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貓捉老鼠”,今天農資打假成效如何?

多年“貓捉老鼠”,今天農資打假成效如何?

自3月份農業農村部組織召開2020年春耕備耕農資打假工作視頻會議,在全國範圍內部署啟動農資打假“春雷”行動以來,各地陸續開展農資打假行動。公安部也表示高度重視打擊假劣農資犯罪行為。春耕之際,部分地方因疫情防控要求農資供需暫時遇難,導致一些假劣農資趁虛而入。近日,在江蘇沭陽相關部門查處一起生產銷售家假肥料案件,據媒體報道,現場查獲假冒生根粉和複合肥原料5噸、成品30餘萬袋,扣押生產機器6臺,涉案金額30餘萬元。而且嫌疑人是在沒有獲得生產批文的情況下利用假原料進行生產。此外,廣西南寧市場監管局也查獲假冒偽劣化肥原料及成品100多噸。

隨著全國各地不少製假售假者陸續被查處,農資打假再次引起關注。在農資行業,打假維權是一項必要的工作,不僅是企業為保證自身的品牌剛性,也是為了用戶不受傷害,維護消費者的利益。經過與假冒偽劣行為多年的“鬥爭”,如今農資企業打假維權遇到的難度和麵對的態度在發生變化。

打假更多在“大企業”“名品牌”中

採訪中《中國農資》記者發現,目前積極打假維權的的企業多是行業裡的大型生產企業。對此,其中一位肥料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小公司根本耗不起!”

企業打假維權過程可謂複雜。《中國農資》記者從多位肥料生產企業負責人處瞭解到,農資企業打假維權少則3個月,多則6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從發現線索到打假維權團隊取證,再由市場監管部門抽檢處理,過程需一步步進行,需要企業、經銷商、相關工商部門、質檢部門和執法部門多方的參與。這個過程對企業而言,非常耗時耗力,付出成本巨大。

農資產品假冒偽劣的類型多樣也令一些企業無法應對。目前假冒產品的類型主要有,完全仿冒其他公司的產品、仿冒商標、仿冒商標並偽造產地、執行標準不符合國家規定、產品質量不合格、假公司或者未註冊的商標等等。眾所周知,紅牛是德國鉀鹽集團的知名品牌,而近期深圳德鉀鹽貿易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唐璐在《識別真假紅牛3.15打假直播》中表示,市面上假冒“紅牛”品牌的假貨氾濫,據公司不完全統計不下30種。

多年“猫捉老鼠”,今天农资打假成效如何?

經歷了農戶不斷地諮詢以及市場上屢禁不止的假貨後,在打假維權方面深圳德鉀鹽貿易有限公司形成了專業的打假團隊,並積累了一套有效的打假流程。無論假貨多少都堅決打擊。對於像德鉀鹽公司這樣的企業可以擁有專門的打假維權團隊,但是對於一些小公司這一點是比較難實現的。

一位參與過企業打假維權行動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相對而言,目前進行打假維權的更多的是大企業,很多小公司很少做。主要原因是,對企業來說打假維權是個耗時耗力的事情,而且成本大,一些小公司根本耗不起。”

打假難,企業需長期出動

如今企業對假冒偽劣可謂防不勝防,打假也變得難上加難。通過採訪多位農資生產企業相關負責人,《中國農資》記者瞭解到,目前企業在打假維權中的難點主要是取證過程。也就是保留證據環節,在農資市場供應鏈上缺少留有憑證的舉措,這對企業打假過程帶來困難。沒有足夠的證據無法向相關部門舉報,或者打假時只能查到零散的分銷網絡,很難從源頭上遏制違法行為。而且證據不全的情況下對於大多數假冒行為的處罰力度小,從而打假維權的效果難以有效體現。

近幾年歐化農業貿易(深圳)有限公司一直關注打假維權,對假冒偽劣行為歐化公司見招拆招。據歐化公司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負責人朱盼介紹,這幾年遇到了各種假冒現象,每年都能配合相關部門查處一批。“但是在其他地方還是會出現。”朱盼說。他表示,打假維權目前對企業來說是有困難的,假冒現象很多而且越來越複雜,企業能關注到的較少,只有長期打擊,完善打假措施才能真正有效。對企業而言打假維權是個長時間的事情。

歐化公司的“恩泰克”和“獅馬”是我國知名進口肥料,但過去幾年也遭遇嚴重的假冒侵權。“遇到過很多假冒類型,比較複雜的情況下一次要準備四五十分材料”朱盼說。

此外,據部分企業人士表示,農資打假難在製假售假人的違法成本低,造假行為隱蔽,很難一次完全打擊。有些情況下,基層一些用戶與售假者關係複雜容易被反向收買,他們在舉報後不配合取證及後續工作,導致打假工作中斷。

多年“猫捉老鼠”,今天农资打假成效如何?

專家李寶星也認為製假售假的隱蔽性為農資打假帶來困難。他們多利用晚間進行生產,在地域上主要在農村地區。行為隱蔽,查證需要時間。“那些假劣產品的庫房很難找,而且在我們查找過程中這些產品有可能就被轉移了,很難一次查到全部。”一位肥料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

人人重視主動打假維權

“對企業而言,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一些企業對打假維權不夠重視。”農資打假專家甘小明對《中國農資》記者說。

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自2017年在開展一系列以維護“羅布泊”鉀肥品牌為主題的打假維權活動,3年來打假維權取得了不錯的成果。“現在不像以前那麼囂張,總體上減少了。”國投羅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並不不是每次打假都能成功,但是隻要我們去了至少就能對他們起到震懾的作用。”據瞭解,2017後年國投羅鉀成立相應的打假維權團隊,同時聘請專業的顧問,而這源於公司對打假維的重視。當每個企業把打假當做維護品牌價值的一種態度,面對假冒偽劣時主動出擊,也能起到作用。

“企業要弘揚正氣。”甘小明表示,企業從上到下首先要重視打假維權。因為假冒侵權類型複雜,打假維權難度較大,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需要企業從領導給予重視發現一起打一起,堅決打擊假冒行為。

此外甘小明也表示,經銷商最瞭解基層的情況,農資打假不能單純依靠企業、或者執法部門,要和經銷商團結起來三方共同出擊。如此看來,只有多渠道、多部門、多環節聯合行動,打假維權才能起到作用。採訪中一位企業負責人也告訴記者:“這個過程中我們與核心銷商以及基層經銷商配合來進行取證,最後我們再配合相應的執法部門完成工作。”

假貨類型多,導致農戶遭受損失也對品牌和市場的影響巨大。除了配合相關部門的打假維權行動,企業也在通過傳播真品牌的形式,預防假冒偽劣侵權的情況。目前一些企業也通過直播、公益講堂的形式,傳播品牌特點,宣傳如何區別真假品牌。據瞭解,進口曝光單、商標授權說明書是證明肥料渠道正規的證據,經銷商在進貨時應該向廠家索要這些證據,以防拿到假貨。同時也為日後維權留有憑證。

對於企業而言打假是為了品牌不受傷害,更是為了農戶利益不受損失。而只有行業裡更多的企業重視到打假維權的意義,敢於亮劍,主動打假維權。打假的效果才能最大程度的顯現。

監製 | 魏 萌

多年“猫捉老鼠”,今天农资打假成效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