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岱跨海大橋3座承台「躍然」東海

浙江舟岱跨海大桥3座承台“跃然”东海

中新網10月11日電 日前,經過連續60多個小時的日夜奮戰,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簡稱中交路建)承建的浙江寧波舟岱跨海大橋主通航孔橋ZT5墩承臺澆築圓滿完成,3座大體積索塔承臺“躍然”東海,標誌著大橋又一重要節點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

寧波舟山港主通道項目連接富翅島、舟山本島、長白島、岱山島、魚山島等5座島嶼,依次跨越5條航道,共有5座大跨徑航道橋,設置互通立交5處。主線全長約28公里,跨海橋樑長度約17.36公里。

中交路建舟岱跨海大橋為主跨2×550米主通航孔橋部分,是寧波舟山港主通道項目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橋型構造為三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全長1630米,其跨徑組合為國內跨海大橋之最。舟山港主通道項目全線貫通後,將與既有舟山跨海大橋連接,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連島高速公路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跨海橋樑集群。

舟岱跨海大橋主通航孔橋共3個承臺,其中ZT3、ZT5承臺為邊塔承臺,ZT4承臺為中塔承臺,三座承臺結構尺寸相同,宛如東海上的“三胞胎兄弟”,均採用整體式六邊形,外輪廓尺寸為 51×32米,厚度為6.5米,單個承臺混凝土方量達8861立方米,三座承臺合計混凝土用量約達2.7萬立方米,相當於3300輛水泥罐車首尾相連排隊40裡。

在海上索塔承臺施工中,大體積海工混凝土極易產生裂縫,這不但對承臺結構本身受力帶來影響,也會讓海水“趁虛而入”腐蝕鋼筋,從而降低橋樑使用年限。因此,除了克服潮水湍急、超大水深、颱風考驗等一系列困難,如何征服大體積海工混凝土裂縫這隻 “攔路虎”,成為擺在項目團隊面前的重大技術難題。

中交路建項目團隊超前策劃、潛心研究、攻堅克難,一方面組織力量加快技術攻關,一方面發揚工匠精神,確保精工細作,通過開展大量科研工作,擬定以溫控為主要控制性手段解決難題,採用混凝土原材料自動降溫、冰水拌和、混凝土內設置冷卻管等技術“組合拳”,精心控制細節,有效防止了裂縫的產生,安全、高質、高效地完成了3座大體積承臺的施工,為後續索塔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