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P2P跑路維權攻略!

最全P2P跑路維權攻略!

雷潮之下,無數人失去養老錢、看病錢、買房錢,本想賺點白菜錢,而今卻操著白粉的心走上慢慢維權路。

他們掙扎著,彷徨著,哭求著,在血淚中明白要奮起一搏維護自身的權益。可維權談何容易,騙子早已失去良知,平臺早已無法維繼,出借人更是求助無門。我們要堅強,要堅持,要堅決捍衛自己的權益。

P2P到不同時期,採取的維權策略也有所不同。

當平臺出現問題初期,應該立即前往平臺,或許平臺會礙於輿論進行優先兌付;

當平臺問題已經全面爆發,此時再去平臺要求優先兌付已經於事無補,而是需要抱團,集中力量跟平臺談判;

當維權進行到中期、末期...採取的方式也個不相同。

一、維權黃金時期

1.1暴雷前成功下車

識別平臺跑路特徵,在初露端倪時便迅速下車,避免雷潮。

那麼一起來看看平臺暴雷前都有哪些徵兆吧。

1.1.1成立時間短

P2P金融屬性很強,更需要很強的專業性。目前行業中比較大的平臺要麼有多年線下經驗轉而線上,要麼成立時間較早,經過多個完整的資產週期,風控得到不斷完善。

從歷史跑路的平臺來看,大部分成立時間較短,少部分也因為經營不善出現困難。為什麼成立時間短的平臺更容易跑路呢?

(1)平臺本身就抱著賺一票就走的心態。通過發佈秒標、高息標等手段快速吸引一波資金,然後捲款跑路。

(2)平臺因為經營不善。

一般平臺標的期限在3月-12月之間,隨著到期日集中又無後續資金流入,資金鍊斷裂只能跑路了之。

1.1.2羊毛頻繁

有羊毛薅固然好,但是請看清目前的形勢。在網貸的風口期羊毛盛行,平臺虧本搶佔市場,即使有泡沫也有風投、老闆來接盤。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

風停了,網貸進入融資寒冬期、資產端搶奪期、甚至是現在的現金流緊張期。羊毛出在羊身上,沒有新的機構或投資人來接盤,剩下的只有投資人自己。

1.1.3借款企業本身處於夕陽狀態

從泛亞和綠能寶的暴雷經驗來看,我們可以參考借款企業所處行業來判斷是否可持續發展,是否有投資的價值。

1.1.3.1綠能寶暴雷

比如暴雷的綠能寶,其所處的行業為光伏產業看上去高大上,

其實是一個產能過剩的行業,國家早在2012就規定銀行需要限制給產能過剩行業貸款。

綠能寶的逾期公告也是奇葩,“因國家補貼不能按時發放,綠能寶無法按時兌付投資人,逾期金額高達2.2億元。”試想一下,一個賺錢的行業,國家會進行補貼嗎?

1.1.3.2泛亞暴雷

而同樣引起網貸行業轟動的泛亞,也是類似的問題。泛亞曝雷前是有色金屬交易所,從表面上看,沒有一絲絲破綻。

(1)政府鼓勵、媒體報道、銀行銷售,運營也有幾年時間了,以前的投資者全部正常兌付,沒有不良記錄。

(2)我們通常認為,收益太高,事出反常必有妖,但是泛亞給收益率並不離譜。

(3)收益來源也清楚明白,給投資者的收益來自交易對手的延遲交收保證金。

泛亞精巧的騙局下也有反常點,在平臺上,

買方交收量長期低迷。從泛亞所處的行業也能看出破綻,全世界對這些有色金屬的需求量並不高。泛亞以為可以囤貨居奇,待壟斷市場和價格後抬高物價。

然而市場的供需關係很重要,業內人士稱“泛亞收儲後形成3600噸的銦庫存,即便國內所有銦廠家全線停產,也需要消化十餘年。”試問這麼高的庫存誰來買單?

1.1.4發標異常

平時每天發標量幾十萬的,突然接二連三地發佈,標量增加到幾百萬。以前都是月標、季標,突然增加了很多天標、秒標。這些信號,很有可能是平臺想最後撈一筆就走。

1.1.5利率突然提高很多

P2P的平均利率總體是向下的,大多數平臺也在緩慢的下降。有的平臺利率不降反升,突然性的以活動獎勵、提高發標利息等各種手段變相提高回報,則需要留心了。要麼是平臺遇到兌付危機需要大量資金墊付,要麼是平臺想賺這最後一票離場。

1.1.6大戶撤資

那些動輒上百萬的大戶對平臺的安全穩定更在乎。不僅時刻在關注平臺動向,還有更靈通的消息提現洞察平臺的負面。往往大戶撤資,預示著平臺的緊張時期。

1.1.7股東連續大換血

作為平臺的創始人或者高管,如果對平臺持續看好怎麼會捨棄這個香餑餑呢。“春江水暖鴨先知”,平臺持續大換血,要麼是不看好平臺發展,要麼有其他的利益糾紛。即使沒有不可告人的內幕,也會因為頻繁換血內耗太大,不利於平臺發展。

1.1.8人氣下滑

雖然不能盲目以成交總額和滿標速度來衡量平臺的安全性,但如果一個平臺人氣忽然下降得非常厲害、成交筆數變少、用戶不活躍、每日淨流出持續攀高,這就要引起注意了。

滿標速度是平臺人氣的一個反應,

大環境正常的情況下,平臺人氣突然下滑,那麼平臺的危險係數也在增加了。

1.1.9平基本運營停滯

平臺的官網連續不更新內容,客服電話無人接聽、官方微信群、qq群無人應答,這些信號也預示著平臺的正常經營出現問題。試想一個想持續發展的平臺,怎麼會不花心思好好經營呢。

1.1.10負面輿論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一個平臺在千千萬萬雙眼睛下,如果有問題總能發現一些端倪。各大三方社區及媒體都會有小道消息,出現負面時我們也要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

P2P投資,選對平臺很重要,抱著僥倖或者薅一把就走的心態無疑是在刀口舔血。而我們在選擇平臺的時候也不能一味的追求高收益,小心“你看中平臺的收益,它看中你的本金”。

在這個動盪的時期,天雷滾滾,花點心思瞭解下平臺,提前逃離一場風雪。如果選擇的平臺有這些特徵,則需要留心了。

1.2出現疑似暴雷現象立即去現場

1.2.1提高警惕

鑑於目前大環境,發現提現不到賬、實控人失聯、高管/員工大量離職、集中出現負面輿論一定要警惕起來,這些可能是暴雷的徵兆。

1.2.2第一時間趕往平臺

出事初期,輿論尚可以控制,為了穩定投資人情緒平臺一般會選擇息事寧人。

(1)要求平臺優先兌付

(2)以平臺的車輛、房產等作為抵押

(3)實在不濟至少還有電腦、桌椅板凳

總之,就是要快,因為平臺出事負責人也有可能在籌劃加速跑路,拼的就是速度。

1.2.3需準備的資料

1.2.3.1自身與平臺關係證明

①身份證複印件(正反面);

②充值(提現)過的銀行卡複印件(開戶行名稱、用戶名、卡號);

③平臺所有充值記錄截圖;平臺所有提現記錄截圖;平臺所有充值(提現)過的銀行流水打印出來(可到開戶銀行打印投資期間的投資、收益、銀行賬戶往來明細並加蓋銀行章印,或打印投資期間網銀截圖等);

④平臺待收總額截圖,賬戶信息截圖,有第三方支持平臺的把交易記錄截圖打印;

⑤平臺所有待收合同或標書下載打印。

1.2.3.2平臺相關資料

①平臺網站的截圖、公司內部的照片、經營資料,管理團隊等信息。

②P2P平臺的廣告、聲明等以明示或默示作出的承諾性文件

③借貸協議、擔保協議、註冊P2P平臺時的用戶協議、P2P平臺操作指南等約定權利義務內容的文件

④P2P平臺ICP/IP地址域名信息、註冊平臺的企業名稱及工商註冊所在地

⑤銀行匯款流水、第三方支付流水及其匯入賬號、P2P平臺記載的交易信息

1.2.4到達現場應該做什麼

1.2.5.1拖住(控制)平臺實控人

當平臺出現問題,實控人往往選擇溜之大吉,又絕不可能空手而歸,定會捲走一大筆資金。而平臺運營也很可能會跟著停滯,人財兩空。屆時,不管是向實控人還是平臺借款人追討資金都會難上加難,遙遙無期。

因此去到平臺第一件事是控制住相關負責人,有他們在維權才有意義。

1.2.5.2尋找突破點

(1)找對方弱點

如果平臺本身就是假標、自融,可以儘量蒐集這些證據。到達平臺時將這些證據丟到平臺相關負責人的面前,告訴他們我們是有備而來且證據充足,從心理上對其進行震懾。

(2)亮出自己的後臺

必要時可以向平臺透露自己的有後臺(沒有也打腫臉充胖子嚇嚇對方),比如某某親戚是政府部門的,告訴他們惹毛了沒有好果子吃。

(3)輿論威脅

平臺怕輿論影響力,展示自己在論壇、微信群的影響力,告知他們不給錢的後果。

(4)死纏爛打

如果平臺就是不給錢,就當一回“潑婦”,一哭二鬧三上吊,反正要到錢就行。

1.2.5.3抱大腿

如若自己拿不定主意或者不敢當槍頭鳥,可以立即向鬧得厲害或者身強力壯人高馬大的投資人抱成一團,成立追討小組。

優勢:對於一些運營良好,一時資金週轉困難導致逾期的平臺而言,在網站出事初期,大多希望息事寧人,這種方式不僅可以穩定投資人自身情緒,也可以緩解對平臺的壓力,回款可能性較大。

劣勢:黃金時期較短,如果時機把握不準,稍縱即逝。事態發展到無法大事化小的地步,平臺往往破罐破摔甚至悄悄轉移資產。

切記,人數不可過多,否者平臺不會開優先兌付的先河。

1.2.5.4明確責任主體

(1)責任主體為借款人

投資者到期的債權得不到實現,有權依照約定向借款人追討本金和利息,但需要注意債權請求權有2年的訴訟時效限制。決定以民事訴訟維權的,投資者可委託律師起訴融資者。

不過自行催收難度一般較大,民事訴訟不僅需要支付較高的費用而且手續繁雜,也可能因為沒有借款合同原件、抵押物原價而被判證據不足,即使最終勝訴根據先刑事後民事的原則最終也不一定能分得多少錢。

責任主體為借款人,最好的辦法是給平臺施壓讓平臺挑頭進行催收

,他們在催收上有經驗且比我們更熟悉借款人情況。

(2)責任主體為平臺自身

①民事訴訟

受害投資人作為原告到網站開設地法院民事庭起訴。

優勢:投資人可在某種程度上把控案件進度。

劣勢:花費較大,效率較低,立案難度相對較大。

②刑事報案

受害投資人需前往當地公安經偵部門報案,提供相應證據,選擇一個或多個罪名。

優勢:效率高花費少,因為刑事立案不需要立案費,一旦立案,公安機關會立馬組織偵查布控。

劣勢:投資人報案後,案件進入公訴案件程序,不能再撤訴,如需知悉進度,需與具體辦案人聯繫,證明身份後瞭解相關信息。在此過程中,投資人可能需要聘用律師追蹤、監督、推進案件進程。

責任主體為平臺本身,最好的辦法是找到平臺股東,壓實股東責任。如果平臺、實控人、或者股東有錢,給他們施壓進行還錢是最好的辦法。

二、維權前期

平臺暴雷後,如果已經錯過黃金時期,那麼此時正式進入維權期了。需要擴大組織,眾人抱團,集中火力。

2.1找到組織、統一戰線

2.1.1推舉成立債委會

P2P出借人大多分散在全國各地,出了事往往一盤散沙。這個時候需要趕緊推舉成立債委會,作為廣大受害人的主心骨。

債委會成員需要核驗是否是真的投資人,別混入借款方或者平臺方的臥底,擾亂軍心。

(1)儘量拉攏真實的投資大戶(有他們牽頭絕對倍兒上心)

(2)需要有較強組織能力的人才加入

(3)需要金融、互金行業相關人士加入

(4)如果受害人中有政府部門、警方的相關人員也可以加入進來

債委會人數不再多而在精,高情商高效的債委會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維權的效率。

2.1.2組建維權大家庭

以債委會的名義建立微信群、QQ群、論壇和微信公眾號,以此為信息共通渠道或者發散渠道。

提前制定好社群的制度,定期公佈維權進度,爭取更多受害人進群支持。

(1)受害人們可以共享自己的借款資料從而找出平臺自融、假標的證據;

(2)作為信息源頭,將現場談判視頻、錄音、兌付方案迅速發出,穩定軍心;

(3)可以通過這些渠道公佈債委會的相關信息以此取得廣大受害人的信任;

(4)不輕易踢人但也要注重群的質量,可以把可疑的人或者臥底趕到一個群裡去;

2.1.3統一行動、有組織推進

(2)劃分更多職能群,如監督實控人群、借款資料蒐集群、談判群、行動策劃群等;

(3)從平臺處調出出借人資料,以短信形式告知各個受害人,邀請加入組織,群策群力;

提醒一句,任何行動一定要合法合理,否者會被上面以“維穩”為由打壓。

愛哭的孩子有奶喝沒有錯,但也要把握尺度,如果當地金融辦/經偵和平臺串通一氣就沒必要硬碰硬,直接找更高一層,或者很可能根據集會造成社會動盪等法律法規(非法拘禁或者鬥毆、非法集會等違法行為)來打壓維權者。

2.2落腳平臺本身,掌握真實情況

2.2.1識別平臺出問題的根源

平臺的資產情況決定維權的思路和側重點。讓平臺提供資產清單、回款明細,從而識別真實情況。

(1)資產真實

弄清楚平臺的資產真實情況:資產提供方有哪些、是否提供連帶責任擔保、真實逾期率、壞賬率是多少、借款方待還款規模如何、是否足額償還代還本息。

(2)旁氏騙局

如果平臺是旁氏騙局那沒什麼好談的,直接報警。既然是旁氏且已經出現入不敷出暴雷的情況,別指望賬上或者老闆還有資產可以兌付。這種鉅貪鉅奸詐之人,我們普通老闆姓鬥不過的,只能依靠警方。

(3)假標、自融

需要看資金具體去向,如果流入上市公司、房地產、核心企業,而這些企業尚有一絲氣息,那麼可以先將老闆實控人控制起來,等著這些企業回款;

如果流向自己腰包、或者購置固定資產,那麼趕緊報警,做資產凍結吧。

(4)識別平臺是否截留

要求平臺出具借款人回款明細,排除平臺私自截留的情況。宜聚網事件大家應該都知道吧,平臺私自截留造成資金端恐慌瘋狂拋售,割出借人韭菜。如果發現平臺有截留的情況,保留證據提供給債委會,進行強有力的談判和維權。

2.2.2作出維權策略

(1)給實控人時間做催收

如果資產真實,那麼可以給實控人、高管更多時間做催收,畢竟平臺懂借款人套路,催收起來比我們這些出借人效率高的多。

(2)堅守立場

去到現場,切勿被平臺老闆和工作人員的花言巧語所矇騙,什麼返還10%、20%本金諸如此類,或者維權人群裡有起鬨接受的,也一概不要相信,要堅守自己的立場,追回屬於自己的本金。

(3)要求平臺給出清償方案

維權的目的是收回出借資金,債委會需督促平臺給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4)報案

如果發現平臺是旁氏或者老闆實控人已經跑路,那就趕緊報案吧。

2.2.2成立監督委員會

儘量爭取金融辦、經偵、受害人代表、平臺成立四方監督委員會。

如果發現清償方案不合理,不能平臺說什麼就是什麼,債委會/受害人代表要向金融辦和經偵提出自己的合理意見,闡明緣由爭取得到他們的支持來施壓平臺給出合理的方案。

由於篇幅問題,更多維權攻略(維權中期、維權後期、維權注意事項...)請關注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