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 2018中國抗癌藥政策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 今天(1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印發了《關於將17種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的通知》。經過3個多月的談判,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報銷目錄,大部分進口藥品談判後的支付標準低於周邊國家或地區市場價格,將極大減輕我國腫瘤患者的用藥負擔。

政策鼓勵抗癌藥發展

我國是癌症大國,也是抗癌負擔最重的國家,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走高。根據國家癌症中心披露的最新數據:全國每天約1萬人確診癌症;肺癌為發病率、死亡率雙率第一。近年來,我國在政策上不斷鼓勵抗癌藥的發展。

2018年3月20日,李克強總理表示,對抗癌藥品力爭降到零稅率。

2018年4月10日,李克強總理在上海考察。在上海羅氏製藥有限公司,李克強總理強調,將多措並舉增加群眾急需的抗癌藥品供給,減輕患者負擔,也希望生產企業薄利多銷,實現患者和藥企都受益。

2018年4月23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降低藥品進口關稅的公告,自2018年5月1日,中國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28種藥品的進口關稅由原來的3%-6%降至零。上述藥品以歐美日等跨國藥企的專利藥和原研藥為主,與國內藥品市場形成互補,2017年累計進口額為171.79億美元。該關稅政策對國內藥企的影響可能相對較小。2018年6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要督促推動抗癌藥加快降價。各省(區、市)對醫保目錄內的抗癌藥要開展專項招標採購。對醫保目錄外的獨家抗癌藥要抓緊推進醫保準入談判。開展國家藥品集中採購試點,實現藥價明顯降低。

2018年7月10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承認符合規定的境外完成的藥品臨床試驗數據、仿製藥生物等效性實驗數據和生物類似藥的境外臨床試驗數據,進口藥品審批提速。目前,印度仿製藥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較小,隨著進口藥審批提速,印度、歐美日等高端仿製藥或將湧入中國,或對中國抗癌藥行業產生一定壓力。

抗癌藥市場不斷壯大

近年來,中國癌症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抗癌藥市場前景調查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2016年中國抗癌藥市場規模達突破1000億元,達到1122億元,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

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 2018中国抗癌药政策分析

近年來,中國抗腫瘤藥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抗腫瘤藥物等創新藥物的研發。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抗癌概念股共有88支,包括恆瑞醫藥、復星醫藥、貝達藥業、科倫藥業、石藥集團、上海醫藥等。據悉,進入9月份以來,我國一些藥企在抗癌藥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恆瑞醫藥抗腫瘤創新藥艾瑞妮獲批上市,上海醫藥牽手羅斯品牌藥企本土化產銷抗腫瘤藥物。和黃醫藥研發的大腸癌治療藥物呋喹替尼獲批上市。抗癌藥市場前景光明,但是中國抗癌藥物研發能力和仿製能力均較弱,還需抗癌藥研發生產任重道遠。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醫藥市場前景調查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