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了這麼多年的上游,還有肉吃!




今天盤面上表現最亮眼的是油汽板塊,其次是煤炭板塊,緊接著便是化工。

原因有如下幾點:


首先,人民幣匯率貶值,帶動大宗商品漲價。

大宗漲價,肯定是利好上游企業的。畢竟大宗商品全球有售,價格童叟無欺。

人民幣相對跌價了,商品價格自然就上漲了。

所以我們看到,今天期貨普遍走得很強,大宗商品之王的石油,更是漲得厲害。

上游公司的股價也是水漲船高。


其次,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

石油是現代工業之母,原油的價格決定了底層商品的價格。

油價上漲,將直接促使各種成本增加,上游企業的肉真的很厚。擋都擋不住。

再次,原油和煤炭甚至是化工,它們的聯繫非常緊密。

原油和煤炭都是能源,且都是化工原材料,連鎖效應很強也非常容易理解。

而現在,市場並沒有主線,只有飛漲的價格奪人眼球,叫它如何不體現的股價上。


依稀記起2017年的資源股行情,那時也是價格很瘋狂。

2016年的供給側改革和2017年的環保嚴查,讓商品價格高舉高打,相關企業日進斗金,股價沒理由不漲。

所以來了幾波脈衝式上行。

從大宗商品炒作到化工再到漲價概念,甚至再到低市盈。

資源多權重,在指數推升之間,恍然間牛市要來了。

如果2018年年初指數沒有崩塌的話,牛市可能真的來了。

但沒有如果。

漲價概念最後被證偽了,不是所有漲價都能帶來源源不斷的業績超預期。

而資源股業績的爆發性也沒有給人不斷的驚喜。

商品價格是漲了,且大部分還維持在了相對高位,可利潤並沒能持續飆漲。

因為需求並沒有想象中的旺,經濟並沒有迎來拐點開始復甦。


人為的供給緊縮雖然加快了行業的出清,也由此帶來價格推升。

但出清並不徹底,需求也沒有想象中的強。

週期或許有所平抑,但經濟並不健康。

價格是漲了,但上游漲價也並沒有很好地從中游傳遞到下游。

面對各種東西的漲價,終端消費很不給力。

因為房價透支了太多的消費潛力,通脹已經洗劫不出東西了。

賬戶裡也已經沒有餘額可以再貶值。

與此同時,老闆們也沒有能力給員工漲工資了,因為高價進貨產的東西賣不出啊。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通脹未至,滯漲來臨。

於是,消費也開始了兩極分化,升級為輔,降級為主。它們的鴻溝是房子。


那後續的出路在哪裡?

說實話,我不知道。我只是對未來充滿了一種盲目的信心。

但現在最賺錢的股票是那些?

這個好像我知道。那就是尚有潛力的資源股。

因為咱們早前的高速發展,是用足夠低價海量的大宗商品和人工支撐起來的,是一種在人口紅利的基礎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來的增長。

但以後不一樣了,以後將會是有“質量”的增長。

廢話,畢竟供給過剩的廉價人口已經在減少了。

有的只是供給相對有限的高素質人口,以及在政策限制下有節制開採的資源。

財富終究是由人的勞動產生的。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資源是基礎。

這一過程中,相對稀缺的資源,無疑還會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在價格保障下,它們將會釋放源源不斷的利潤。

肉最厚的,除了已經因國際原油大漲而浮於紙上的油汽板塊之外,應該要數有色板塊。

並不是因為今天有色漲得好,所以就這麼搭風扯一陣。我可是用真金白銀說話。

手裡的紫金一直都拿著呢,只是限於倉位不輕,所以沒有再加。部分資源股,超低毛利率和淨利率就是機會。


最後,說說個股。

石化是明牌,其實我並不擔心它最近的表現不佳,甚至今天又被中石油吊打。

投資並不在於朝夕得失,而是一場長跑,笑到最後才是贏家。

紫金還需要等待,但我想應該快了吧。去年的銅行情,並沒有展現它的潛力。

如果你看得夠久,應該懂我說的是什麼意思。有色資源與油汽開採企業,低毛率的時期或許真的要過了。

背後就是錢。


等等,看好資源股還有一個終極大招,那就是“滯漲”。

經濟在短期會不會大好基本是大概率事件。

這種時候,下游和中游是會比較難受,但上游卻是利潤最厚的時期。

苦日子過久了,總得有兩年好日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