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海底124年!“经远舰”找到了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7月至9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搜寻、发现并确认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沉舰——“经远舰”。


在近代史上,深刻影响着我国历史走向的甲午中日战争,已经过去124年。长久以来,大连庄河海域的一艘沉船被认为是甲午海战中沉没的“经远舰”,但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予以证实。今天上午,国家文物局证实,这艘沉船就是124年前中弹沉没的“经远舰”。

“经远舰”水下考古成果是近现代沉舰水下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对于近代史、海军发展史、世界海战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次“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水下考古队利用多波束等仪器设备采集遗迹数据,结合潜水探摸,结合地方志文献研究,确认了“经远舰”的准确位置。舰体位于水下12米处的海床上,呈倒扣状态,主体已被海底淤泥覆盖。第二阶段,水下考古队在舰体外侧进行抽沙作业,逐步揭露出舰体结构,并发掘清理出水文物。

9月15日,考古队员在海床面以下5米处发现悬挂于舰舷外壁的木质髹金“經遠”舰名字牌,由此确证沉舰即为“经远舰”。遗址中还发现一块木牌,清晰书有

“經遠”二字。

沉睡海底124年!“经远舰”找到了

沉睡海底124年!“经远舰”找到了



△“經遠”舰名字牌

1894年9月17日爆发的中日甲午大海战,整整激战了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的“经远舰”在海战中中弹沉没,包括管带林永升在内的200多名将士阵亡,仅16人生还。这艘“经远舰”由德国伏尔铿船厂建造,全长82.4米,宽11.99米,装甲最厚的部分达到了24厘米。


沉睡海底124年!“经远舰”找到了


铭记历史,缅怀英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