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取消了錯峯生產 水泥行業該何去何從?

本頭條號每天都會發布環保以及相關行業的法規,資訊以及技術文章,如果感興趣,請關注本頭條號。

日前,工信部發布《重點區域建材工業2018-2020年秋冬季開展錯峰生產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文件中指出為了貫徹“打贏藍天保衛戰精神”,北方(京津冀晉魯豫)水泥窯爐按照2016年工信部發《進一步做好水泥錯峰生產的通知》執行11月1日起-3月15日的採暖季錯峰計劃執行。

而文中首次提及江浙滬皖等非採暖區域要執行《水泥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並結合實際情況執行春節、夏季、雨季限產,這是官方文件中首次明確定義南方地區的春季、夏季和雨季限產。同時文件中明確指出,不搞一刀切,要根據企業自身條件、所屬區域實際情況進行有效調整。

假設,如果錯峰生產製度逐漸取消,水泥行業該如何發展呢?

關於水泥錯峰生產的發展歷程

2014年春天全國兩會召開,政協新聞出版界部分委員聯名提出了“水泥錯峰生產”的提案。提出為治理霧霾與化解產能過剩,建議對黑、吉、遼、冀、內蒙古等北方五省區,實行在冬季採暖期水泥生產統一停窯、在春季採暖結束後開窯生產的運行機制。當年12月1日起,東北三省水泥企業統一開始水泥錯峰生產。

2015年8月26日,中國水泥協會聯合地方協會向國家工信部提交了《關於2015年北方15省市自治區水泥企業冬季錯峰停窯總體方案》,詳細提出了錯峰停窯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環境及經濟效益預測評估、實施步驟、以及錯峰停窯的常態化政策建議。

2015年11月13日,國家工信部、環保部聯合下發《關於在北方採暖地區全面試行冬季水泥錯峰生產的通知》(工信部聯原函【2015】542號),《通知》的出臺為錯峰生產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標誌著錯峰生產工作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全面展開。

2016年5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於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國辦發34號),明確要求將“推進錯峰生產”作為壓減產能過剩的重要手段加以實施;

2016年7月18日,隨著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與山東省環境保護廳聯合發佈《關於化解過剩產能提升大氣質量實施水泥行業夏季錯峰生產的通知》文件,山東省水泥企業的夏季錯峰生產正式拉開帷幕。

2016年10月25日,國家工信部、國家環保部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水泥錯峰生產的通知》(下稱《通知》),就落實國辦發34號文件精神,做好2016年至2020年期間水泥錯峰生產提出具體要求,為今後5年錯峰生產工作常態化奠定了基礎。

2017年5月16日,經濟日報報道,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孔祥忠表示,“中國水泥協會懇請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相關單位,在9月份前聯合下發《關於做好全國水泥錯峰生產工作的通知》文件,使水泥錯峰生產在全國範圍內全面實施。

2018年6月27日,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重點區域實施秋冬季重點行業錯峰生產,要將錯峰生產方案細化到企業生產線、工序和設備,載入排汙許可證。企業未按期完成治理改造任務的,一併納入當地錯峰生產方案,實施停產。屬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限制類的,要提高錯峰限產比例或實施停產。

目前各地實施的錯峰政策

目前全國的錯峰生產現狀可以分為“北方”和“南方”兩大陣營。

北方執行採暖季錯峰生產計劃,例如: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東部)各地區的錯峰時間為每年10月15日至次年4月15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發佈採暖季限產時間: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河南省2018年工業企業綠色升級作戰計劃》中要求水泥企業實施全年錯峰生產,第三階段12月1日至次年1月31日,第四階段為2019年3月1日至3月31日;陝西省制定了《陝西省2018年錯峰生產實施方案》水泥(含特種水泥,不含粉磨站)行業實施限產30%左右,時間為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水泥粉磨站在重汙染天氣預警期間實施停產;山西晉城“秋冬季”工業企業錯峰生產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建材等行業錯峰生產時間為2018年11月15日-2019年3月15日。

南方非採暖區域執行春節、夏季、雨季限產。同時各地不搞一刀切,根據企業自身條件、所屬區域實際情況進行有效調整。比如浙江省環保廳聯合下發了《關於組織開展全省水泥行業錯峰生產的意見》(浙經信建冶煤[2017]48號),要求在2017年-2020年期間,浙江省內全面推行錯峰生產;江蘇省發佈關於水泥行業推行錯峰生產的通知,所有水泥熟料生產線均實現錯峰生產,限制生產時間,2017年、2018年;湖北省“關於在全省水泥行業推行錯峰生產的通知”,從2017年到2020年期間,全省水泥行業推行“錯峰生產”。

對於錯峰生產的利弊之爭

支持者認為,錯峰生產有利於減輕汙染物排放疊加;緩解水泥產能過剩、改善盈利;有利於淘汰落後產能;避免企業員工大量下崗;使行業自律得到維護。

反對者說,環保與節能從來是緊密相關的目標,環保必須節能,節能才是環保;如果為環保所消耗的能量越多,不僅治理的成本越高,所帶來的汙染也要增大,成了對環保自身的反治理。因此,任何降低汙染的措施,首先應當看其對能耗的影響,包括間接增加的能耗。決不能顧此失彼,挫傷了環保治理效果。其次,限產無法去掉劣質產能,不能提升水泥整體產能的平均品質。另外,還會嚴重束縛了技術先進的企業。很多集團將技改的權力高度集中,基層尋求嘗試技改的積極性受到約束。甚至有些基層利用大修進行技改取得了成果,也不敢宣傳,還將更換好的裝備製造商名稱,重新噴漆遮蓋,生怕上級發現;大集團還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習慣,凡本集團能做的項目,管它的節能效果如何,一律不準外包,這種保護落後、讓本企業缺乏競爭壓力的政策,已經造成行業內的高端裝備少有大集團所造。閉關守舊與對外開放,始終是兩種思路、兩種結果。

錯峰生產實施中的市場亂象

各地在進行錯峰生產過程中,由於供需關係發生變化,往往會在短期內推高水泥價格,而不少企業就不執行錯峰,打起了趁機賺錢的主意。

以山西晉東南地區2017年錯峰安排為例,該區域原要求10月1日開始錯峰,但通過企業與政府的交涉,到11月15日開始停產,部分企業又以保障重大民生工程為由,向長治市政府提出復產要求,令人匪夷所思的政府方面再次批准通過。忻州、朔州,大同等晉西北地區水泥企業延遲生產到11月30日,其中中煤金海洋至今仍在生產;呂梁地區水泥企業延遲生產到11月15日,其中文水縣的金虎水泥在11月30日以保障“居民供暖”的名義復產,無證無照的海威瑞嘉連續生產無人監管;陽泉、晉中相對執行較嚴,大部分企業在11月1日開始錯峰生產,太谷恆達在4日停產;太原市5家水泥廠,11月1日2家停產,陽曲縣3家均未停產。還有陽曲縣的北白水泥廠以協同處置垃圾飛灰的名義仍在生產,甚至在霧霾預警的情況下未採取應急停產措施,並被環保部督察通報。

如果錯峰取消,如何保證環保

對於一刀切的錯峰生產,各地已經出了相關的政策加以解釋。

日前,河南省政府發佈2018年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向公眾徵求意見。意見指出:對2018年6月底前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水泥企業,豁免其2019年1月1日至3月15日期間,不再實施錯峰生產,但要按當地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要求參加汙染管控。

對2018年9月底前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水泥企業,豁免其2019年2月15日至3月15日期間,不再實施錯峰生產,但要按當地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要求參加汙染管控。

由此可見,工信部要求的“不搞一刀切,要根據企業自身條件、所屬區域實際情況進行有效調整。”我們不難看出國家對於“錯峰生產”這件事更趨於客觀、理性。

那麼,將來會不會取消錯峰生產呢?如果取消了,企業該向哪些方面發展以保證環保這一硬性要求呢?

從細節抓起,嚴格把控汙染物的排放

水泥行業是一個高能耗、高物耗的行業,其生產相對粗放,節能、降耗空間巨大。要降低水泥行業的汙染排放,需逐個找出生產過程中的問題所在並加強治理以加快推送水泥企業汙染防治工程的建設。

調整能源消耗結構,從根源解決環保問題

從今年唐山錯峰生產指導意見中可以看出,對於不同企業實施的錯峰生產政策是不同的。

A類:①以天然氣、電力、電廠熱力為燃料或熱源;②汙染物排放滿足本行業特別排放要求,無特別排放要求的行業,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別達到《攻堅行動方案》中其他工業爐窯排放(30、200、300毫克/立方米)的70%以下;③運輸使用新能源汽車或國五及以上標準的汽車運輸比例達到100%。達到該類目標的企業,在秋冬季期間不予錯峰。

B類:①以天然氣、電力、電廠熱力為燃料或熱源;②汙染物排放滿足本行業特別排放要求,無特別排放要求的行業,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別達到《攻堅行動方案》中其他工業爐窯排放(30、200、300毫克/立方米)標準;③運輸使用新能源汽車或國五及以上標準的汽車運輸比例達到80%及以上。達到該類目標的企業,在秋冬季期間錯峰30%左右。錯峰比例按照生產線或生產時間計。

C類:不能達到上述要求的,秋冬季期間停產。

因而,企業應實施從以煤炭作為燃料,逐漸轉向以天然氣、電力、電廠熱力為燃料或熱源的能源消耗調整。

水泥企業長遠發展的生存之道

我國是水泥大國,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受益於經濟高速增長,水泥產能迅速躍居世界第一,技術和裝備製造水平躍居國際一流。但長期粗放式發展也帶來了結構性產能過剩的頑疾。面臨產能嚴重過剩,供需矛盾更加凸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生存發展需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環保工作是重中之重

近年來,綠色經濟和綠色產業等課題成為全球各國的熱門研究方向。作為製造業大國,通過推進綠色製造來發展綠色經濟、壯大綠色產業,是我國落實製造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因而做好環保工作不能僅僅是應付國家檢查免受處罰,它已經成為一個企業實施長遠發展的大方向。

實現差異化競爭

隨著近年來我國水泥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大企業集團的市場控制力越來越大,產業集中度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在目前水泥產能仍然過剩的情況下,通過新建生產線擴大產業規模已經不太現實,而大企業集團間的兼併重組除了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外,更需要創新的管理和經營模式,短時間內難以大規模實現。因此,僅從產業發展角度講,在目前的宏觀環境下,從產業自身發展規律出發,技術提升和產業轉型是企業儘快突破發展現狀,實現產業差異化,搶得市場先機的必然選擇。

比如,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和品味的追求、對品牌和產品個性化的追逐、對綠色健康環保更加關注和重視,一些有前瞻性的企業,針對家裝市場就推出了專用水泥。例如:南方水泥的“家裝大師”、華潤水泥的“王牌工匠”、葛洲壩集團的“三峽佳裝”等等,這都是實現產品差異化的舉措。

延伸產業鏈

隨著建築工業化、住宅產業化、建材部品化和原料標準化的推進,以水泥熟料產品為核心,雙向延伸產業鏈,是水泥行業優化產業結構、創新模式業態的必然選擇,也是水泥行業降低單位銷售收入能源、資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行途徑。許多水泥企業將目光轉向混凝土和砂石骨料產業。

水泥砂石混凝土一體化生產經營可以助力水泥企業實現多元化發展,把水泥工業成熟的發展經驗用於砂石產業,更有助於進一步加速砂石產業的升級和結構調整,提升砂石產業的工業化水平。而對具有先進管理水平、掌握先進生產工藝、裝備的水泥企業來說,進入砂石骨料產業是企業價值鏈整合的共贏模式。不但對水泥企業由小變大、由大變強有著重要意義,更有利於推進水泥、混凝土、砂石骨料三大行業的有機結合,聯動發展,進而提高混凝土質量,減少原材料的消耗,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