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個人修養和道德境界,只需要找回來一樣東西 這個東西是……

提升個人修養和道德境界,只需要找回來一樣東西 這個東西是……

憫人之孤。(語出《感應篇》)

今譯:憐憫他人的孤苦伶仃。

《孟子.梁惠王下》說:“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可見,“孤”原意是指年幼就沒有了父母的人,這樣的人是社會上窮苦無靠的人。想想父母對兒女的照顧,可以說無微不至,愛如掌上明珠,父母一定儘自己所能給孩子最好的照顧和教育。然而一旦中途喪親,骨肉分離,這就變成了九泉之下最為痛苦、遺恨無盡的人啊!有了這樣推己及人的念頭,才能做到正直忠恕。假使我的兒女孤苦伶仃,忽然受到仁人君子的關心扶持,我的感恩之情是不言而喻的。假如有兇暴的惡人欺侮、虐待他們,我的痛恨之情又會怎麼樣呢? 因此說: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充分地擴展這樣的不忍人之心,就是仁了。

為了證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道理,孟子講了一個“孺子入井”的故事。如果我們看到一個還不懂事的小孩正朝著井邊爬去,眼看著就要落到井裡去了,這時,我們每一個看到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怵惕惻隱之心,即恐懼心、同情心和憐憫心,都想著能趕快跑過去把孩子從井邊拽回來。而我們這樣做的原因,不是為了在同鄉裡博得好的名聲,也不是為了討好孩子的父母,更不是因為厭惡孩子的哭聲,而是不忍心看到孩子的遭遇。這種不由自主的不忍人的惻隱之心,表明人天生有一種向善的能力。

在孟子看來,人性本善,而人之所以作惡,並不是因為本性不善的原因,而是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喪失了自己本有的善心的緣故。在這裡,他舉了牛山的例子。牛山本是草木茂盛、風景優美的地方,但是由於地處大郭郊外,那裡的樹木經常遭到斧斤的砍伐,後來又有很多人到那裡放牧牛羊,久而久之,原本草木茂盛的牛山就變成光禿禿的不毛之地了。後來的人看到牛山,以為牛山本來就不生草木,但這哪裡又是牛山的本性呢?人性本來是善的,但由於人不注意保持本有的良心,又受到外界環境的不良影響,久而久之,就丟失了固有的良心。因此,提高個人修養和道德境界的方法沒有什麼奧妙,只不過是把丟失的良心找回來罷了。可惜世人不知道良心的重要。孟子嘆息說:人如果丟了雞犬這樣的小動物尚知道著急去尋找,但是丟了自己的良心卻不知道著急把它找回來,這是多麼的悲哀啊!這是分不清孰重孰輕、孰大孰小而導致的。

由此可見,惻隱之心是仁的發端,如果一個人對於孤兒都沒有惻隱憐憫的心,也就不能稱之為人了。推而廣之,外無叔伯,內無兄弟,都是孤;家道衰微,福報淺薄,年老而沒有兒女,也是孤苦可憐的人。甚至因為俗世之間,善良的人少,而自私自利的人多,曲高和寡,使得有道德的人受到誹謗,也是孤。孤的內容既然很廣,那麼憐憫的方式和途徑自然也就有所不同。

摘自《大家都學感應篇》(古代宰相狀元之必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