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單兩年半,「賺」出一套房,「單王」是怎樣煉成的

跑單兩年半,“賺”出一套房,“單王”是怎樣煉成的

方月中說,做騎手沒辦法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富二代”,但至少可以幫他多攢下點錢,讓兩個孩子在杭州真正地穩定下來。

“你怎麼這麼笨啊?你走路不看路啊?”方月中到家還沒坐下,就讓老婆劈頭蓋臉訓了一通,看著老婆氣呼呼地轉過身去,把破鞋“咚”地一聲丟進垃圾桶,方月中心裡卻偷著樂,老婆也就嘴上抱怨,還不是擔心他出意外,畢竟,鞋才19塊8一雙,就是老婆買的。

中午送餐,時間很趕,方月中就一頭鑽進了黑漆漆的樓梯間,正一步跨兩級往上爬著,卻讓臺階上一片翹起的鐵條暗算了,網面鞋頭劃拉開一道口子,鞋廢了,還好人沒事。

剛入行時沒經驗,一連穿壞了3雙好鞋(200多一雙的安踏),自那以後,方月中就捨不得穿好鞋了,算上這次報廢的這雙,短短兩年半,他穿壞了20多雙運動鞋。


跑單兩年半,“賺”出一套房,“單王”是怎樣煉成的

“運動鞋殺手”的另一個身份,是菜鳥點我達的“單王”。在杭州下城區,騎手圈裡流傳著方月中的名字,傳說此人靠跑單一個月賺到過28000元,還在杭州附近的郊縣買了房,對日夜奔波的小哥們來說,還有什麼故事比這更勵志?

“賺不到一萬,我補你”

說到買房這事,方月中眼角笑出六道褶子,趕緊推說是老婆的功勞——沒認識老婆,他就不會來杭州,不來杭州,他就不會幹騎手,要不是幹了兩年半的騎手,他哪裡拿得出40萬的首付,所以,買房是老婆的功勞。

幹騎手前,方月中只做過水電安裝工,幹了整整11年。16歲那年,方月中孤身離開安徽安慶,跟著包工頭轉戰全國各地,鋪管、埋線、裝燈,每月拿600元生活費,到了年底結算,還有萬把塊的工錢。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收入越來越高,但“掙一塊花兩塊”的方月中沒存下一分錢,最大的收穫是認識了工友的小姨子。兩年戀愛談完,小情侶在2014年元旦領了證,不久之後迎來第一個兒子。

兒子第一次喊“爸爸”,方月中欣喜之餘,感受到肩膀上的壓力。

生完孩子,老婆回杭州的服裝廠打工,可她既不喜歡兩地分居的生活,也不願意讓兒子在老家當留守兒童。方月中抵不過老婆的碎碎念,等上海的項目一完工,就辭去了水電工的工作,於2016年2月到了杭州,兩人還把兒子接了過來。

到杭州做什麼,方月中一時沒想好,直到一次家庭聚餐,小舅子幾杯酒下肚,拍著胸脯保證道,“你來菜鳥點我達做配送員,一個月賺不到一萬元,我補給你。”都這麼說了,方月中還是一言不發,小舅子看著搓火,一把搶過手機,幫他註冊了菜鳥點我達。

不好意思問路的路盲

方月中拿不定主意,是因為他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路盲。剛到杭州跟著老婆出去玩,方月中買了瓶水回來就迷路了,越走越找不到回去的路,只能打電話向老婆求助,說自己旁邊有家農業銀行,“我方向感不好,每次都是老婆來找我的。”

跑單第一天,穿上制服,戴好頭盔,方月中跟著小舅子的操作步驟,打開了接單系統。一個午高峰,方月中跑了9單,系統顯示賺了80多塊錢,他捧著手機出了神,“這麼快就賺到錢了?”

方月中不只路盲,還很靦腆,每次迷了路,又不好意思向人問路,所以他最怕送學校的訂單。倒不是因為校園禁行電瓶車只能徒步,最多一天方月中走了7萬步也沒喊累,關鍵是學校門太多,他實在搞不清該走哪個門。

還有一次,方月中接到一單送往鐵建國際城小區的外賣,他從沒去過,只能跟著導航走。沒想到,眼看著小區就在馬路對面,他卻怎麼都繞不過去。附近在修路,路上坑坑窪窪,空中塵土飛揚,看上去3分鐘就能到的地方,方月中一直往外圈繞,多走了5公里,才在只差5分鐘超時的當口趕到小區。

小區上千居民,不可能每天都這樣進出啊。方月中關掉接單系統,騎上電瓶車,繞著小區轉了一圈,果然,小區的另一面還有條小路,從這條路進來可以縮短一半時間。方月中打開後座的配送箱,掏出一本比A4紙還大的本子,用筆畫完路線圖後標上備註:這裡是“鐵建國際城”,旁邊有一條近道。

方月中記不住路,但因為做過水電工,對製圖不陌生,他沒事就騎著電瓶車四處轉悠,看到新小區和周邊道路就記錄下來,晚上回到家再“加班”,對照著地圖畫圖記憶,“這條是東新路,這條是石祥路……”大本子上記了整整80多頁的圖表。


跑單兩年半,“賺”出一套房,“單王”是怎樣煉成的


這本子已經被方月中丟了。“不可惜,因為我用不到了。”浙江樹人大學6個門,浙江大學城市學院4個門,哪幢樓進哪個門,現在他都門兒清。

衝任務比打BOSS還爽

路認熟了,方月中就有了底氣,去挑戰各種任務獎勵。這些獎勵通常與時效、服務質量掛鉤,所以過程緊張而刺激。每次看到系統裡的金額數字開始往上跳,方月中的呼吸就會加快,心跳也在加速,腎上腺素的釋放通常在數字跳到580元時達到頂峰,再接一單就衝破600元大關,這是方月中給自己定的目標,之後那種成就感,比年輕時在網吧打贏BOSS的感覺還爽。

緊張的分鐘級配送,不僅考驗騎手的體力,也考驗騎手的智慧。利益、距離、時間和質量發生衝突時,騎手必須在電光火石的剎那,權衡利弊,做出取捨。

方月中經常受到這樣的考驗。一個寒冷的冬夜,他接到一個訂單,目的地是7.8公里外的郎家橋,系統顯示,順路單有8個,算上獎勵這一趟就能賺小200塊錢。方月中很想接單,可是溫度太低,電瓶車的電量不爭氣,顯示只剩25%的電,他估算了下,最多能跑10公里,“能順利去,但回不了家。”

先去充電也不現實,冬天餐品涼得快,而方月中要確保餐品儘量熱乎地送到客戶手裡,這既是對客戶的責任,也是對風險的防控——任誰拿到冰冷的菜品,都會有打個差評的衝動吧。

5單送小區、3單送學校,送完最遠的這一單,電瓶不出所料耗盡電量。

深夜22點,街上空無一人,方月放下頭盔面罩,推著車,迎著風,向家走去。

他說還想再買一套房

去年,方月中在9月、11月兩次奪得下城區“單王”稱號,還兩度擔任菜鳥點我達的達人跑單訓練營的金牌師傅,每月收入“跑得好兩萬多,不好的話一萬左右。”最拼的一個月,方月中不只送餐,還在早上8點半至10點出車,在接單系統上做菜鳥裹裹的快遞攬件任務,那個月他賺到了28000元。

今年元旦剛過,方月中的第二輛電瓶車“退休”了,電池壽命只夠續航2小時,已經不適合騎手使用,方月中以舊換新,買了一輛新電瓶車。新車電瓶充滿之後,可以維持5-6小時,“跑上50單都不怕。”可是短短4個月,新電瓶車的里程錶就跑爆了,數字定格在2萬公里。

2016年,從老二呱呱落地起,方月中就動了買房的心思,可看看杭州的房價,摸摸自己的腰包,他只能一次次按下瘋長的念頭。可是隨著鞋子一雙雙磨破,車子一輛輛淘汰,他發現自己離買房的目標越來越近,終於可以給孩子一個家了。


跑單兩年半,“賺”出一套房,“單王”是怎樣煉成的

方月中與家人視頻

今年4月,方月中拿出兩年半攢下的40萬元做首付,買下了杭州附近的郊縣一套84.33平方的新房,兩室兩廳一廚一衛,預計明年五月份提房。方月中沒覺得壓力很大,每月4千不到的貸款,跑上8天就能還清。

話雖如此,深夜1點,方月中有時候也會點開系統,趁著妻兒熟睡偷偷跑出去接單。週末跑到下午2點,方月中才會回家陪兒子玩一會,逛逛超市,去周邊的公園走一走。有時候,午高峰“奮戰”回來,看到小兒子在家睡午覺,方月中就坐在一旁靜靜看著他胖胖的臉。

如果說買房是為家人實現的夢,方月中自己的夢想是買輛汽車。從小在外打工,方月中常看著包工頭開著小車四處轉悠,當時就好生羨慕,一直想著自己什麼時候也能買個車。可是這樣的夢想,正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褪去,畢竟,送餐還是騎電瓶車方便,明年5月拿到新房後要裝修,大兒子要上小學了,小兒子要念幼兒園了,方月中用一個接一個的理由說服自己,買車是件完全沒有必要的事。


跑單兩年半,“賺”出一套房,“單王”是怎樣煉成的


“我還是想再買一套房,不管是在杭州還是在老家。”方月中說,做騎手沒辦法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富二代”,但至少可以幫他多攢下點錢,讓兩個孩子在杭州真正地穩定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