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商品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市縣,取消貨幣化安置

封面新聞記者 李竺軒

10月8日晚間,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明確提出要調整完善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商品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市縣,要儘快取消貨幣化安置優惠政策。

国务院:商品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市县,取消货币化安置

棚戶區改造是中國政府為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而推出的一項民生工程。棚改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發展工程。近些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大力推進棚改工作,累計已有1億多棚戶區居民“出棚進樓”。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全國棚改已開工534萬套、佔全年任務的92%以上,對改善住房困難群眾居住條件等發揮了一舉多得的重要作用。

国务院:商品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市县,取消货币化安置

今年7月,住建部曾發佈消息稱,棚改促進了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房價上漲較快城市,通過新建棚改安置住房,增加了住房供應;房地產庫存多的城市,通過棚改貨幣化安置,促進了房地產去庫存。

棚改工作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鎮住房困難家庭的居住條件,但近期圍繞棚改貨幣化安置推高三四線城市房價的爭論也日漸增多。

棚改貨幣化安置,簡單來說,就是政府直接以貨幣的形式補償被拆遷棚戶區居民,居民再到商品房市場上購置住房。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的提升,客觀上幫助三四線城市樓市去庫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拉昇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

国务院:商品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市县,取消货币化安置

圖源網絡

商品房待售面積是反映房地產庫存水平的指標之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19億平方米。經過兩年多的去庫存,至2018年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已降至5.39億平方米,為2014年初以來最低水平。

如今,三四線城市樓市庫存基本去化完成,意味著之前致力於去庫存的政策也將退場。

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因地制宜調整完善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市縣,要儘快取消貨幣化安置優惠政策。

住建部透露,早在2017年8月,住建部就已經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申報2018年棚戶區改造計劃任務的通知》明確,商品住宅消化週期在15個月以下的市縣,應控制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採取新建安置房的方式。

戴德梁行首席政策分析專家魏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棚改貨幣化政策的確能夠很大程度上改善民生,幫助棚戶區居民提升生活質量。但是中國房地產市場自2015年以來呈現連續上揚的態勢,在一二線城市紛紛限購的背景下,三四線城市棚改貨幣化帶來的資金推高了當地房價,一些熱錢在末班車心態的引領下也紛紛流入三四線城市,並進一步推高了當地房價,同時放大了有效需求,造成房價高於真實價值。本次所以棚改貨幣化的政策調整是適應了當下的市場現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