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才是精髓所在,半數人不知道

“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在形容悲涼悽苦的情感遭遇之時,大多數人都喜歡用這句話來闡述內心的孤寂之情,但是多數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常說“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才是精髓所在,半數人不知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最早的時候出現在唐朝時期詩人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中,到了現代毛澤東在作品中改寫將“天若有情天亦老”和“人間正道是滄桑”結合起來。

“天若有情天亦老”面世以來,流傳至今的1200年間得到了眾多鍾愛詩詞的人為之努力辛苦,作出千古絕句。詩人原本表達的是一種窮困潦倒,命途多舛的無奈之情。而在一千多年來的後世詩人的傳承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增添了許多不一樣的意味。

常說“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才是精髓所在,半數人不知道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常說“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才是精髓所在,半數人不知道

意思就是說,假如上天有情,那麼他經歷看了這麼多件折磨人的興衰離合,也會因感嘆而變老。主要表達對離愁別緒的憎惡和怨恨之感,類似於“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如今,對於“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下一句,流傳最廣的就是毛澤東的“人間正道是滄桑”,彰顯一種輝煌霸氣之勢。

常說“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才是精髓所在,半數人不知道

參看資料:《金銅仙人辭漢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