的兩家百年老店


北京南新華街上的兩家百年老店


筆者夫人2005年退休後,在勁松社區參加退休老人民樂組,學習拉二胡,這還緣於1989年廠甸廟會。那年我在廠甸廟會花20塊錢買了一把沿街叫賣的二胡,也是一時興起想起小時候的事兒。小學三年級要求每個同學選擇參加一個課外興趣小組,我報名象鼻子中坑小學民樂小組,拉了一個月二胡。後來要求我出錢十元自己買一把二胡,我不想想張口找家裡要錢,就參加東城區少年宮的航海模型小組了,從此終生與樂器無緣。

我那把花20元錢買的二胡經過幾次搬家,始終沒丟棄,最後成了夫人退休後打發業餘時光的工具。一年後,夫人花2000塊,託師傅在琉璃廠老師傅那裡買了一把紅木二胡,上面標著“文盛齋製作”五個字樣。

文盛齋燈籠

“文盛齋燈籠”創辦於清嘉慶年間(1806年),位於前門外廊房頭條,是自產自銷燈畫扇的老字號商店,其燈綵馳名京華。品種有宮燈、紗燈、花燈、壁燈、會燈、年燈、玩具燈等,並經營蘇杭雅扇·手繪壁畫等業務。其宮燈,古色古香,一般用硬木作出框架,有四角和六角型等,可拆卸和摺疊,在燈的每個角上都綴有絲穗,底下有一根獨穗,燈框架之間嵌以玻璃,玻璃內畫有彩色漆畫。

晚清時文盛齋多為京城的宮廷、王府製作宮燈。文盛齋的紗燈,俗稱燈籠,一般用竹木或金屬作框架,糊以紗絹,塗上魚鱗膠,使燈既透明又不透風,同時,在紗絹上繪有彩畫,燈內燃有蠟燭。這種燈,晚清和民國初年,多懸掛在王府、大戶門口,起顯示身份和照明作用。1915年,文盛齋的燈綵參加巴拿馬國際博覽會榮獲兩枚金牌。前門外廊房頭條因燈綵店集中,被譽為“燈籠大街”。

北京南新華街上的兩家百年老店


北京解放後,文盛齋和廊房頭條街上的幾家燈綵店經過公私合營,組成北京市美術紅燈廠,其主要售貨門臉和加工工廠均遷移到宣武門外東琉璃廠東街。

八十年代初琉璃廠地區改造,生產車間搬到南三環路分鐘寺村,工廠正式更名為北京紅燈廠。

從五十年代建廠後一直到八十年代,紅燈廠始終肩負著製作國慶節天安門城樓專用燈籠的任務。談到那段歷史,工廠左主任仍然掩飾不住一臉的自豪:“在那個年代,只有國家領導才能上天安門城樓,但我們掛燈籠的時候也可以上去,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呢!”

左主任說,那時候他每天騎車從廣渠門的家到天安門,和其他六七位師傅要一起加班加點連做上四五天燈籠。而做燈籠用的布都是專人提供的,師傅們只負責組裝。每做一批燈籠都可以用上兩三年,這兩三年中,每次國慶前,紅燈廠的師傅們都要負責為舊燈籠換新紅布,貼新的雲子和萬字。

據做燈籠的老師傅講:“做燈籠不僅要靠悟性,還要經常犧牲自己的一雙手。”老師傅說,竹條上的竹絲不注意就會插到手上,如果不剝出來,手就會感染化膿。用洋紡布做燈籠,因為質地絲滑,必須用水把布浸溼,才能縫製,所以一到冬天,師傅們的手經常會被凍傷。

他們製作的燈籠直徑最小的有30釐米,價錢不到30元,一個直徑不足一米的中型燈籠價錢為150元,也曾做過全國最大的燈籠。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市民也開始選購紅燈廠的燈籠作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的裝飾。

2000年琉璃廠紅燈廠全部搬到分鐘寺村一條小衚衕內。在破舊的幾十平方米的廠房內,卻擺滿了大大小小的近百隻燈籠,最大的有房子的牆壁那麼高,最小的卻不足半隻胳膊長短。竹條、紅布、金紙,幾乎成為了全部的製作原料。做燈籠的師傅共有七八位,最年輕的也已經四十出頭,每個人都有著幾十年做燈籠的歷史。

燈籠全是傳統手工製作,廠子裡年齡最大的任師傅已經快60歲了,從1972年到現在,任師傅已經做了34年的大紅燈籠。任師傅說,他們的燈籠全部是手工製作,連糨糊都是自己用麵粉、明礬和開水熬製的。

據任師傅介紹,做燈籠的過程分為三步,第一步是組裝,要把一根根竹條和燈盤組裝成燈籠的骨架。為了保留最傳統的做燈籠工藝,師傅們一直堅持著不用鐵製的骨架,而選用在北方很難購買到的竹條做原料。燈籠的每一隻骨架都像一把雨傘,可以收縮,為了保持骨架的這種韌性,竹條必須全部選自生長年份三年到四年半的竹子。第二步工藝是給燈籠穿衣服———包紅布。紅布的面料分為洋紡和棉質兩種,但顏色都要選用鮮豔的正紅,並且要有足夠的厚度。紅燈廠購買的紅布全部來自於山西一家指定的國有紡織廠。做燈籠的最後一道工序是貼雲邊,用金黃色的紙或布剪出雲子和萬字貼到燈籠的兩端,象徵吉祥、如意。最後燈籠掛上穗,就製作完成了。

2001年春節前,天津勸業場食品街開張的時候,曾邀請他們做過一個碩大的燈籠,這隻燈籠直徑就有4.1米,有200來斤重,是當時全國最大的燈籠。而製作這隻燈籠的經歷,成為了師傅們幾十年裡最自豪的經歷。

做這麼大的燈籠,最初的難題就是選購做燈籠骨架用的竹條。經過測量計算,做這隻燈籠所用的竹條長度必須在4.8米以上,而這就要求竹子的生長年齡在4年以上。為了找到這種竹條,紅燈廠的師傅們專門開車去外地好幾個賣竹製品的市場進行選購。由於廠子的空間有限,為了找個足夠大的地方做這隻大燈籠,老師傅們特意租借了一個單位食堂做製作場地。燈籠要有五六米高,為了把燈籠豎起來固定住,師傅們還特意焊制了一個帶梯子的鐵架子。

做燈籠的過程也需要十幾位師傅的全力配合。用竹條組裝燈籠的骨架,十幾位師傅就足足忙活了一整天。而骨架做好後把燈籠撐開,放倒,又成了難題。為了不損害到燈籠的骨架,由3位師傅固定住燈籠的底盤,7位師傅用繩子拴到燈籠的另一端,拉動繩子把碩大的燈籠一點一點放倒。燈籠放倒後,才可以在骨架上貼紅布。做這一隻燈籠,整整用了一週的時間。在食品街開業前,燈籠用拖車運到了天津,至今仍然懸掛在天津食品街最中心的玻璃屋頂上。

八十年代,紅燈廠曾經每天都有百十隻燈籠的訂單,經常會出現庫存缺貨的現象。但上世紀90年代後,受到市場衝擊,紅燈廠每年只能在國慶和春節前接到兩百個燈籠左右的訂單,平時很少有人來訂貨。

為了把這份傳統工藝保存完整,紅燈廠一直堅持使用最古老的流程製作燈籠,但他們同時要面臨的還有巨大的競爭壓力,而這些老師傅們最擔心的就是這種傳統工藝後繼無人。據瞭解,紅燈廠現在的師傅大部分都是廠子退休老師傅的子女,但這些人也全部都步入中年,廠子現在很難再招到新人。

由於效益不佳,2006年紅燈廠每個師傅的月工資只有千元左右,廠子自從2000年遷址後,人員流失了一半。“不論以後怎麼樣,我們這一批人會一直堅持下去。”廠裡的老師傅說,最大的希望就是做燈籠的技術能一直流傳下去。

北京南新華街上的兩家百年老店


北京南新華街上的兩家百年老店


北京南新華街上的兩家百年老店


作者ruiren4911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