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說的都是底層女人的困苦

國慶檔口碑不俗,但票房差強人意的《找到你》一度在各大媒體和自媒體公眾號上刷屏。

其實《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說的都是底層女人的困苦

這部號稱“鞭辟入裡,入木三分”的描繪了中國當代女性困境的影片如砸入水潭中的巨石一般在大眾心理泛起了漣漪和水花。可在內地電影市場,紀實和批判是票房的毒藥,《我不是藥神》的大熱在於醫療問題早已是普遍大眾極為關注的焦點,無論男女老少,都把“藥”看得極為重要,且明白它可以輕易摧毀一箇中產家庭的積累半生的財富。《找到你》的涉及面雖龐大,可有礙傳統文化的抵禦,女性話題在中國內地市場依然被“宮鬥”和“前任”佔據。

其實《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說的都是底層女人的困苦

女性在大熒幕上依然擔任花瓶和身體被剝削的審美符號,少有賦予人格魅力和人性溫度的女性形象。而這一次,口碑好評的《找到你》的確是實打實的女性主義電影。在網絡上,《找到你》收質疑的一大原因是,它幾乎照抄和借鑑了幾年前的韓國電影《消失的女人》。

其實《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說的都是底層女人的困苦

兩部影片在主線故事幾乎一模一樣,甚至在一些細節場景上都極為相似。《找到你》只是將《消失的女人》改編的更為本土化,強化了幾個人物的功能性,並且引出了中國全職媽媽一角。在《消失的女人》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沒有在《找到你》出現。片中飾演保姆的底層婦女被刻畫成遠渡他鄉的中國婦女。

其實《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說的都是底層女人的困苦

韓國底層人為了傳宗接代,用一些手段娶了生活條件更為困苦的外國女子。移民身份在《消失的女人》中是一大主題。於是,兩部影片在相同的片尾,卻有著不同的闡釋空間。中產階層的母親雖然在求饒,贖罪,甚至願意犧牲自己換回自己的孩子,但結果是,同樣站在夾板上的底層女性,選擇了跳海自殺,與自己死去的孩子在天國團聚。

其實《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說的都是底層女人的困苦

《消失的女人》片尾更加煽情,中產階層的母親還一度跳海救人,希望把保姆拉上岸,象徵著不同階層的女性握手言和,同甘共苦。可保姆失卻了所有活著的希望,選擇了放手沉入水底。

其實《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說的都是底層女人的困苦

她死死握住給自己孩子親手縫製的手帕,告慰自己的一生。情緒的釋放,把母愛烘托到了頂點,但卻稀釋了一個不能說透的問題——不同階層女性的境遇差異。說的恐怖的一點:兩部影片都講述了這樣一個吃人的潛在邏輯,似乎底層女性只有以犧牲奉獻自我的方式才能尋求解脫,擺脫一切。

其實《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說的都是底層女人的困苦

中產女性需要付出眼淚,可底層女性卻付出了生命。《找到你》中的女性保姆從農村到城市,《消失的女人》中的女性保姆從他國來到韓國,她們都是邊緣人物,城市中絕對的底層,她們身體來到了這裡,在精神上卻從未被城市本地人認可。

其實《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說的都是底層女人的困苦

《找到你》和《消失的女人》中的兩位中層女性角色都在片尾道歉,稱自己沒有好好了解對方,導致了最終的悲劇。為什麼需要了解?為什麼沒有去了解?答案不言自明。

其實《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說的都是底層女人的困苦

其實,造成當下女性家庭困境的原因很複雜,社會與不同階層的個體都有各自檢討和反省的空間。而兩部影片僅僅讓白領良心發現是一種圖解和單向思維,是在道義上扮演劫富濟貧的綠林好漢。呂樂的改編只是進行了落地化處理,並沒有在階層對立問題上大膽走地更遠,依然複製著黑澤明《天國與地獄》的階級對立模式。用一個失蹤的孩子串聯起來自多個階級、不同地域的幾位母親。慘是敘事的動力,懸疑的來源,於是影片落入這樣一種怪圈,必須不斷去追溯這種慘,以此喚起觀眾的同情。

其實《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說的都是底層女人的困苦

但放在現實語境裡,永遠就是一個看不見另一個,故事的邏輯一下子在現實中失去了落腳點,所以最後的“理解萬歲”並不能讓人信服。即使性別困境和階級分化兵分兩路夾攻觀眾,仍未能在戲劇和新聞、渲瀉和平復中有進一步的延伸。最後的溫情更像是一場無奈的和稀泥,借想像性的和解去強行撫慰,填補無法平復的階層隔閡。在自媒體上,這樣的大多停留在互文兩位中年女性現實生活的遭遇來引發共鳴,立起論點。

其實《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說的都是底層女人的困苦

但女明星的生活和普通人實在相距甚遠,可比性相差太多。

其實《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說的都是底層女人的困苦

女明星可以憑藉自我積累的品牌價值快速“東山再起”,不至於遁入無法自救的深淵,可很多中產女性根本無法短時間自救。就好像《找到你》中,為了生育而放棄事業的那位全職母親,在商人的威逼利誘下,只能以自焚的方式來宣佈自己的正義性與合法地位。

更令人擔憂的是,影片中的描繪,一點沒有誇張,反而顯得剋制。現實中,令人難以想象的悲劇正大面積上演。所以網友感嘆:當女人很難,做母親簡直可怕。

其實《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說的都是底層女人的困苦

兩部影片中,讓多位母親都遭遇了大抵相同的遭遇,這與兩國文化和社會狀況的類似有關。媽寶男、家庭暴力、職場欺壓、醫療費用、地域隔閡,當然也有階層之間的區隔。

其實《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說的都是底層女人的困苦

其實,兩部影片中,最恐怖的地方還在於,女性之間的境遇悲劇,不光有男性一邊的使壞,也有女性相互之間的撕扯。在《找到你》中,三位母親相互掣肘,形成難解的死循環,但最終受到傷害最大的還是來自底層的女性和母親。在《消失的女人》,也出現多位女性角色,她們大多自食其力,但必須放棄和出賣一些東西,才能換來搖搖欲墜的安穩。

其實《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說的都是底層女人的困苦

兩部影片中,女性始終難逃身體的被剝削,要麼是廉價的勞動力,要麼就是生育機器,或者從事皮肉生意,高級一點的也是在職場當中成為被壓榨和控制的對象。

其實《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說的都是底層女人的困苦

外界的壓力已經重重圍困,女性之間還要相互纏鬥,這亦是目前女性生存的困境。讓更多人瞭解,然後試著去解決底層女性的困擾才是當今最為迫切的問題。所以,有一部能反映出女性生存困境的影片,對於中國電影市場來說實屬難得。

其實《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說的都是底層女人的困苦

因為稀有,所以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