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安:梦在张家坪

梦在张家坪

文 李平安

秦岭北麓有个流峪,我一直猜想为什么叫流峪而不叫其它名字,是有一条川流不息的小河吗?可凡是峪都有小河,看来与河流没有关系。倒是有一条公路蜿蜒盘旋穿峪而过,长长的路从哪里开始又通向哪里我无从得知,我带着疑问从童年走到少年以至后来又从这条路走到山外。

山好高好大,我背着母亲用碎布块缝就的花格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抬起头看到的就是山,山像几根大柱子顶着蓝蓝的天,我从不担心天会塌下来,总是想山的后面是什么。学校离家不远,几个从穿开裆裤就在一块玩的小伙伴一边玩着一边向学校走,书包里有两本书,语文和数学,还有半截铅笔和两个揉皱的用白纸锥成的本子。学校离家不远,教室是三间土房做成的套间,里间是教师办公室,外间是教室,地面凹凸不平,摆了七八张只有四条腿的桌子,凳子也不齐全。几个学段十几个学生,一名老师来教。老师是同村人,教书挣工分,非常善良。三个人挤一张桌子,我和同村的小伙伴经常欺负邻村的一个胖胖的爱流鼻涕的小男孩。我们用铅笔在桌子上画线条,给我俩一人分一部分,剩下的不足半尺分给他,放不下他宽大的布书包,他就哇哇大哭。

天冷了,教室四处进风,连窗户上的朔料布也被风揭起。父亲把家里的水瓢锥几个眼拴上铁丝做成个小火盆,我提着火盆走向学校,忽忽的火苗随风舞动。到了学校,木柴烧完了火快熄灭了,不知是谁找了些许湿柴给我。我架上柴爬在火盆边使劲吹气,老师嫌烟大,让我提到外面去。下课了赶紧跑去吹,一上午都在弄也没弄着,反而把自己搞成了小花脸。烧木炭的是有钱人家,没钱人家的孩子只好烧木柴,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小火盆,课间比赛甩火盆,抓着铁丝把把火盆绕肩膀做圆周运动,看谁甩的快。有时在火盆里崩玉米花吃,砰、砰的声音经常把上课的老师气得发火。放寒假时进行考试,我两门课合起来得了20分,拿着成绩单兴奋的跑回家,外婆说娃刚上学不错呢,没有得零蛋。

李平安:梦在张家坪

后来盖了新学校,教室安上了大玻璃窗,粉得雪白,一个年级一个班,学生多教师也多。学校不允许冬天拿火盆了,冻的不行就跺脚,下课跺上课也跺,老师一回身在黑板上写字,下面就一片啪啪啪的声音,无奈的老师只好说跺一会再上课,结果是得到学生热烈的拥护和疯狂的跺脚,常常弄得地动山摇,尘土飞扬。课间还做游戏就是挤油,把一个同学放到墙角好多同学从周围一齐使劲向里拥挤,经常把最里边的同学挤得哇哇大叫。

上了几年小学后,年龄大一点也干些淘气的事。湾子李家的院墙外有几棵桃树和杏树,桃杏成熟时,上学路过时总能看见诱人的桃子和杏子,我们几个淘气鬼经常去偷摘。树的主人经常到学校去告状,有时在我们上学放学时冲着我们骂街。我们几个被骂急了,一次趁人没在家故意把树枝弄断,下场是被父母揍了一顿。那年生产队在一块地里种了萝卜,我们几个天没亮就吆喝上学,然后去地里一人拔一个萝卜一边走一边啃,拔的次数多了,被队长狠训了一回。

饥饿充盈了正长身体的我们,吃的大多是粗粮,大米白面过年时才有,以至于一个馍让我念念不忘。那是初中时,一个相好的同学课间把我叫到后操场,从怀里拿出一个参杂着玉米面的馍,掰了一半给我吃,那香味几十年后还在我的脑海浮现。

李平安:梦在张家坪

厚厚的雪装扮了那个冬天,寒风呼啸,我踩着雪听着咯吱咯吱的声音向学校走去,路上没有车经过,也少有行人,孤独的我走出了一串长长的脚印。来到学校,看不到几个学生,这是当时的张家坪乡唯一的一所破旧不堪的初中,教室的窗户没有玻璃,冷风直往里灌,钻进我们单薄的身体。我们几个用坏掉的桌凳腿在教室里燃了一堆火,正烤着一位夹着书的老师走了进来,他没有批评我们,而是和我们一同烤火。烤火是我初中冬天最好的记忆,不想上课了就逃课到学校对门的综合厂去烤火,有时和几个同学还上到学校后的坡上搭火烤。正是土地下户没多久,人们思索着向钱看,乱砍滥伐盛行,学校受到影响,学生没心思学习,教师也没心思上课。初一时班上七十多名学生,到毕业时剩下十几名了,考上高中的没几个,一连多年也没出个大学生。失望笼罩着破败的校园。夏天,我躺在学校后的小山坡上,望着远处高高的山,想着山的后边还是山,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成了晶莹的哀伤。

紧挨学校的小山坡叫“狮子凸”,因形状狮子而得名,从学校后的小路上去五分钟就到凸顶,从上面可以俯视学校全貌,也可看到远处的村落,课余时间我们经常上去玩。学校所在地是娘娘庙原址,娘娘庙修于何时何人所修不得而知,却是张坪人记忆中的骄傲。相传庙前有一颗大杨树长了千百年,十几人手拉手才能合围。我常常想像传说中的那个杨树和杨树后的娘娘庙,在庙的墙壁上应该还有一首诗名为“亿战负伤”,那是离流峪口不远的蓝田九间房街子村出生的革命家汪峰所题。听老人讲着流传在张家坪的革命故事,我被深深感动,少年的心好像穿越到血雨腥风的年代,回到那个有土匪、国民党和共产党交织在一起的张家坪。我似乎找到了渭华起义失败后撤退到张家坪开会的河边大石头,刘志丹正站在上边讲话。我好像听到了红二十六军南下到张家坪被包围时突围的枪声,漆黑的夜里被打散的队伍翻山越岭,大台子,瓦房沟似乎还有红军战士的身影。我也看到一位老人背笼里背着一个孩子,艰难地上到山梁顶的草棚里,躲避着国民党的搜查,被保护的那个孩子正吃着他送的饭菜……

李平安:梦在张家坪

故事太多太长,装满了我年少的心脏。我幻想着做个英雄,象刘志丹,汪峰一样机智勇敢,英勇顽强,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甚至是壮烈牺牲。可是我回不到那个时代,只是一遍遍在脑海里做着英雄梦。

后来上完了初中,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出了大山,沿着那条弯曲的公路一直走到了城市,开启了新的生活。

张家坪的山水滋养了我的身体,美丽的风光,朴实的村民,传说的故事丰富了我的记忆。我从山里走出去,我又从山外走回来,我的根我的梦我的灵魂在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