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話:打噗嚕

噗嚕pū lū :是地道的洛陽話,有人解釋是眼淚:噗嚕嚕往下掉。..。洛陽人說:不對,是咕嚕嚕.....因為眼淚是滾動的液體。有人說:打噗嚕是打鼾。洛陽人又樂了:那是打呼嚕。所以呀,很多專家的解釋還不如洛陽土語準確。大家看了單字的解析,就明白我說的有道理,洛陽話簡潔、明快、幽默、到位。

洛陽人說:打噗嚕是洗臉的一個天生動作,雙手掌捧水蒙臉、揉眼,嘴就開始打“水噗嚕”,洛陽有個少數民族,禁止教民“洗臉打噗嚕”。我們教孩子涑口也會講:喝一口,不要嚥下去,打幾個噗嚕吐出來。口腔潰瘍病,有的藥物也是涑口,含在嘴裡,打幾個噗嚕再吐出去。

民間有治療牙疼偏方:夾竹桃葉七片,熬水含口,噗嚕噗嚕吐出去。因為夾竹桃葉有毒。

噗pū:組詞有“噗楞楞”,象聲詞,禽鳥拍翅聲。噗哧:發笑聲,忽然的笑點但口中有氣,自然發出來的噗哧夾雜著笑。如果是喝著水會怎麼樣?聲音更大:噗哧一聲,水從口中噴出,實際這個瞬間笑聲已經伴隨著水出來了。

我們在洗臉時不由自主的把水含在唇裡,快速的打了幾個噗嚕,很自然,誰也未感覺不妥。也有老年人勸大姑娘:不要這樣,將來嫁人會讓婆子笑話的,說孃家媽沒教養,不知道呵斥姑娘的毛病。男孩子洗臉打噗嚕誰也不管啦,似乎就該這樣,媽媽、奶奶看著還笑、開心,感覺這就是男子漢該有的瀟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