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3.0战略落地?|商业实践问答

如何推进3.0战略落地?|商业实践问答

问:我觉得目前实体经济已经回暖,但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还会继续下行?这有什么依据?我们该如何面对?

答:针对目前的中美贸易战,金一南教授曾经这样评论:美国经济学家看衰美国经济,中国经济学家则看衰中国经济,这是因为他们都只看到了局部,缺乏对对方和全局的判断。因此,面对经济形势的“寒冬”,人们往往紧紧包裹自己,躲在屋里避免风吹雨打,直到春天来到才开始播种。

但是,有怎样的心就有怎样的世界。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世界,反映了我们有怎样的心。一个人心中如果没有春天,即便鸟语花香、春风拂面,也不知道春天已经来临;而如果心中春光明媚,即便一年四季、风霜雨雪,心中也永远有一份温暖和光明。

在致良知四合院,我们说“一年之计在于冬”,当别人在恐惧、懈怠、犹豫、徘徊、软弱时,我们如果拥有足够的格局和境界,就能心明眼亮,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从而脱颖而出。

人与人的格局和境界是天差地别的。就像小时候我们会因为一块橡皮而打架,今天因为格局和境界得到提升,就不会再因为这种事打架。我们要远离不靠谱的人和事,不随意听信传言,否则眼前一定是一片灰蒙,看不清未来。

因此,我们要学习圣贤、学习党中央领导治国理政思想,通过这种直接的链接来提升自己的格局和境界,让自己站在高高的山顶,对形势一览无余,自然无所畏惧,拥有定力。无论别人怎么说、怎么看,自己心明眼亮,就能读懂这世界,从而做出正确的抉择。

如何推进3.0战略落地?|商业实践问答

问:对企业的战略布局,董事长走在前方。对中高层管理者而言,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去理解、承接董事长的思路,进而促进企业战略布局的落地?

答:依据“心-道-德-事”四部曲,针对战略布局就是“心-道-德-战略布局”。面对董事长提出的清晰、长远,甚至恢弘的战略,我们如果直接去学战略本身,那是在“事”上学,是很难透彻领会的。

再进一步,我们可以去思考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这么富有仁爱之心?为什么有这样宽广的胸怀?为什么总能看到问题的本质?为什么总是如此热烈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然后去体会、去临摹,学习像他一样去看待民众、看待祖国、看待世界,这是从“德”的层面上来理解董事长。然而,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是很困难的。

心才是一切事事物物的源泉的源泉。从心上入手读懂他人其实是最容易的。直接读懂董事长,不是把他讲过的话拿来反复咀嚼,那都是在事上努力,是事倍功半的,最根本的还是要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垂直攀登,让自己拥有一颗纯粹心灵,如此便拥有了与之相应的的格局和境界,以及仁爱、智慧、胸怀、能量,从而对战略布局、战略逻辑的思考有显著提升,进而能够跟董事长在同一层面上对话,从本质上读懂企业战略。

从很多在“筑梦空间”学习的高管学员身上,我们常常看到,在他们自己的格局和境界没有突破时,不仅读不懂董事长的战略布局,甚至把同行企业的3.0战略方案拿给他看,他都看不懂,甚至不以为然。因此,归根到底是要建设自己,这是人生最大的战略;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还有机会能帮助别人建设心灵品质,那便是实现了人生的最大的价值。

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真正优秀的企业,是具有教育属性的,是能够引导员工、引导民众来建设心灵品质的。当然,提升心灵品质的路径和方法很多,可以是集中式的学习,也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大家走在朝向光明的路上。随着员工们格局、境界的逐步提升,他们的人生战略、人生价值也都得以提升,开始看清天下大势,开始与伟大时代同频共振,真正实现自己生命的成长。

如何推进3.0战略落地?|商业实践问答

问:企业提出3.0战略,员工在内心是认同的,但因为利益规则不明确,员工们依然会心存抱怨。这是因为员工们立志不坚吗?还是管理不到位所导致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如何改进?

答:企业3.0归根到底取决于心灵,但这并没有否认理性的价值。所以,企业内务必要有合理的人力资源体系,设立公平的激励制度。因为员工们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对于目前的工作,他们需要物质上的明确激励。

所以,我们在帮助大家提升心灵品质、共同朝向光明的同时,也不能否认物质激励以及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心性和理性,要同步提升。

如果员工抱怨多,反映出我们的一些制度不合理,就要积极调整;而如果是我们自己的心性不够,那就要去提升心灵品质。在这两方面都要努力,不能偏废。这就像左脚右脚一样,需要互相配合才能稳健地往前走。所以,这其实是个很好的契机,借着构建3.0的机会,重新审视公司的相关制度。即便现在我们还没有达到3.0的境界,但至少有了明确的方向,朝向这个方向,遵循圣贤的教诲,我们一定能建立更好的制度,形成更好的氛围,共同提升大家的心性,更快地找到并实现3.0战略。

如何推进3.0战略落地?|商业实践问答

问: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应对?

答:但凡一个市场是有利可图的,就一定会有竞争对手不断进入。面对竞争,不要陷入所谓“零和博弈”、“丛林法则”之中,既然我们学习了致良知、以圣贤思想为指引,我们就应该把引领行业发展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因此,面对竞争对手,最好的方式是建设我们自己,成为他们不得不追赶的榜样。当我们能够以更高的格局和境界从容服务客户时,不仅能赢得竞争对手们的尊重,而且会令他们以我们为目标,去追赶、超越,这样我们不仅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还将引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3.0:1.0 - 线性战略,2.0 - 平面战略,3.0 - 立体战略

如何推进3.0战略落地?|商业实践问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