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面帶「災星」,必須嫁給更尊貴的人,乾隆:只能嫁給這個人了

作為封建社會的最為突出的標誌—皇帝,無疑是所有人的終極目標,皇帝代表的便是至高無上的權利,以及取之不盡的財富。歷代君王都號稱九五之尊、天子下凡,他就是當之無愧的全天下最尊貴的人。然而事事都有例外,從某種角度來講,還真就有比皇家更尊貴的存在,這是怎麼回事呢?臉譜君馬上為大家揭曉。

公主面帶“災星”,必須嫁給更尊貴的人,乾隆:只能嫁給這個人了

話說清朝乾隆年間,此時的乾隆皇帝年事漸高,他雖然富有四海,子孫滿堂,卻始終有個人讓他放心不下,這個人就是她一位日漸長大的女兒。這位公主雖然生於帝王之家,衣食無憂,但在她的臉上卻有一小塊黑痣,這在當時信奉鬼神風水的社會中可是犯了大忌了,是不祥的象徵,長大後根本無人敢娶。

公主面帶“災星”,必須嫁給更尊貴的人,乾隆:只能嫁給這個人了

乾隆為此操碎了心,請了無數高人來為公主化解,可來看的人都異口同聲的說,這顆痣是“災星”下凡的面相,沒有其他方法化解,只能將她嫁給比本家更尊貴的人家。這下可難住了乾隆皇帝,這天下還有誰能尊貴過皇家呢?一籌莫展的乾隆皇帝無奈只能連忙召集心腹大臣商議,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眾大臣的集思廣益下,還真就想出了這樣一家人,那就是至聖先師孔夫子的後代—孔家。所謂“孔姓無二家”,自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執政者為了拉攏全天下的讀書人,無論王朝如何更替,皇帝都要尊稱冊封孔家族長為“衍聖公”,所以孔家當代“家主”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了,乾隆一想:也只能嫁給他了。

公主面帶“災星”,必須嫁給更尊貴的人,乾隆:只能嫁給這個人了

人選的事情剛剛敲定,另一個問題有擺在了乾隆皇帝面前,那就是此時的清政府規定,滿漢不許通婚。被逼無奈的乾隆想了一個折中的法子,就是先將公主“過繼”給自己的心腹大臣于敏中,連公主的姓氏都改成了“于姓”。等到公主成年後,再以於家閨女的名義嫁進孔家。

公主面帶“災星”,必須嫁給更尊貴的人,乾隆:只能嫁給這個人了

這樣安排讓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乾隆皇帝對這個女兒十分重視,為了能讓自己的女兒婚姻幸福,在公主出嫁時,他賜給自己的女婿,也就是這代的“衍聖公”孔憲培相當豐厚的嫁妝,這些嫁妝從宮中搬到孔府整整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時至今日,孔家所擁有的珍奇的寶物,據說大多是那時侯留下的。乾隆十分疼愛這位“特殊”的女兒,有人說他巡視地方時,曾八次拜訪孔府,名義上說是祭拜孔子他老人家,其實就是為了看望自己的女兒。

公主面帶“災星”,必須嫁給更尊貴的人,乾隆:只能嫁給這個人了

這位公主也是命好,作為皇帝的女兒,以及孔家的兒媳,這樣的身份可以說天底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了。為表尊貴,公主去世後就被孔家人風光大葬於孔林,稱為於夫人坊。這座墓地也是孔林中最豪華的一座墳墓了,而當時,他的哥哥道光皇帝還親自派人去祭奠公主,並特意送了一塊牌坊,牌坊上刻著“毓德高門,聯姻聖啟”八個字。

公主面帶“災星”,必須嫁給更尊貴的人,乾隆:只能嫁給這個人了

作為封建社會主流思想的領導者,孔子自古以來便是天下讀書人追捧的對象。孔子的後代也因此被捧到了天上。孔子的名號給後代子孫帶來了鉅額的財富。而孔聖人的學術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君子的名譽”,這被孔聖人看作是高於生命的東西,認為君子便是要光明正大、有禮有節的存在於天地之間,這不僅不能被權貴所威脅而喪失了尊嚴,甚至於皇帝的命令,如有不對的地方,君子依然要能夠直接指出。所謂不卑不亢,便是君子之禮。但是孔子的後代卻因為自己而受到了特殊的庇護,從而得到了本不屬於自己的財富,不知孔聖人知道這一切後會作何感想呢?

公主面帶“災星”,必須嫁給更尊貴的人,乾隆:只能嫁給這個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