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不去的乡愁,扎不下的根

挥不去的乡愁,扎不下的根

挥不去的乡愁,扎不下的根

图文 王勇

由于工作缘由,笔者相对长期工作和生活在我们的近邻,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上。十几年光阴,转眼烟云间,曾经豪情万丈的青年,不知不觉中已入不惑之年。

长期在外,面对工作和生活的起伏跌宕,自己尚且可以坦然面对,就像武林中的刀光剑影,对于一个决意行走江湖的人来说,总是会有办法见招拆招,化险为夷。然而多少年来,有一件心事或情感却始终困扰着自己,让自己无法释然,时至今日,自己依然找不到应对它的招数或化解它的良方。它总是在你不经意间,冷不防地便冒了出来,肆意地冲击着你的神经和心理防线,让你常常莫名地陷入阵阵惆怅和彷徨焦虑之中。它就像一个怪物,或者像个胆小鬼,在你忙于江湖拼杀时,它好像也会躲起来,当你好不容易放松下来,想歇歇脚时,它却偏偏跑来骚扰你。你想忽略它或忘了它,但你越想忘了它,它却偏偏映上你的心头。它是什么呢?是什么东西会让一个虽在外漂却无惧风浪的人,竟然无可奈何和无所适从呢?它就是乡愁,一份深藏在每个游子的心底,萦绕在每个游子心头的思乡情结。

挥不去的乡愁,扎不下的根

原以为,随着时间的潜移默化,自己应该会慢慢融入到他乡的人情风土中去,故乡也许会在自己的脑海里渐渐地被淡化,谁曾想到,多少年过去,岁月除了给自己的额头增添了更多的皱纹外,更是把一份乡愁深深地种在了自己的心里。年逾四十的自己,忽然意识到,不知从何时起,乡愁已经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成了自己的一个生活习惯,已经没法去掉或者改变了,就像从小吃惯了家里的小葱,便再也习惯不了北京的香菜一样。岁月已经把乡愁刻在了自己的骨子里,印在了自己的生命里,心坎上,不仅挥之不去,反倒是随岁月渐增,更深,更浓。

有人说,回家便是一解乡愁的良药,我对此无异议,但对于常年旅居他乡的人们来说,回趟家,路途的曲折暂且不谈,问题是回趟家,就像渴了喝口水,能解一时之渴却没法长久止渴。自己曾产生过重回故里的念头,甚至努力尝试过,但自从双脚迈出家门的那一刻起,感觉就像一个行者踏进了江湖,闯江湖易,退出江湖,岂是一言可以了之。

挥不去的乡愁,扎不下的根

春节回家,挖了邻家院里的一颗毛竹的根茎,用几个塑料袋反复缠裹,再装到一个盒子里,藏在行李箱的角落里,很庆幸,竟然顺利地带出关来。回到异国他乡的小院,小心翼翼地把这棵竹茎埋在墙角,每周坚持浇水施肥,期待不久可以长出新的竹笋来,这样在异国他乡,自己便可以随时感受到一份老家乡土的气息。想着想着,心里一阵莫名的兴奋。

挥不去的乡愁,扎不下的根

一叶草木,离开了原来的土壤,要想再次生根发芽或成长,即使你如何细心养护,也没发保证它可以成活生长,即使成活了,也没法保证他会完全保持原有的特性了。一个人,离开了故土,到了异地他乡,活着,容易,要把根扎在他乡,谈何容易?

为何走到他乡?已经忘了缘由。这里是否就是终点,却成了一个新的疑问。

挥不去的乡愁,扎不下的根

想起了唐代诗人张乔的一首诗: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 边游。

戊戌年正月十九与吕宋岛

挥不去的乡愁,扎不下的根

王勇,陕西省蓝田县辋川乡人。从事工程建筑业,长期旅居异地他乡。眷恋故乡山山水水,思念生活在那里的父母亲朋。偶写拙文,只为一解思乡之苦。愿与有同感者共享共勉,亦请高人指点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