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下台商的选择:“打过仗”改变不了我们是炎黄子孙的事实

文|周渝

改革开放下台商的选择:“打过仗”改变不了我们是炎黄子孙的事实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应中共中央和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自台湾正式访问大陆。先后参观访问了南京、北京、西安、上海四个城市。在“正视现实,开创未来”的共同体认下,4月29日,胡锦涛与连战在北京举行会谈。双方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诸多重大问题及两党交往事宜,广泛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会谈,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对推动两岸关系的进一步缓和、维护祖国统一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继这次破冰之旅后,连战多次访问大陆,并于2015年到北京参加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大阅兵。

2008年以来,两岸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取得丰硕成果,为两岸领导人会面创造了有利条件。终于,在2015年11月7日15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与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世纪之握”,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会面使用两岸领导人的身份和名义,互称“先生”。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按照一个中国原则做出的务实安排,也体现了双方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的精神。

改革开放下台商的选择:“打过仗”改变不了我们是炎黄子孙的事实

20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逐渐解冻,步入改革开放之路的大陆拿出和平姿态,希望缓和台海关系。继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对两岸和平统一与两岸往来的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主张,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大陆方面首次明确主张“三通”的内容,即两岸“通邮、通商、通航”。

除了家国大事,“三通”对两岸民间影响同样重大,最直观的改变就是普通民众来往于两岸的自由度越来越高,在大陆随处可见台湾旅游团,在台湾同样也到处都有陆客的身影。不过最早一批来往于两岸的人,还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那批渡海经商台商。他们中有不少人在大陆成就了自己的事业,甚至一跃成为中国名牌。例如今天几乎是随处可见的著名珠宝饰品品牌“石头记”的董事长苏木卿。1983年,27岁的苏木卿结束了12年军旅生涯回到家乡,随着兄长们的脚步,开启了自己的经商之路。此时,两岸关系解冻。像许多先进的台商一样,苏木卿在思考与抉择中,看到了大陆改革开放的新气象。不过是否要选择大陆作为自己的下一站,许多人都拿不定主意。从商人的角度,苏木卿固然知道大陆不但具有成本优势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更重要的是,这960万平方公里的拥有12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但另一方面,对于两岸是否真的已经从对峙走向和平,许多人都带着疑虑。

改革开放下台商的选择:“打过仗”改变不了我们是炎黄子孙的事实

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图为他们在八达岭长城上,激动地高呼“到家了”

早在金门与大陆还未停止炮战时,苏木卿就在金门服役,也算是和大陆“打过仗”,但他却坚信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于1990年跨海投资祖国大陆,在广东东莞雁田建厂。有人曾问他为何选择“打过仗”的大陆作为投资地,他说:“我们(过去)跟大陆打仗,那是上面意识形态的问题,我跟你们没仇,这个我们很清楚。第二,我是炎黄子孙,我一直认为大陆是我的国。”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大陆的面貌,也改变了许多如苏木卿这样的台商的人生轨迹。两岸间几十年的隔阂和差距,给了同样身为中国人的台商们一个巨大商机,他们利用在台从商的经验来到大陆,逐步开发了这一广阔的市场,最终取得成功。随着两岸交流频繁,如今各行各业都能见到台胞的身影,他们在创造自己事业的同时,自身也成为几十年来两岸交流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