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一、这些年,死于心梗的名人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2006年春晚,一首《吉祥三宝》横空出世。凭借琅琅上口的歌词、浓郁的民族特色、新颖的表现形式,红极一时,传遍大江南北。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这首歌的作者就是《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教父”的著名歌唱家布仁巴雅尔。布仁巴雅尔从小在草原长大,儿时的生活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他的歌曲《天边》《呼伦贝尔大草原》《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广为传唱,听众都称他是“捍卫草原的音乐诗人”。然而,不幸的是,9月19日,布仁巴雅尔因突发心梗去世,享年58岁。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其实,不光是布仁巴雅尔,这些年来,死于心梗的名人数不胜数: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相声大师马季,享年72岁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毛泽东“特型演员”古月,享年68岁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相声大师侯耀文,享年59岁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画家陈逸飞,享年59岁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罗阳,享年51岁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特技演员柯受良,享年50岁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小品演员高秀敏,享年46岁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小马奔腾集团董事长李明,享年47岁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享年44岁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影视剧作家(主笔创作《我爱我家》等喜剧)梁左,享年44岁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喜剧演员丁霄汉,享年42岁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著名足球评论员陶伟,享年42岁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生瑜,享年39岁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动听968女主播郭梦秋,年仅25岁

二、心梗的最大特点:突然!

根据对布仁巴雅尔好友科尔沁夫的采访,58岁的布仁巴雅尔此前身体一直挺健康,此次突发心梗,亲朋好友都感到非常突然。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突然”,几乎是突发心梗后,患者及其家人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很多患者都是这样,平时看着挺健康,但心梗总是突然爆发,说来就来,使得患者和家人毫无思想准备和预防措施!要知道,

心梗的最佳抢救时间只有2个小时,这2个小时一旦错过,就会凶多吉少!统计数据显示:95%的突发心梗都没有得到及时救治!

近些年来,心梗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临床上,40岁左右的心梗患者早已司空见惯,甚至还有20出头的年轻患者。逝者已逝,带给生者血的教训:尽管心梗最后的抢救非常重要,但我们不能完全把生的希望寄托在这“最后一根稻草”上,而是应该关注和思考——如何在心梗发生前,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

三、这些蛛丝马迹,务必留意!

上文,我们说心梗的最大特点是“突然”,这个“突然”指的是它在最后阶段的急性突变非常突然!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由量变引起质变,心梗也不例外,它也是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的突然爆发。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也就是说,心梗再怎么突然,也是有前兆的,这些前兆就是平日易忽视的、蛛丝马迹般的量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加留意,一经发现,就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悲剧发生!

以下9大症状,请务必当心:

1、突然剧烈胸痛、胸部憋闷、胸骨后或心前区刺痛,或疼痛时间超过15分钟;

2、突然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

3、突然原因不明的胸背疼、肩颈胳膊疼,有时这种疼痛还有一个特点:呈转移性,就是说,今天脖子疼,明天下巴疼,或者,今天疼,明天又不疼;

4、胃疼或胃部有烧灼感:尤其素有肥胖、三高症状的人群,如果平时没有上腹不适,突然胃部不适,就要高度警惕;

5、牙疼:尤其是3分钟左右就会过去的牙疼

(因为牙周炎不会这么短时间就好),或者一骑车牙就疼,停下后就不疼,再骑的时候又疼(这种情况常在1周内反复出现),必须引起重视;

6、焦虑失眠:从来没有失眠经历,或是没有什么刺激、焦虑的事情,却毫无缘由的焦虑,并且这种失眠不是像普通失眠那样睡不着,而是半夜突然惊醒,思绪像万马奔腾或是涌现出无法解释的恐惧感;

7、心跳加剧: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突然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并且常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过度饱餐后出现;

8、总是疲劳头晕,休息之后也不能缓解症状;

9、手指发麻、抽筋等。

小贴士:秋冬季节,心梗高发

英国医学杂志的一份研究发现:无论是心血管患者还是健康人,寒冷都会增加心血管发作的风险。其中,心梗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季节性。

秋冬季节,气温每降低1度,心梗发病率就会增加2%。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解释,就是:冷激发了冠状动脉痉挛,加上严重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内皮损伤,在血小板聚集后就会形成血栓,导致心梗。

马上就是中秋,气温一天天降低,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呵护心血管健康,尤其三高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切不可掉以轻心。

四、传统方法难以根治、副作用大

现代医学认为,动脉硬化是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根源。因此,传统方法治疗心梗,主要是针对导致血管硬化的脂肪沉积,直接使用降脂降压手段(如扩张血管、减少血栓、降低血脂等)。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客观来说,这些手段的确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病情,但也只能做到“改善”,即对已经出现的症状和问题采取措施,却始终无法从根本上予以防范。

此外,以溶栓为例,做过溶栓的患者几乎都必须终身服药,西药毒副作用大,终身依赖药物治疗,势必会引起药物毒副作用的大量积累,人体的各个脏器都会受到伤害。

五、通脉,防治心梗的根本之法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中医认为,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源在于:经络不通。经络不通,就会气血亏虚(不荣)或气滞血瘀(不通),气血就无法及时输布全身,就会带来两个后果——一则,气血循环差,血管易堵塞;二则,影响心脏供血,加剧心肌细胞受损。天长日久,心肌严重持久缺血,就会坏死,心梗就不远了。

所以,中医认为,通脉是防治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之法,只要经络通畅,解决掉气血亏虚和气滞血瘀的问题,就相当于除了病根儿。

那么,通脉重在通哪一条脉呢?答案就是:心包经!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心包经是人体十二正经之一,中医称其为“救命的心包经”。

中医将心脏比作君主,将心包比作宫城,心包就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具有保护心脏的功能(心包代心受邪),邪气犯心,必先侵犯心包。

而心包经就是主管心脏外围(包括心包、心血管等)的经络,因此,它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心包代心受邪的能力。

心包经循着胳膊的中线而行,也就是中指对应的这条线,笔直的一条,是从乳房旁到中指间的一个走向。心包经主要有9个穴位,依照运行的线路依次为:天池、天泉、曲泽、郗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虽说穴位很少,但却非常重要。比如,郄门,它一般用于急救,当心梗引起昏厥时,可立刻按揉郗门。

六、如何疏通心包经?

疏通心包经宜采用灸法,不仅能消除心包积液,解除心脏不必要的压迫,使心脏功能得到正常发挥,还能帮助增强心脏供血,将堆积的废物带走。

一般而言,心包经刺激左侧经络效果最佳,因为左侧离心脏最近,效果最迅捷。

那么,具体该如何艾灸呢?

第1步:灸心经的极泉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艾灸心包经前,请先艾灸腋窝下的极泉,

它是心经穴位,是解郁大穴。心梗患者经常出现心气瘀滞的症状,腋窝下往往有硬结或包,艾灸极泉就是为了将硬结和包化解。

第2步:灸心包经的瘀滞点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心包经上有一个特殊的“穴位”,这个“穴位”经络图上没有,它就是心包经的瘀滞点,位于天泉穴下面靠近曲泽穴1/3的位置。

假如把天泉穴和曲泽穴之间分成3份,它就在下1/3处。

这个阻滞点有什么用呢?假如你已经出现了上文所述的9大症状,那么在按压它时就会非常疼痛,请务必灸透它。这个瘀滞点灸透了,心包经的通畅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人的阻滞点略有差别,有人稍微往上1厘米,有人稍微往下1厘米,所以,一般我们建议:只要是天泉穴到曲泽穴这段,必须全部灸透!

为了疏通更彻底,在艾灸之前可以先热敷、刮痧,然后再艾灸,这样效果更好。

第3步:灸心包经募穴膻中

心梗猝死《吉祥三宝》中的爸爸走了!入秋心梗高发,预防重于治疗

《黄帝内经》上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就是说,喜悦的心情是从膻中这块迸发出来的,因此膻中对心梗引起的抑郁不舒非常有效。而且,膻中是心包经的募穴,它对心血管有很好的调节作用,甚至可以治几乎所有关于心的毛病,心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等病时,都会用到它!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缺乏保健意识等原因,如今,包括心梗在内的心脑血管疾病正呈日趋年轻化的发病趋势,尤其心梗,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一旦突发,即便能逃脱死亡危险,也极易带来各种后遗症(如生活不能自理),给家人带来沉重负担。“花百元治病不如花一元防病”,心梗更是如此,预防重于治疗。希望大家有事儿没事儿都要经常灸一灸心包经,预防心梗!

备注 :更多辨证配穴咨询可以关注 “艾灸匠心居”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