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瑜伽经》是瑜伽人的根本经典?

瑜社掌柜说# 今天我所在的一个微信群有人在问《帕坦伽利瑜伽经之光》与《瑜伽经的核心》这两本书的区别

,作为主要翻译者王东旭先生回答:这两本书都是艾杨格大师对于《瑜伽经》的理解,一本是他73岁所写逐句解析《瑜伽经》;一本则是他93岁所写,在他对《瑜伽经》的高度提炼后与《薄伽梵歌》等其他经典对照,阐释《瑜伽经》里的核心思想。通过两个人的对话,马掌柜再一次感受到《瑜伽经》的经典,大师们终身阅读并渴望更多理解,就是出自这样的原因,《瑜伽经》此书值得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向大家推荐。

于是,今天给大家推送浙江大学王志成老师给瑜社艺术的独家稿件,原标题为“《瑜伽经》是瑜伽人的根本经典”。


Veda(中译韦达)大师在撰写多卷本的《瑜伽经》注释版的时候说,经过那么多年才“真正理解了《瑜伽经》”,可见帕坦伽利《瑜伽经》不是很容易就能理解的。

《瑜伽经》只有195或196句经文,但它蕴含了一套瑜伽哲学,一套精致的实践方法,目的是要让我们的生命质量走向自由(三摩地)。

瑜伽派是古代印度正统六派哲学之一,它的影响力巨大。在历史中,瑜伽派的传承大概在13世纪之后就断裂了,但作为瑜伽修持的思想和实践并没有因为传承断裂而消失。另外,这一传承在20世纪初也得到了恢复。

如今,瑜伽作为一种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得到传播。毫无疑问,瑜伽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从帕坦伽利的《瑜伽经》出发,也可以解释瑜伽对人的种种需要之满足的可能。传统上,人们更重视《瑜伽经》的目标,而有可能相对忽视不是最终的目标。但古代吠陀文明中对人的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帕坦伽利瑜伽传统就属于吠陀文明的一个有机部分。所以,我们从更广义的瑜伽理解,瑜伽对身体的关心,对心意的关注,对最终自由的关切,是完全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在古代,在很多人那里可能出现“唯灵主义”倾向,但这本质上不是吠陀的思想。

瑜伽知识| 为什么说《瑜伽经》是瑜伽人的根本经典?

经历很长时间的发展,我们慢慢认识到《瑜伽经》在这个时代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是瑜伽人的根本经典。如果你从事瑜伽,却不好好了解、研读《瑜伽经》,是非常遗憾的,或许会和瑜伽没有真正的“联结”。

我自己15年前开始接触《瑜伽经》。记得从杭州大学图书馆看到了英文版的《瑜伽经》,还复印了下来,读了几遍,但当时根本没有真正看明白。我也看过北京大学姚卫群教授的译本,但也没有完全看懂。后来,机缘巧合,和杨柳合作翻译了中国第一部有注释的《瑜伽经》版本,并由汪瀰编辑于2006年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如今,这个版本在201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修订本,改名为《帕坦伽利及其权威阐释》。在过去的一些年中,华语界出现了至少13个《瑜伽经》版本,并会在“瑜伽文库”中继续增加两个译本,即有我的外籍博士生Ranjay(岚吉,他也是Veda大师的亲传弟子)的版本,以及瑜伽大师辨喜(Swami Vivekananda)的版本《胜王瑜伽》。

如果你是一个瑜伽馆主,我觉得你一定需要购置它,随时为你的瑜伽学员提供这方面的服务。甚至你可以把《瑜伽经》当作最好的礼物送给你的会员。

如果你是一个瑜伽教练,我觉得必须收藏和研读它。

如果你是一个瑜伽爱好者,我觉得你必须收藏和研读它。

如果你是一个瑜伽爱好者,但觉得根本读不懂,我觉得你同样需要购买它,把它好好收藏,放在最合适的位置,它可以帮助你,可以“辟邪”啊,可以稳定你的心意!当然,你可以通过各种机会去聆听人家对《瑜伽经》的分享以及参加相关的《瑜伽经》学习班。最终,你会真正通晓《瑜伽经》。

Namast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